精心整理家族信托架构设计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近年来,逐步壮大的民营经济催生出一个庞大的“高净值人士”群体。
这个群体需要寻找一种有效的方式实现家族财富和事业的传承,由此又推进了中国家庭信托业的发展。
从中国内地、
到家族财富传承的目的,但往往不希望受托人过多干涉家族企业的运营,更不愿看到受托人出售家族企业的股权。
为解决该问题,BVI颁布《维京群岛特别信托法案》,规定在BVI可设立特别信托(VISTA信托),即某公司股东若用其股权设立信托,受托人
不享有管理该信托财产的权利,而是由公司的原股东及董事管理。
2013年BVI针对以上两部法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使得BVI的信托产品对家族企业来说更具有吸引力。
在法律适用上,BVI的信托业务受到多个区域法律的管辖,这就需要通过制定法律来解决法律适用冲突的问题。
《受托人法》
中国内地的信托法生效于2001年,对信托制度的规定相对陈旧,也没有规定和管理家族信托的法律法规。
目前,内地开展家族信托业务的困难主要体现在:(1)信托财产的登记制度尚不健全;(2)《信托法》未就股权资产的管理做出明确规定,如家族
信托采用信托持股的架构,则无法对企业的所有权、管理权及分红权的清晰划分提供法律依据;(3)税费问题。
以不动产设立家族信托为例,不动产的所有人将变更为受托人,而在内地,房屋产权变更一律视为交易,所以将增加税费成本。
如此高的税费成本加大了内地开展家族信托的困难性。
受益人而设立信托。
2.香港地区信托法的规定
只要是具有权利能力的人,均可成为信托受益人。
在信托关系中,受益人可以是法人或非法人团体,也可是特定的人或现存
的人。
根据香港法律规定,受益人有权了解受托人是否适当管理信托。
如果受托人违反信托条款,受益人可以向法院提出强制其履行信托条款的申请,并可以就违反信托的行为提起诉讼。
3.中国内地信托法的规定
我国《信托法》第43条规定,信托受益人可以是自然人、法
第
托人管理委托人财产的行为;(2)查阅受托人的会计账簿;(3)通过对受托人日常行为的监管,确定委托人向受托人交付的报酬金额是否合理;(4)撤换受托人并指定新的受托人;(5)终止信托等。
在实际监管业务中,监察人未必享有以上所有权利,也
有可能享受更广维度的权利,而这主要取决于委托人在签订信托合同时是如何对监察人的权利进行约定的。
2.新加坡信托法的规定
新加坡的信托制度法律法规未对监察人有专门的规定或者限制。
在信托实务中,如果委托人要对受托人实行监督,通常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