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新知识城规划
总体规划
远景规划 在远景规划中,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60平方公里,约占“知识城”用地总 面积的49%,城市建设用地以产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为主。
总体规划的特点
突出产业高端发展 突出人才高端聚集 突出机制改革创新 突出环境宜业宜居 突出城乡社会协调发展
LOGO
总体规划
用地规模 人口规模
近期(2015年)
10平方公里 8万人
远期(2020年)
30平方公里
26万人
远景
60平方公里 54万人
总体规划
起步阶段
建设用地10平方 公里,包括北部 约2平方公里的 先进制造业基地, 中部为约2平方 公里的绿道,南 部约6平方公里 的起步区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居住用地规划
•产业用地规划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总体规划
交通规划 对外交通规划
高速铁路规划
城际轨道规划 地铁线路规划
总体规划
交通规划 道路系统规划 建立层次分明、 功能明晰、有分 有合、交通分流 的路网系统. 规 划道路分为:高 速公路、快速路、 主干道、次干道、 支路五个等级。
总体规划
功能定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的战略前沿 •国家战略产业先导区 •珠三角产业升级引擎、 体制创新先行区 •广州都会区的先进生产 服务中心 •广州开发区“二次创业 ”的拓展提升区
战略定位
立足珠三角,辐射华南, 面向全球,服务全国, 影响东南亚,努力建设 成为中国自主创新的先 行区、知识经济的高地、 推动珠江三角洲产业转 型的强大引擎、中国— 东盟区域性创新中心和 生态宜居的新城区
生活社区规划
兼顾各个社 会阶层、安 置区与规划 居住区凝合、 构建和谐社 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总体规划
起步区规划 起步区对于知识城的总体发展起着重要的示范效应。知识城起步区处 于知识城的中南部和北部,面积约10平方公里,依托九龙大道和现有建设 发展,将为知识城的发展打下基础。 知识城起步区建设范围包括:约 8平方公里建设用地:即南部约6平方 公里的南起步区和北部约2平方公里的新兴产业基地;约2平方公里非建设 用地,指南起步区北部东西向联系两侧山体的公园绿道。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总体规划
(1)、空间结构 •基于“井”字型快速交通骨架的轴向生长格局
•遵从自然生态的蓝绿网络格局
•TOD”导向的组团发展格局
总体规划
2、主要规划用地布局及构成 中新(广州)“知识城”选址地区用地总面积12246.49公 顷,规划期末城市建设用地将达到2962.48公顷,占规划区 总用地的24.19%。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总体规划
快速发展阶段
建设用地30平方 公里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总体规划
2、产业发展
遵循知识密集度 高、市场潜力大、 附加价值高、产 业关联强、生态 环境好的原则
二、总体规划
1、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
打造引领广州、广东乃至中国产业高端发展尤其是知识型经济发展新引擎 打造汇聚全球精英人才的人才高地 打造国际一流水平的生态宜居新城 打造中新战略合作的代表作品和杰出典范 打造国际化科技信息枢纽城市
•阶段目标
到2015年(近期) 知识城建设初具雏形 到2020年(中期) 初步成为世界知识经济高地 2020年以后(远期)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知识经济高地
广州中新知识城规划
LOGO
主要内容
1
前言
2
广州中新知识城总体规划
3
总结
1、前言
华北:中新天津生态城
华南:中新广州知识城
华东:中新苏州工业园
1、前言
中新知识城区位 “知识城”位于广州市区 东北部(萝岗区北部), 距离广州城市中心区约35 公里、广州新白云国际机 场15 公里。北面与白云 区钟落潭镇接壤、南面为 广河高速公路、东面与增 城市中新镇相接、西面为 帽峰山省级风景名胜区。 总用地面积约123平方公 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面 积50—60平方公里。
总体规划
绿地与景观系统规划 规划形成“两山屏障、一廊骨架、蓝绿脉络、绿园点缀”的生态绿地结构。
总体规划
水系规划
规划梳理现 有的水系、 保护水库和 湿地、兼顾 防洪功能和 景观的需要
总体规划
绿道规划
尊重现有的 生态脉络、 构建两条500 米宽的绿道、 强调生态空 间与产业、 居住等空间 的渗透
总体规划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
3、结构
规划结构强调城 市的紧凑发展, 由三个新的市镇 组成多中心多等 级的新城结构, 北部新市镇发展 新兴产业,中部 新市镇打造成为 整个知识城的中 心,南部新市镇 作为次中心。
1、前言
人口概况: 知识城座落于帽峰山和福 和山之间,中间谷地地势 经济和城镇建设现状: 平缓呈狭长分布,植被丰 总体上形成镇区综合服务、 富,水系发达,生态环境 园区工业生产、外围农业 优美,现有的居民点由众 种植的发展格局,工业用 多零散村庄聚居点组合而 地主要集中在规划区北部 成,共有21个行政村,2 的九龙工业园,城镇建设 个居委会,4.25万人口。 用地主要集中在九龙镇区, 受交通和用地条件的限制, 九龙镇区建设规模较小, 主要沿九龙大道两侧建设, 建成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