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活动分析会.ppt
二、因素分析法
• 因素分析法是在经济活动分析中,用来测量因素 变动影响的计算技术。
• 因素分析法的具体操作流程: • 首先,将构成经济指标的各个因素,按照它们之
间的逻辑关系和实际经济意义,排成合理的顺序; 然后,依顺序假定其中一个因素变化而其他因素 不变;最后,将变化后的结果与因素变化前的数 据相比较,就得到这个因素变化的影响数。 • 按既定顺序逐个因素计算,就可得到每个因素变 动的影响数。
例题:
• 假设某企业生产A产品,产量和生产费用支出资 料如下:
项
目
计划数 实际数
产品产量 固定费用总额 单位产品变动费用
2000 4000
4
2200 4180 3.8
注: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产品单位变动费用+固定费用总额÷产品产量
要求:分析单位成本变化及各因素对它的影响。
分析:
• ①单位成本的变化情况 • 计划单位成பைடு நூலகம்=4+4000÷2000=6(元) • 实际单位成本=3.8+4180÷2200=5.7(元) • 实际单位成本比计划单位成本下降: • 5.7-6=-0.3(元) • ②各因素对单位成本变化的影响情况: • 单位产品变动费用的影响:3.8-4=-0.2(元) • 产量变动的影响: • 4000÷2200-4000÷2000=-0.18(元) • 固定费用支出变动的影响: • 4180÷2200-4000÷2200=0.08(元)
运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因素变化时, 要注意以下几点:
• 善于寻找显示本质的,具有决定意义的 主要因素;
• 善于抓住带有趋势性的因素; • 善于分辨主、客观因素。
三、预测分析法
• 预测分析法也叫动态分析法或趋势分析法,是用经济活 动现有的数据指标预测推算未来发展趋势的方法。
• 对经济活动的预测分析,有时是定性的,有时是定量的, 有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这类方法主要有:
• ①经理人员意见法。即召集企业经理人 员广泛交换意见,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趋 势、前景提出意见。
• ②专家意见法。是利用专家的专业知识 和经验加以预测,以专家为索取信息的 对象,对过去和现在的经济活动状况进 行分析与综合,对未来的趋势进行预测 的方法。
专家意见法主要有两种形式:
• A、专家会议法。是根据预测要求和目的,邀请专家开会, 就有关内容进行讨论和分析,最后综合与会者的意见做 出预测。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公司运作第七步
• 教学目的: • 1、初步了解经济活动分析的方法 • 2、掌握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写作格式 • 教材:第七章第一节
• 作业:每个公司就本期公司运转情况 写作1份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第一节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概述
• 一、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概念 • (一)经济活动分析 • 所谓经济活动分析,就是遵循科学的经济管理理论,根
二、经济活动分析的作用
• 经济活动分析是加强经济管理和决策研究, 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
• (一)通过经济活动分析,可以全面反映经 济部门和公司企业生产流通、经营管理的情 况,从而使企业领导能根据情况,采用先进 的科学管理方法和新的科学技术,遵循经济 规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 (二)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可以为国家经济 领导机关和公司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可靠的 依据,从而及时正确地指导企业的经济活动。
• (三)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可以给财政税 收、金融部门提供信息资料,使之及时了 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可以更好地扶持 和鼓励效益好的企业,监督效益不好的企 业,促进生产,加强管理。
• 相关指标比较。将两种性质不同但又相关 的指标进行比较,如将流动资金占用与产 品销售收入相比,计算流动资金周转率, 反映资金利用效果等。
• 指标构成比较。也叫部分与总体比较。有 的经济指标由几个部分构成,计算一个或 各个部分占总体指标的比例,可反映各部 分对总体的作用及发展变化。
• 实际利用数量与可能利用数量比较。计算 利用比率,检查人、财、物的利用情况, 以便挖掘潜力。
• 1、定性预测分析法。也叫经验判断预测法,就是通过对 熟悉情况的有关人员作调查,靠个人的经验来进行主观 判断和预测。
• 主要用于那些没有或无法量化的对象的预测和分析。 • 一般说来,对宏观的、远期的经济态势或某些软性因素,
如政府政策、经济环境等对经济活动发展变化的影响, 就常用定性预测分析法来判断和描述。
• (四)经济活动分析报告能促进和深化企 业改革,完善管理制度,并能促进企业的 挖潜改造、设备更新,有利于加强全面经 济核算、节约原材料、降低消耗、降低成 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节 经济活动分析的方法
• 一、比较分析法 • 比较分析法又叫对比分析或指标分析
法,即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时间、内 容、条件、项目同一的具有可比性的 数据加以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来研 究经济活动的状况,反映成绩、问题 和差距,找出原因,提出对策。 • 是经济活动分析中最直观、最重要的 一种方法。
据会计核算、统计资料、计划指标和调查的情况、资料 等对某一个经济部门或公司的生产流通、消费服务等经 济活动进行科学的分析对比,从中探索经济规律,总结 经验教训,揭露矛盾,指明方向,预测未来,提出建议 和措施,制定决策,正确地指导经济管理工作,提高效 率,挖掘潜力,从而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 • (二)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 就是把经济活动分析结果经过整理并按照规范格式写成 的书面报告。
• 此法的缺陷是与会人员有限,且易受权威人士的影响。 • B、特尔菲法。由企业外的见识广博、学有专长的专家作
预测。 • 基本程序是:首先,聘请一组专家(10—50人);然后
运用函询法,逐个征询专家对需要预测的问题的意见, 公司主持人将所有专家的意见进行整理、综合后再次逐 个反馈给专家,并征询其意见,该程序一般应反复三、 四次;最后,可得到一个基本一致的意见。
比较一般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 比计划。用本期实际完成的指标和计划指标相 比较,检查计划执行的程度与进度。
• 比历史。用本期实际完成的指标与上期或上年 同期实际完成指标相比,与历史最好记录相比, 从中分析经济活动的发展水平,了解经济活动 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 比先进。用企业本期实际完成的指标与国内外 先进水平相比,从中发现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 问题和薄弱环节,了解企业在同行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