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教案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教案

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例1(1)在知识竞赛中,如果+10分表示加10分,那么扣20分怎样表示?
(2)某人转动转盘,如果用+5表示沿逆时针方向转了5圈,那么沿顺时针方向转了12圈怎样表示?
(3)在某次乒乓球质量检测中,一只乒乓球超出标准质量0.02克记作+0.02,那么-0.03克表示什么
区分“意义相反”与“意义不同”
教学重难点:正数、负数的概念的建立是学生从来未经历过的数学的抽象过程,是本节的难点
重难点突破:例题讲解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目标
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二、
合作讨论
三、
例题讲解
1、议一议:小学数学中我们学过哪几类数?这些数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你能用小学已学过的数表示某一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上5℃,最底温度是零下5℃吗?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目标
四、理性概括
纳入系统
五、
课堂小结
六、
作业布置
做一做 题目见P7 T1、2
课内练习 题目见P9 T1
在现实生活中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实在挺多的,大家总结一下有哪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呢?(学生讨论、总结)
一般情况下,正、负规定如下:
符号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看一看,说一说:本章章前图(珠穆朗玛峰与吐鲁番盆地两地海拔与气温比较)与节前图(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在图中你发现了你还不是很熟悉的数了吗?凭你的经验,你能解释这些陌生数字的意义吗?这里零下233℃不用-233℃表示,直接用自然数233℃表示,可以吗?
看来我们学过的数不够用了,自然数、分数还不能够满足我们生活所需.因此必须把数的内容推广.引入课题“有理数”
以上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用我们学过的自然数和分数表示出来吗?
显然是不能的.为了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我们需要引进一种新的数——负数.
我们把一种意义的量(如零上)规定为正,用学过的数(零除外)来表示,如8848,12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正数前面可以放上正号“+”来表示(常省略不写),;把另一种与之意义相反的量规定负,用学过的数(零除外)前面放上负号“-”来表示,如-155,-233等,这样的数就叫做负数(负号不能省略).读作“负155,负233”.
课本第13页作业题
(A组必做,B组大多数同学选做,C组少数学有余力的同学选做)




1、12从自然数到有理数有理数的两种分类例题讲解
正数、负数的定义
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后反思
上课日期:
你能对学过的数做出一张分类表吗?
例题见课本P8,并完成P9作业题2
小结
1、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2、正数与负数:像1,+2.5等这样的数叫正数.像-6,-1.4,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等这样的数叫负数.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正数与负数在形式上的区别:负数一定带有负号.5、数的分类
课题
1.12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总2课时第2课时
备课日期
教学目标:
学习正数、负数、有理数的概念,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来自量,能正确地将有理数进行分类.
通过观察节前图,分析、讨论出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了解有理数的产生的必要性、合理性.
教学基础点:正数、负数的概念对有理数的建立起关键性的作用,是本节课基础点.
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用带有“-”号的数来表示某一种量,请讲出来.把学生讲出的较恰当的量写到黑板上,再引导学生把与之相对的量分别写在后边,如:零下20℃——零上10℃, 降低5米——升高8米, 支出100元——收入500元.指出这样的量就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从以下方面加以理解.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意义相反,与值无关.
+
零上
盈利
收入

存入
增加
……
-
零下
亏损
支出

取出
减少
……
这样我们学过的数中又增加了新的数:-1,-2,-3,-4,…称为负整数; ,…称为负分数;相应地,-1,-2,-3,-4,…称为正整数; ,…称为正分数.
做一做 P8 T3
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