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餐饮培训资料之海鲜知识培训

餐饮培训资料之海鲜知识培训

海鲜知识培训
一生猛海鲜
1、老鼠斑
老鼠斑是石斑鱼中质量最好的一种,老鼠斑头部细小而尖突,略似老鼠。

鱼身灰白,身上分布有均匀的圆点斑纹。

一般重600-750克者最好。

老鼠斑肉质极其细滑鲜嫩。

因为肉质好,故烹调法以清蒸为最佳食法。

2、星斑
斑指身上有星点状斑纹的石斑鱼,星斑分东星与西星两种。

东星产于东沙群岛,鱼身上的星点细小而密,外皮光滑,色有浅蓝色、红色、褐色及黄色几种,其中以红色最好,身行修长,头部细小,肉多骨少,起肉率较高,最佳食法为清蒸、炒鱼球(如东星斑龙吐珠)。

西星产于西沙群岛,身上的星点大而圆,外皮较厚,最佳食法为清蒸,大鱼三食:蒸骨腩、头尾滚烫、鱼肉炒球。

3、苏眉
苏眉也叫波纹唇鱼,属隆头鱼科,产于南海。

额头突起,眼后方的“眉”轮廓清晰,顾而的名。

苏眉鱼外表翠绿,鱼身花纹似波浪形,肉质洁白而细嫩。

苏眉可长的很大,几十千克的都有,以600—750克左右肉质最嫩。

最佳食法:清蒸、刺身等。

4、青斑
青斑又称青石斑鱼。

鱼体散布黑色或棕色小点,下唇长于上唇,体侧有四至五条火车轨道式的褐色横带,背鳍带刺。

青斑以鱼身外表圆胖、花纹黑白分明的为首选,青斑有大至5000克以上的,一般750克左右的清蒸最好。

体再大则可做“生剖大青斑”,当刂开来买。

青斑肉质细嫩清甜,适用于蒸、油泡、红火文、煮、浸等烹调方法。

5、虎斑
虎斑又名老虎斑,头大骨多,皮厚,外表有黝黑与浅灰花纹,酷似虎皮斑纹,虎斑体大,市场上卖的一般都有在2500克以上至几十千克重,虎斑肉质较粗,一般起肉斩件蒸或火文、煮等食法。

6、青衣
青衣属猪齿鱼科,产于南海,全身色泽翠绿发亮,鱼身略似鲫鱼,脑部圆滑,嘴部有八颗向外伸的尖牙,上下各四,可以啮合。

故亦称“哨牙仔”。

青衣以500—1000克质量最好。

以蒸、煮等食法为佳。

7、石头鱼
石头鱼外表疙疙瘩瘩远看似一块礁石,眼和嘴朝天而生,背鳍的刺有毒,属绒皮鱼科。

石头鱼的皮极其坚韧,似石头状,加工时先将鱼击昏,斩去尖刺,然后剖腹去肠及鳃,再剥去皮,适用于清蒸、油浸、煲汤,味道极为鲜美。

8、鲨鱼
我国东南沿海一带鲨鱼种类多,体长,呈纺锤形,色呈银白略带土黄色,鲨鱼大到几吨,小到几千克。

烹饪用鲨鱼以不超过5千克为佳,过大肉老。

适于火文、红烧等法。

9、龙虾
主要的品种有花龙、青龙、澳龙、波士顿龙虾、美洲龙虾、珍珠龙虾等。

龙虾主要分布于澳洲及我国南海、东海,广东、福建、台湾的浅水区是主要产地。

适用于刺身生吃、三吃(爪椒盐、肉刺身或炒球、头尾滚粥)、上汤火局、芝士火局等食法。

10、濑尿虾
亦称富贵虾,濑尿粤语意为撒尿,这种虾在受敌害时会从尾部射出一种液体以御敌故而得名。

属于口足目甲壳纲虾科,产于沿海地区,濑尿虾壳色碧绿者为鲜活,将死或已死的色转灰黄。

肥壮的濑尿虾脑部满是膏脂,肉质十分鲜嫩,因壳多肉略少,故适用于椒盐、盐水浸等食法。

11、鲟龙
产于珠江三角洲一带,形状尖头,嘴在颔下,身狭长,有须无鳞,身上有五行硬骨,油质很厚,与头部的脆骨(欲称玻璃骨)一样皆可作馔,鱼肉幼嫩无刺,鲟龙为水产品种的稀有鱼类,营养丰富,适宜于各式蒸、炒球、头骨炖汤等。

12、皇帝蟹
皇帝蟹以其体积特大而得名。

一般每只皇帝蟹可达2.5千克到7千克不等,膏多而肉滑爽。

主要产地为澳洲和北美。

适用于三食:椒盐爪、上汤火局肉、蟹膏蒸蛋等食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