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分析及其联用技术

热分析及其联用技术

17
第三节 热重分析与微商热重法 Thermogravimetry and DTG
利用热天平的热重分析法是应用最早的热 分析技术,与DTA(DSC)和TMA(DMA) 共成为热分析技术的三大基础组成,在聚合 物结构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热天平的发展经历了机械式和电磁式, 现在均为电子式。
18
3.1.1 热重分析法定义
20
所谓变位法,是根据天平梁倾斜度与质量 变化成比例的关系,用差动变压器等检知倾 斜度,并自动记录。 零位法是采用差动变压器法、光学法测定 天平梁的倾斜度,然后去调整安装在天平系 统和磁场中线圈的电流,使线圈转动恢复天 平梁的倾斜。
21
3.1.3 热分析常用仪器和常用术语
• 热分析仪器品种繁多,但热重法、差热分 析和热机械分析仪器占主导地位(以下介绍 热重分析仪器,然后介绍动态热机械分析仪 器) ,而且品种繁多的组成一般包括
3
公认的差热分析的奠基人是H.L.勒夏忒列 ( Henry-Louis Le Chá rtelier,法国物理化学 家。1936年9 月卒于伊泽尔省) 。主要贡献有: 1887年发明热电偶和光学高温计, 1888年提 出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并研究爆炸反应。
勒夏忒列教授, 1850年 10月生于巴黎, 1907年任法 国矿业总监,1908年任巴 黎大学教授,第一次世界 大战期间曾任法武装部长。
13
1970年代, Perkin-Elmer (P-E)公司生 产了带有数据处理系统的差示扫描量热法商 品仪器;Dupont公司等不久开发出有自己特 色的热流式DSC仪,原理示意如上。
14
2.1.2 差热分析仪(DTA)的基本原理
试样和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用差示热电偶 测量(DTA原理示意图),差示热电偶由材 料相同的两对热电偶组成,按相反方向串接, 将其热端分别与试样和参比物容器底部接触 (或插入试样内)。并使试样和参比物容器 在炉子中处于相同受热位置。记录温度差随 温度变化的曲线称差热曲线或 DTA曲线。
热重分析法Thermogravimetry 简称“热重法”(TG) 在程控温度下,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 关系的技术。横轴为温度或时间,纵轴一般 为质量(m,重量W或失重率),质量自上向下 逐渐减少 。
19
3.1.2 热重分析仪类型 热重分析检测质量的变化最常用的办法 就是用热天平,热天平种类很多,按结构分 类,有弹簧秤式、刀口式、吊带式和扭动式 等;根据天平和炉子的位置,电子式天平可 分为垂直式和水平式,而垂直式又分为上皿 式和下皿式。 按测量时天平梁位置是否改变分类,有 零位法和变位法两种。
5
1.2 热分析的定义与分类
并非所有以热进行分析的手段均可称之 为热分析,而是有其严格的定义。目前得到 普遍认可的热分析定义为:热分析是在规定 的气氛中测量样品的性质随时间或温度的变 化、并且样品的温度是程序控制的一类技术。 该定义是国际热分析学会(ICTA)于 1977年提出,并已被国际应用与纯粹化学委 员会(IUPAC)和美国材料试验(测试)学 会(ASTM)相继接受。
热分析及其联用技术 Thermal Analysis and Its Multiple Techniques
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的温度下, 测量 物质的各种物理性质随温度或时间转 变的技术,由此进一步研究物质结构与 性能的关系、反应规律.
1
第七章
第一节 热分析概论 第二节 差示扫描量与差热分析 第三节 热重分析与微商热重法 第四节 热机械分析 第五节/第六节 热分析技术的 应用 / 热分析联用技术的发展
11
平均温度电路使系统按规定的速率来升高(或 降低)试样和参比物的温度。 差示温度电路调节两加热器功率,使试样和 参比物保持相同温度。 若试样有吸热反应发生时,则两加热器功率不 相等,电路有信号输出,在DSC曲线上形 成峰,峰面积正比于相应的焓变。
12
1964年,Watson等人在国际会议上提出示 差扫描量热法的原理及设计方案,被PerkinElmer公司所采用,研制成功了功率补偿式差 示扫描量热计(DSC)。由于DSC能在全量 程范围内给出准确的热量变化,定量性和重 复性好。因此得到了迅速发展。Dupont公司 等不久开发出有自己特色的热流式DSC仪。 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石油化工和合 成材料的迅速发展,高聚物的热分析有了较 快的发展。可控硅和集成电路的出现与应用, 使热分析仪器小型化成为可能……。
31
7.4热机械分析
热膨胀法/ (静态) 热机械分析和 动态热机械分析 = 动态力学热分析
如图7.4-1是非晶态聚合 物的热机械曲线。 随温度变化出现三种力学 状态,即玻璃态Tg 、高 弹态和粘流态Tf 。
32
(一)、热膨胀法 热膨胀法(Thermodilatometric Analysis,即 TDA)是指程序控温条件下,在可忽略负荷 时测量材料的尺寸与温度关系的技术。此法 是最早用来研究聚合物转变的方法之一,具 有装置简单和比较直观等优点。分为体膨胀 法和线膨胀法,分别用体膨胀仪和线膨胀仪 测量材料的体膨胀系数和线膨胀系数。
形变或力学 热机械分析Thermomechanical Analysis 性质 动态热机械法(DMA,TMA)
8
第二节差示扫描量热法与差热分析法
2.1 DSC和DTA基本原理 2.1.1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的基本原理
差示扫描量热(DSC,也叫差动热分析) 是在程控温度下测量保持样品与参比物温度 恒定时输入样品和参比物的功率差与温度关 系的分析方法;差热分析(DTA)是在程序 控制温度下测量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 和温度之间关系的热分析方法。
4
勒夏忒列于1887年用热电偶测定了粘土 加热时其在升-降温环境条件下,试样与环 境温度的差别,从而观察是否发生吸热与放 热反应,研究了加热速率dT/dt随时间t的变化。 1782年,英国人Wedgwood在研究粘土时 测得了第一条热重曲线,发现粘土加热到暗 红(500~600℃)时出现明显失重。 最初设计热天平的是日本东北大学的本 多光太郎,于1915年他把化学天平的一端秤 盘用电炉围起来制成第一台热天平,并使用 了“热天平”(thermobalance)一词。
28
3.1.3 热重分析仪结构
组成TG电子式热天平的基本单元如图所示,主要包括 微量天平、炉子、温度程序器、气氛控制器和数据 采集与处理系统。
零位法微量天平由于线圈 转动所施加的力与质量 变化成比例,力又与线 圈中的电流成比例; 因此只需测量并记录电流 的变化,便可得到质量 变化的曲线,其原理见 图所示所谓“热天平”。
29
温度程序控制器是把程序发生器发生的控 温信号与加热炉中校温热电偶产生的倍号相 比较,所得偏差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再经过 PID(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后,作用于可控 硅触发线路以变更可控硅的导通角,从而改 变加热电流,使偏差信号趋于零,以达到闭 环自动控制的目的,使试验的温度严格地按 给定速率线性升温或降温。
15
差热分析(DTA)原理图 试样(s)和参比物(r)分别放在加热炉内 相应的杯中,当炉子按某一程序升、降温时, 测温热电偶பைடு நூலகம்得 试样(s)和参比物(r)的 温度并输入计算机内。
16
由计算机控制升温, 记录数据,并可对数 据进行必要的处理,最后绘出DTA曲线。 当试样没有热效应发生时,试样温度与参 比物温度相等。两对热电偶的热电势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互相抵消。 差示热电偶无信号输出,DTA曲线为一直线, 称基线(由于试样和参比物热容和受热位置 不完全相同,实际上基线略有偏移)。
利用热天平的热重分析法是应用最早的热 分析技术,与DTA(DSC)和TMA(DMA) 共成为热分析技术的三大基础组成,在化学 结构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热天平的发展经历了机械式和电磁式, 现在均为电子式。
26
3.1 TG基本原理 3.1.1 热重分析法定义
热重分析法Thermogravimetry 简称“热重法”(TG) 在程控温度下,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 关系的技术。横轴为温度或时间,纵轴一般 为质量(m,重量W或失重率),质量自上向下 逐渐减少 。
2
第一节 热分析概论 Introduction for Thermal Analysis
1.1 热分析发展简史
热分析(德文Thermische Analyze )一词 是由德国的Tammann教授提出的,( 对应法 文Thermal Analyse,日文汉字“熱分析”日 文汉字“热分析”,英文Thermal Analysis) 发表在1905年《应用与无机化学学报》。 但热分析技术的发明要早,热重法是所 有热分析技术中发明最早的。
7
主要热分析方法分类(P111) 如下:
物理性质 方 法 名 称(中、英文名称或缩写)
质量 热量
温度 尺寸
热重法Thermogravimetry(TG) 微商热重法Derivative TG(DTG) (焓) 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
差热分析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热膨胀法Termodilatometry(TD)
30
3.2 实验技术
影响热重数据的因素主要有仪器本身的因 素和实验条件。仪器本身的因素主要有浮力、 对流和挥发物的冷凝。它们对TG数据都有一 定的影响,其影响程度随热天平方式的不同 而异。但随着热分析仪的发展,已经从仪器 的设计和制造上可消除一些影响热重数据的 因素,例如对流的影响。但每次的试验条件 则总会随样品状况、所选用的试样皿、气氛 种类和升温速率有关,因此选择好条件是准 确获得TG曲线的基础。
27
3.1.2 热重分析仪类型 热重分析检测质量的变化最常用的办法 就是用热天平,热天平种类很多,按结构分 类,有弹簧秤式、刀口式、吊带式和扭动式 等;根据天平和炉子的位置,电子式天平可 分为垂直式和水平式,而垂直式又分为上皿 式和下皿式。 按测量时天平梁位置是否改变分类,有 零位法和变位法两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