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旅客运输安全组织

铁路旅客运输安全组织

铁路旅客运输安全组织
旅客安全运输是我国铁路旅客运输组织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衡量运输工作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

各级领导必须坚决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严格执行逐级安全责任制,牢固树立“安全运输,人人有责”的思想。

一、旅客运输组织的原则
旅客运输组织工作要从方便旅客出发,全面安排,按照长短途列车分工,换乘优先、保证重点的原则,合理、经济地使用运输能力,均衡地组织运输。

站、车间应协调、配合,发生问题应本着以站保车的原则,积极处理,站、车发生纠纷,在责任、原因不明时,站、车双方均不得以任何理由阻碍开车,造成列车晚点。

二、旅客运输安全
1.搞好站、车秩序,客运人员必须经常向旅客宣传铁路安全旅行常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按标准作业。

2.车站应有秩序地组织旅客进出站、上下车,随时清理站内闲杂人员,严禁旅客钻车和横越股道,除指定车站作业的小型限速(10km/h)机动车外,其他车辆严禁进入站台。

3.车站建筑物及站、车一切为旅客服务的设备,应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三、车次范围
旅客列车的种类及车次范围如下:
1.特快旅客列车:T1~T998。

其中:跨局T1~T298;管内T301~T998。

2.快速旅客列车:K1~K998。

其中:跨局K1~K398;管内K401~K998。

3.普通旅客列车:1001~8998。

(1)普通旅客快车:1001~5998。

其中:跨三局及其以上1001~1998;跨两局2001~3998;管内4001~5998。

(2)普通旅客慢车6001~8998。

其中:跨局6001~6198;管内6201~8998。

4.临时旅客列车:11~1998。

其中:跨局11~1498;管内1501~1998。

5.临时旅游列车:Y1~Y998。

其中:跨局Y1~Y498;管内Y501~Y998。

6.回送客车底列车:001~00298。

7.因故折返旅客列车,原车次前冠以“0”。

四、旅客运输阻碍的种类及原因
运输阻碍是指铁路旅客运输中因意外事件使铁路运输不能正常进行。

1.种类:
(1)旅客列车撞车、颠覆、脱轨、坠河。

(2)旅客列车发生火灾爆炸。

(3)线路中断(含自然灾害、行车事故等)
2.原因:
(1)自然灾害。

如水灾、风灾、冰雹、地震、泥流石等。

(2)旅客责任。

如携带危险品,吸烟者乱扔烟头所引起燃烧爆炸等。

(3)铁路过失,如设备陈旧、失修,职工素质低,基础工作薄弱,劳动纪律松弛,列车严重超员等引起的意外事故。

(4)其他原因。

如人为破坏、战争等。

五、运输阻碍的处理
1.由于自然灾害、行车事故或其他原因造成线路中断、列车不能继续运行,站车工作人员应:
(1)向上级报告,按指示采取措施。

(2)要做好餐茶供应工作。

(3)线路中断不能及时通车时,事故发生局应向国务院主管部门请示命令,向各局发出停止办理到达和经过中断区段的客运业务电报,恢复时同样办理。

各局接电后立即传达站段,车站应予公告。

2.列车发生撞车、颠覆时,有关人员应:
(1)设置防护。

机车乘务人员(受伤、遇难时由其他人员)和运转车长负责迅速设置防护。

(2)报告救援。

列车长、运转车长和乘警长尽快向行车调度报告事故情况,请示救援,并应迅速向当地政府、公安
机关和驻军请求支援。

(3)抢救伤员。

抢救时,先重后轻,先伤后亡,会同乘警控制现场,为查明原因提供依据。

(4)保护现场。

通过宣传,稳定秩序和保护现场,可依靠旅客中的军、警、干部、工人,防止坏人乘乱做案。

3.列车被洪水围困:
(1)列车立即退回安全地段(高坡、后方站、线路所),退行办法按有关行车规定办理。

(2)必要时有组织地疏散旅客上高地或小山。

(3)设法报告上级,请求救援。

4.列车被塌方阻碍:
(1)立即返回安全地带或后方车站。

(2)迅速报告上级,听候处理。

(3)坚守岗位,维持好车内秩序,禁止旅客擅自下车。

(4)必要时可利用其他交通工具有组织的绕道运输旅客,防止发生混乱。

复习题
1.行车事故分哪几类?
2.发生行车事故时应通报哪些内容?
3.一般事故包括哪些后果?
4.险性事故包括哪些后果?
5.运转车长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6.旅客运输安全有哪些内容?
7.普通旅客列车的车次范围如何规定?
8.什么是旅客运输阻碍?当列车发生撞车、颠覆时,有关人员如何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