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川教版第13课_“冷战”局面的形成

川教版第13课_“冷战”局面的形成


第1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
美军航空母舰和舰载飞机
战后初期,面对所谓“共产主义的威胁”和社会主义国家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美国采取以 “遏制”(实质是称霸)苏联为中心的“冷战”(所谓“冷战”,是指二战后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 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政策。
第四学习主题
第1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
第四学习主题
第1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
“冷战”政策
第四学习主题
第1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第四学习主题
第1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
标志着“冷战”正式爆发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冷战”演说
美国是“冷战”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执行者。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发表 政府咨文,要求美国援助“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且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 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第四学习主题
第1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







建立时间
1944年7月
主要领导人
贝鲁特 铁托 霍查 拉科西
波兰人民共和国(The Polish People's Republic)
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The Federal People's Republic of Yugoslavia) 1945年11月
第四学习主题
第1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
1955年华约建立
第四学习主题
第1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
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示意图
“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表现为政治上对抗、 军事上对峙、意识形态上对立、经济上割据。这两极格局的形成, 对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
华约总部所在地莫斯科
形成社会主义世界体系
季米特洛夫
乔治乌-德治 哥特瓦尔德 皮克 胡志明 金日成 毛泽东
亚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洲
中华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示意图 欧亚人民民主国家建立简表
第四学习主题
第1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
1949年《开国大典》油画 (董希文 绘)
中国人民在中共领导下,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10 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继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 争胜利后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具有伟大的世界意义。
第四学习主题
“冷战”中的“热战”
第1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
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漫画)
第四学习主题
第1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
朝鲜战争(1950.6.25~1953.7.27)
一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与大韩民国之间的意识形态之战、国家统一之战,而美国、苏联 与中国均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是两大阵营斗争的集中表现。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朝鲜军队突 袭韩国开始,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署《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
丘吉尔前往美国密苏里州富尔敦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和平砥柱”演说
美苏两国领导人杜鲁门和斯大林之间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也 加剧了美苏两间的冲突与对抗。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在富尔敦发表反苏反 共演说,称苏联进行扩张,“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为“冷战”的兴起推波助 澜。
哈里·S·杜鲁门
Harry S.Truman 1884.5.8~1972.12.26 美国第33任总统 1945.4.12~1953.1.20
第四学习主题
第1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
温 顿 “铁幕”实际上是指苏联对东欧各国实行的所谓“高压控 哈 伦 制”。所以丘吉尔号召西方国家联合起来,依靠美国实力,反 里 纳 德 对苏联和东欧各国,对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 S 斯 “铁幕演说”是美国统治当局借丘吉尔之口发出的第一个 明白无误的“冷战”信号。因此,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打响 了“冷战”的第一枪,揭开了“冷战”序幕。 · · · · · · · · 斯
美国援助欧洲的物资
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学说,正式提出援助西欧(英、法、意、联 邦德国为其重点)的“欧洲复兴计划”(官方名称 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即为“马歇尔计 划”(Marshall Plan)。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这是“杜鲁门主义” 的延续和扩大,是“冷战”的发展。以“复兴欧洲”为名,试图达到控制西欧、对抗苏联和称霸世 界的目的。
欧 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Albania)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The Hungarian People's Republic)
1946年1月

1946年2月 1921年7月11日 外蒙古宣布独立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Bulgaria) 1946年9月 1946年1月15日 中国国民党政府承认 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Romania) 1947年12月 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共和国(The Czechoslovakia People's Republic)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越南民主共和国(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VietNam) 1948年5月 1949年10月16日 与中国建交 1949年10月 1945年9月 1948年9月 1949年10月
战后欧亚两洲陆续建立起11个人民民主国家,后又扩展到拉丁美洲(古巴)。加上苏联和蒙古 人民共和国,形成了社会主义世界体系(战后世界格局的最大变化)。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 是战后世界形势的一个巨大变化,对于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第四学习主题
第1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
“铁幕演说”
第四学习主题
第四学习主题
第1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
马歇尔计划(1947年7月~1951年)
第四学习主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1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
通过飞机将援助物资空运到西柏林 柏林墙——世界上最大的涂鸦 四国分区占领德国
二战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民主德国、东德)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环绕西柏林的围墙,目的是 隔离东德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德国、西德),从而阻隔东西柏林间市民的往来。柏林墙的建 立,是德国分裂和冷战的标志。1961年8月12日夜始建,1989年11月9日推倒,促进了德国统一。
第四学习主题
第1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第四学习主题
第1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
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国旗 ↑国旗 南斯拉夫联邦 ←国徽 人民共和国国徽
越南首任国家主席胡志明 约瑟夫·布罗兹·铁托 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
波兰团结工会领导人瓦文萨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形势鼓舞下,战后欧亚各国人民民主力量迅速壮大,一大批国家选 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人民民主国家。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和越南等国,经过武装斗争赶走 法西斯。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等国在苏军配合和帮助下,获得了解 放。德国和朝鲜由于美、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或分区受降政策,东德和朝鲜走上人民民主道路。
第四学习主题 第13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
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 “铁幕演说”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课堂小结
第四学习主题
导入
第1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
二战以后,德国及其首都柏林被 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实行军事 管制。1949年,在美国的策划下,德 国西部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 德国、西德)。接着,在苏联的支持 下,德国东部建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民主德国、东德)。1948年底,柏 林正式分裂为两个城市。 1961年8月12日夜,东德对西柏 林边界实行封锁,架设铁丝网。到9 月,高约3.5米的水泥石头墙开工建 设。到1989年10月,形成全长近154 千米的环绕西柏林的围墙。 柏林墙是东西方冷战的标志,是 美苏冷战对抗的产物,德国由此成为 冷战的前沿阵地。
第四学习主题
第1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
上甘岭战役 1952.10.14~1952.11.25
抗美援朝(1950.10.25~1953.7.27)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 “联合国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进行 的援助朝鲜抵抗美国、保卫中国安全而进行的正义战争。
第四学习主题
第1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
夹 板 ”
保 护 下
“ ( 脆 弱 的 西 欧 经 济 的
经济表现
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
George Catlett Marshall 1880.12.31~1959.10.16 美国陆军五星上将 美国国务卿
马歇尔计划的宣传画
第四学习主题
第1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
第四学习主题
第1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
北约 VS 华约
签订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1955年)
1955年5月11日至14日,为了对抗北约,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在华沙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 约》,通称为“华沙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Warsaw Pact Organization)。1991年7月1日, “华约”正式解体。两大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的形成, 同时也把“冷战”推向了高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