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管理者角色的变动

企业管理者角色的变动

第3章治理的主体
4.1 治理者角色
4.1.1 治理主体与治理客体
(1)定义
治理主体:指治理活动的动身者、执行者——治理者;
治理客体:指治理活动所作用的对象——被治理者;
(2)治理主体的范畴
既然治理主体是指治理活动的动身者、执行者,那么组织中的治理主体就由两个部分构成:
依照组织既定目标将目标任务分解为各类治理活动、工作任务和负有最终督促完成既定目标的人,这类人通常是组
织的核心人物,或者讲是组织的高级领导人员;
●各方面具体执行诸如打算、组织、协调、操纵、经营等治
理活动的人,这类人通常是组织中的骨干人物,没有他们,组织既定的目标难以实现;
尽管上述两类人差不多上治理主体中的一部分,但实际上两者仍有区不,这是因为后一类人在成为治理活动的动身者和执行者的同时,又是前一类人的治理活动的作用对象,即前一类人指挥、协调、操纵、监督这些人来执行分解的组织目标与任务。

因此,
后一类治理主体实际上同时又是治理客体,即治理的收受者。

(3)治理客体的范畴
治理客体是治理活动的作用对象,或者讲是治理的收受者。

从那个定义来看,组织内的治理客体实际上是一个专门大的范围。

包括:
●组织中的一般成员均是治理的客体,他们执行组织分配给
予的工作任务,遵照一定的工作运行规则进行工作,以求
获得良好的工作成绩;
●组织中的其他资源,如物质资源、金融资源、信息资源、
关系资源等均是治理的客体,差不多上治理的收受者,它
们在治理的作用下通过特定的技术转换过程就成为良好
的产出物;
●组织向外扩张和进展时作用于相关的人、财、物、信息和
其他组织时,这些也就成了本组织治理的客体,只是这类
治理客体不一定专门确定,而经常会变动;
这三类治理客体中最重要的确实是作为治理客体的人,尽管他们被治理,但他们在与其他治理客体结合时又会有一定的空间,例如8小时工作时刻中他们的任务完成可不能被安排得毫无多余时刻;在工作过程中,他们仍然有一定权限决定是否要做下去,是否要停下来请示上级等等。

因此,作为客体的组织成员就可能在其工作范围和工作时刻中发挥他的想象力和工作积极性,或者相反。

在那个意义上,在那个特定范围中,每个人差不多上他自己工作岗位和领域中的治理主体。

4.1.2 治理者的角色
治理者的角色实际上是指作为一般的治理者他在组织体系内从事各种活动时的立场、行为表现等的一种特性归纳。

闻名治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通过长期研究认为,治理者扮演着十种不同的但又高度相关的角色。

这十种角色能够进一步组合成三个方面:人际关系角色、信息传递角色和决策制定角色。

角色描述特征活动
人际关系方面
1、挂名首脑象征性的首脑,必须履行许多
法律性的或社会性的例行义务迎接来访者,签署法律文件
2、领导者负责激励和动员下属,负责人
员配备、培训和交往的职责实际上从事所有的有下级参与的活动
3、联络者维护自行进展起来的外部接触
和联系网络,向人们提供恩惠
和信息发感谢信。

从事外部委员会工作,从事其他有外部人员参加的活动
信息传递方面
4、监听者寻求和猎取各种特定的信息
(其中许多是即时的),以便透
彻地了解组织与环境;作为组
织内部和外部信息的神经中枢阅读期刊和报告,保持私人接触
5、传播者将从外部人员和下级那儿获得
的信息传递给组织的其他成员
——有些是关于事实的信息,
有些是解释和综合组织中有阻
碍的人物的各种价值观点进行信息交流会,用打电话的方式传达信息
6、发言人向外界公布有关组织的打算、
政策、行动、结果等信息;作
为组织所在产业方面的专家进行董事会议,向媒体公布信息
决策制定方面
7、企业家寻求组织和环境中的机会。


定“改进方案”以发起变革,
监督某些方案的策划制定战略,检查会议决议执行情况,开发新项目
8、混乱驾驭者当组织面临重大的、意外的动
乱时,负责采取补救行动制定战略,检查陷入混乱和危机的时期
9、资源分配者负责分配组织的各种资源——
事实上是批准所有重要的组织
决策高度调度、询问、授权,从事涉及预算的各种活动和安排下级的工作
10、谈判者在要紧的谈判中作为组织的代参与工会进行的合同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