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n)=x(n)*h(n)
图1-1 LSI 系统
若y(n)、x(n)的傅立叶变换存在,则输入输出的频域关系是:
Y()()*()j j j e X e H e ωωω= (B.7)
当输入信号x(n)通过滤波器系统h(n)后,其输入y(n)中不再含有|ω|<c ω的频率域成分,仅使|ω|>c ω的信号成分通过。
因此,滤波器的形状不同,其滤波后的信号也不一样。
若滤波器的输入、输出都是离散时间信号,那么该滤波器的单位冲激响应h(n)也必然是离散的,这种滤波器称为为数字滤波器(DF, Digital Filter )。
当用硬件实现一个DF 时,所需的元件是延迟器、乘法器和加法器:而利用MATLAB 软件时,它仅需线性卷积程序便可以实现。
众所周知,模拟滤波器(AF, Analog Filer)只能用硬件来实现,其元件是电阻R ,电感L ,电容C 及运算放大器等。
因此DF 的实现要比AF 容易得多,且更容易获得较理想的滤波性能。
滤波器的种类
滤波器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不同,可以从功能上分,也可以从实现方法上分,或从设计方法上分等。
但总的来说,滤波器可分为两大类,即经典滤波器和现代滤波器。
经典滤波器是假定输入信号x(n)中的有用成分和无用成分(如噪声)各自占有不同的频带,当x(n)通过滤波器后可将无用成分有效滤去。
如果信号中的有用成分和无用成分的频带相互重叠,那么经典滤波器将无法滤除信号中的无用成分。
现代滤波器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从含有噪声的数据记录(又称为时间时间系列)中估计出信号的某些特性或信号本身。
一旦信号被估计出,那么估计出的信号与原信号相比较高的信噪比。
现代滤波器把信号和噪声都视为随机信号,利用它们的统计特征(如自相关函数、功率谱等)推导出一套最佳的估值
算法,然后用硬件或软件予以实现。
现在滤波器理论源于维纳在20世纪40年代及其以后的工作,因此维纳滤波器便是这一类滤波器的典型代表。
此外,还有卡尔曼滤波器、线性预测滤波器、自适应滤波器等。
经典滤波器从功能上可分为四种,即低通(LP, Low Pass)、高通(HP,High Pass)、带通(BP,Band Pass)和带阻(BS, Band Stop)滤波器,每一种又有模拟滤波器(AF)和数字滤波器(DF)两种形式。
图1-2和图1-3分别给出了AF及DF的四种滤波器的理想幅频响应。
图中所给的滤波器的幅频特性都是理想情况,在实际应用中,这是难以实现的。
例如对于低通滤波器,其抽样响应h(n)(或冲击响应h(t))是sinc函数,在-∞~+∞有值,因此该滤波器是非因果的。
在实际工程中,所设计的滤波器都是在某些准则下对理想滤波器的近似,但这保证了滤波器的物理可实现性和稳定性。
图1-2 模拟滤波器四种类型的理想幅频响应
图1-4 数字滤波器四种类型的理想幅频响应
数字滤波器按照单位取样响应h(n)的时域特性可分为无限脉冲响应(IIR, Infinite Impulse Response)系统和有限脉冲响应(FIR, Finite Impulse Response)系统。
如果单位取样响应是时宽无限的h(n),
0n <n<∞则称之为II 系统;而如果单位取样响应是时宽无限的h(n),1n <n<∞,则称之为FIR 系统。
数字滤波器按照实现的方法和结构形式分为递归型或非递归型两类。
递归型数字滤波器的当前输出y(n)是x(n)的当前和以前各输入值x(n-1),x(n-2),…,及以前各输出值y(n-1),y(n-2),…的函数。
一个N 阶递归数字滤波器(IIR 滤波器)的差分方程为:
01()()()
M N i i i i y n b x n i a y n i ===---∑∑ (B.8)
由递归术语的含义,式(4-2)中的系数i a 至少有一项不为零。
i a ≠0说明
心得体会:
1. 滤波器,顾名思义,其作用是对输入信号起到滤波的作用,其种类很多,设计要求主要包括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带通带阻的容限和采样频率。
2. 切比雪夫滤波器有两种类型,切比雪夫I 型滤波器的幅频特性在通带为等波纹,在阻带为单调下降;切比雪夫II 型的幅频特性在阻带为等波纹,在通带为单调下降。
3. 设切比雪夫I 型高通滤波器的通带边界频率为p f 、阻带边界频率为s f 、通带最大衰减为p α、阻带最小衰减为s α、采样频率为s F ,则相应的数字滤波器的边界频率p w =2πp f /s F 、s w =2πs f /s F 。
4.若采用模拟域频率进行设计则须分为以下五个步骤:第一步,将数字高通滤波器的边界频率转换成相应的模拟高通滤波器)(s H a 的边界频率;第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