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校生实践课程《现代语言学》考核考试大纲一、学习过程评价部分考核大纲1.学习过程评价的课程性质及课程设置的目的本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课。
该课程主要介绍《现代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概念,为学生日后进一步学习语言学、从事语言教学或语言研究奠定坚实的语言学知识基础。
学习过程评价旨在考核学生平时的学习行为,通过作业,论文,测试等方式督促检查学生学习过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动手、动口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能力的培养。
2.学习过程评价的课程基本要求各助学院校对本课程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考核评定。
要求学生在掌握现代语言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和原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这些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对某些语言现象做出较全面深入地解释和分析,从而加深、巩固所学的语言学基本知识,使用这些知识改进语言学习方法,提高语言学习效率,为语言研究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3.学习过程评价的课程的内容1)巩固学生已经学过的现代语言学理沦、原理等基本知识。
2)能够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基础知识和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解析语言现象和实际交际问题。
3)掌握语言学的新理论、新观点,初步具有语言热点问题的分析能力。
4)能够利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指导、改善语言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4.学习过程评价的课程的考核要求1)各助学院校负责布置和考察学生三次作业,作业形式可以是小论文、调研报告、或语言错误分析,具体要求见学习过程评价的考核方式。
2)各助学院校需组织一次学习过程评价考试,考试题型可参照综合考核部分的题型举例。
3)各助学院校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和三次作业的学习过程评价的评分标准给学生判定最终的学习过程评价的总成绩。
5.学习过程评价的考核方式1)论述(小论文)用100~150英文单词阐明现代语言学的某个理论或观点,要求立论明确、观点正确、实例典型、论述清楚。
2)调研报告通过深入涉外单位或合资企业,调研英语的使用情况,并写出调研报告。
3)语言错误分析搜集中国大学一、二年级学生的英文作文,或理科学生的作文,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语言错误,归类,究其错误原因,写出分析报告。
6.学习过程评价的评分标准1)一等观点正确,论述充分,语言地道。
2)二等观点正确,论述清楚,语言基本正确。
3)三等观点基本正确,论述基本清楚,语言表达有少量错误,但能说明问题。
4)四等观点不够明确,论述不够清楚,语言表达错误多,但尚能达意。
5)五等观点不明,论述不清,逻辑混乱,语言错误过多,词不达意。
二、综合考核部分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本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课。
本课程主要介绍现代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概念,为学生日后进一步学习语言学、从事语言教学或语言研究奠定坚实的语言学知识基础。
为满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诸多涉外工作的需求,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本课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动手、动口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的具体要求是:比较全面、比较系统地了解现代语言学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些最主要、最有影响的语言学理论和原则,从而加深对人类语言这一人类社会普遍现象的理性认识,并具备一定的运用语言学理论解释语言现象、解决具体语言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和学习语言的能力。
本课程基本上是一门知识性的课程,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比较多。
本教程共有十章,每一章分别介绍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或一个研究侧而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主要理论、原则和研究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抓住重点,着重掌握和每个题目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在理解、消化的基础上记忆,切忌死记硬背。
第二部分本章知识点和考核要求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学习的目的是弄清语言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以及人类语言的本质和特点。
学习本章要求认识、理解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语言学研究的各个语言层面以及语言学的各个分支,弄清楚语言学研究中几对基本概念;此外,通过学习还要求对人类语言的本质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通过对人类语言特点的学习,对人类语言交际和动物传递信息方式之间的根本不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二、本章知识点第一节什么是语言学?1.语言学的定义。
2.语言学的研究范畴。
3.语言学研究中的几对基本概念。
第二节什么是语言?1.语言的定义。
2.语言的甄别性特征。
三、考核知识点第一节什么是语言学?1.语言学的定义。
2.语言学的研究范畴有哪些?了解这些基本概念。
1)普通语言学。
2)语音学和音系学。
3)形态学。
4)句法学。
5)语义学。
6)语用学。
7)社会语言学。
8)心理语言学。
3.语言学研究中的几对基本慨念。
1)规定性和描述性。
2)共时性和历时性。
3)口头语和书面语。
4)语言和言语。
5)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
第二节什么是语言?1.语言的定义。
2.语言的甄别性特征。
1)武断性。
2)语言的创造性。
3)语言的二重性。
4)语言的移位性。
5)语言的文化传递性。
考核重点1.语言学的定义。
2. 语言学研究中的几对基本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3.语言的定义及甄别性特征,通过这些特征了解人类语言和动物交际方式的区别。
第二章音系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包括语音学和音系学两大部分。
通过语音学部分的学习,要求对各种发音器官及其作用有所了解,对英语的元音和辅音的发音方式和特点能进行描述,并能根据它们发音上的特点进行分类,能分清宽式标音法和严式标音法的区别。
通过音系学部分的学习,要弄清音系学和语音学的联系和区别,对音系学中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如音位、音位对立、互补分布、最小对立体等有所了解,知道几条音系学规则,譬如序列规则、同化规则,对重音、语调、声调等几种超切分音系特征的表意作用能举例说明。
二、本章知识点第一节语言的声音媒介第二节语音学1.什么是语音学?2.发音器官。
3.音标---宽式和严式标音法。
4.英语语音的分类。
第三节音系学1.音系学和语音学。
2.语音、音位、音位变体。
3.音位对立、互补分布、最小对立体。
4.几条音系规则。
5.超切分特征。
三、考核知识点第一节语言的声音媒介1.声音和文字的关系。
第二节语音学1.什么是语音学?1)语音学的定义。
2)语音学的三个分支:发声语音学、听觉语音学和声学语音学。
3)了解各个发音器官。
2.音标一一宽式和窄式标音法。
了解宽式标音和窄式标音法的区别。
3.英语语音的分类。
1)元音和辅音的定义和区别。
2)根据发音部位的分类。
3)根据发音方法的分类。
第三节音系学1.音系学和语音学。
1)音系学和语音学的定义。
2)音系学和语音学的区别和联系。
2.语音、音位、音位变体。
1)语音的定义。
2)音位的定义。
3)语音和音位的区别并能举例说明。
4)音位变体的定义并能举例说明。
3.音位对立、互补分布、最小对立体。
1)音位对立的定义。
2)互补分布。
3)最小对立体。
4)能举例说明以上概念。
4.几条音系规则。
1)序列规则。
2)同化规则。
3)省略规则。
4)能举例说明以上规则。
5.超切分特征。
超切分特征的概念。
考核重点1.要求能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对辅音进行分类。
元音的分类。
2.音系学和语音学区别和联系。
3.语音和音位的区别并能举例说明。
4.音位对立、互补分布、最小对立体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第三章形态学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要求对构成单词的最小意义单位——词素有所了解,包括词素类型、常见词根和词缀的意义,并通过对词素的学习加强对英语派生次和复合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本章知识点第一节定义第二节词素1.词素:语言最小的意义单位2.词素的类型第三节复合法1.复合词的类型2.复合词的特征三、考核知识点第一节定义形态学的定义。
第二节词素1.词素。
1)词素的定义。
2)词素的意义类型。
2.词素的类型。
1)自由词素的定义。
2)粘着词素的定义。
3)粘着词素的分类。
4)词根和词缀。
5)词缀的分类。
6)能够对单词进行词素划分。
第三节复合法1.复合词的类型。
了解复合词的分类。
2.复合词的特征。
1)书写特征。
2)句法特征。
3)语义特征。
4)语音特征。
考核重点1.形态学和词素的定义,自由词素,粘着词素,词根,词缀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2.能够对单词进行词素划分。
第四章句法学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学习的中心内容是句法。
全章含规则系统、句子结构、语法关系、组合规则、移位规则和普遍语法等七部分,目的是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语言的句法体系是一套高度抽象的自律规则系统。
本章要求学生通过对句法的学习,理解并能够描句子的语法性,明确句子的基本成分和类型,弄清句子的线性与层次、形式与逻辑、深层与表层等关系,初步了解普遍语法这一当代句法研究的中心课题。
二、本章知识点句法学定义.第一节规则系统第二节句子结构1.句子的构成。
2.句子的类型。
3.句子的线性排列与层次结构。
第三节句法类型1.词类。
2.词组类。
第四节语法关系第五节组合规则1.短语结构规则。
2.短语结构规则循环性。
3.X标杆理论。
第六节移位规则1.名词词组移位与WH移位。
2.其他类型的移位。
3.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
4.移动α规则。
第七节普遍语法1. 普遍语法原则。
2.普遍语法参数。
三、考核知识点第一节规则系统了解规则系统第二节句子结构1.句子的构成。
2.句子的类型:了解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
第三节句法类型1.词类划分。
2.了解词组类。
第四节语法关系1.了解主语和宾语的结构性和逻辑性。
2.什么是结构主语?什么是结构宾语?第五节组合规则1.短语结构规则的概念。
2.什么是X标杆理论?第六节移位规则1.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概念。
2.移动a规则的概念。
第七节普遍语法1.普遍语法原则是什么?2.普遍语法参数有哪些?考核重点1.句法学定义.2. 句子的线性排列与层次结构。
3.短语结构规则的概念。
4.X标杆理论。
第五章语义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是对语义的研究,近代语言学对语义研究有多种途径,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对几种主要的途径有所了解。
对语言意义的研究包括对词义和句义两个方而,通过学习要求了解词汇之间和句子之间的主要语义关系。
本章还介绍了近代语言学中对词义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一——成分分析法,以及对句子抽象意义的分析方法。
二、本章知识点第一节什么是语义学?第二节语义研究的几种主要理论1.命名论。
2.意念论。
3.语境论。
4.行为主义论。
第三节词汇意义1.意义和所指。
2.主要的意义关系。
第四节句子间的意义关系第五节意义分析1.成分分析。
2.述谓结构分析。
三、考核知识点第一节什么是语义学?1.语义学的定义。
2.什么是意义。
第二节语义研究的几种主要理沦了解各种理论的观点。
1.命名论。
2.意念论。
3.语境论。
4.行为主义论。
第三节词汇意义1.意义和所指的含义。
2.主要的意义关系。
1)同义关系。
2)多义关系。
3)同形异义关系。
4)上下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