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田园诗情》教学设计备课思路:《田园诗情》描写了荷兰的田园风光,从“牧场之国”的角度展示了荷兰独特的异域风情。
课文描绘了一幅由奶牛、骏马、绵羊、猪群、挤奶人、船只、灯塔构成的画面,体现了荷兰牧场和谐、宁静的特点。
白天牧场是动物们的天堂,夜晚,一切都沉入一片静谧中。
作者向我们展现了荷兰牧场的特点,也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传神,要引导学生体会学习。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
2.准确认读本课的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
教学难点: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我们游览了美丽的泉城,领略了九寨沟的奇异景色,今天,我们走出国门,到欧洲西部的一个小国去欣赏一下,这个国家有个美丽的名字,叫“荷兰”。
作者在游览了荷兰乡村的美好景色后,用了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田园诗情”。
【板书课题】你猜一猜荷兰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二、初读课文,欣赏荷兰的田园风光1.【组图欣赏】荷兰的河流像蜘蛛网一样纵横交错,波光粼粼的湖泊星罗棋布,田野里到处是淙淙的流水声;荷兰是欧洲的花园,走到哪里,都是五彩缤纷的郁金香;那里的牧场更是绿意盎然、辽阔无垠,到处是成群结队的牛羊、骏马。
欣赏了这些优美的图片,此时你有什么感受?2.让我们随着课文一睹那充满诗情的田园风光吧!自由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准的多读几遍。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A、极目远眺绿意盎然辽阔无垠B、奶牛顽皮仪态端庄毛毡骏马骠悍强壮腿粗如桩绵羊悠然自得安闲C、挤奶的人小板凳严肃沉默默默无言偶尔汽笛声寂静吆喝铃铛D、船只舒缓平稳满载牲畜漆黑(2)指名朗读,正音。
(3)相机引导理解词语。
极目远眺:眺:向远处看。
尽眼力向远处看。
绿意盎然:到处都是绿色,生机勃勃。
仪态端庄:神情举止、姿态风度端正庄重。
悠然自得:指悠闲的样子,内心感到非常满足。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本内容1.再读文章,读完之后说说荷兰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出示: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1)指名读。
(2)说说从这一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文章哪几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荷兰的这一特点?(3)句式训练:是……也是……(4)了解这是全文的总起句。
2.【出示最后一句: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齐读,思考讨论:“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3.指名分小节读2-6自然段,思考:你看到了哪些画面?相机引导学生概括:奶牛图--骏马图--家畜图--挤奶图--夜晚图交流小结:这就是荷兰王国美妙的牧场景观。
4.理清课文脉络:总分总的构段方式。
第一自然段:总起全文,概括介绍荷兰;第二至六自然段:分写,展示荷兰的田园风光;第七自然段:总结全文,发表感叹。
四、指导写字1.自由识记。
2.全班交流,互相提醒3.学生描红练写。
五、作业设计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田园诗情》,指导读课题。
2.昨天游览过后,荷兰哪些画面使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细读探究,品味荷兰过渡:让我们用双眼去捕捉荷兰的美景,用双耳去聆听荷兰独有的声音,用上整个心灵去感受荷兰吧!(一) 奶牛图1.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奶牛们在草原上干些什么呢?赶快读一读第二小节。
2. 这些牛给你留下了什么感觉?(多姿态各异快乐自在顽皮严肃 )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3. 这些奶牛是多么富有情趣啊!你能把这种情趣用你的朗读读出来吗?(指名读,男女生读)4.配图解说【出示奶牛图】这就是荷兰草原上的奶牛,谁来给这幅图配上解说词?【出示:有的牛背上(),正在();有的(),仿佛()。
牛犊(),活像();老牛(),好似()。
】指名说,齐读。
5.同学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奶牛的姿态、活动情况介绍得栩栩如生,让我们把它们牢牢地记在脑海中。
那么,这些快乐的奶牛们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 (1)草原【出示:极目远眺,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是一头头黑白两色的奶牛。
】①这草原给我们什么感觉?(碧绿、如丝绒般、极目远眺)②在这样的草原上,奶牛们生活得怎么样?③你能把它美美地读一读吗?(2)郁金香【出示:绿意盎然的村野乡间,是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
】①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郁金香有什么特点?(多美)②感情朗读。
6.在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生活着快乐的奶牛,再加上绿意盎然的村庄和大片大片的郁金香,多么富有诗情画意。
一起把第二小节读一遍。
7.喜欢这个画面吗?你会给这画面取一个什么名字呢?(二)“骏马图”1.离开草原,来到低地。
【出示:这些碧绿色的低地是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中。
】从“镶嵌”你懂了什么?2.这儿有什么吸引了你的注意?(骏马)3.【图】骏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自由读第三小节,从哪些地方感受到?(1)骏马强壮①出示图片理解“剽悍强壮”“腿粗如桩”“鬃毛飞扬”②赛读:读出骏马的力量、健壮、神气(2)骏马奔驰①从骏马的奔驰中,你读出了什么?②是呀,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引读:即使前方出现了低矮的围栏,它们依然--自由驰骋!即使前方出现了浅浅的涧水,它们依然--自由驰骋!即使前方出现了小丘、泥沼,它们依然--自由驰骋!4.指导朗读:这是多么令人惊叹的飒爽英姿!让我们面对这辽阔无垠的大草原,读出我们的豪迈!5.谁来给这画面取个名字?(三)家畜图1.这辽阔无垠的大草原上,有流动的奶牛、自由驰骋的骏马,还有许多快乐的小家畜呢!你们看,引读: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 黑色的猪群-- 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
2.【出示图】这些动物多么可爱,它们生活得怎么样啊?3.指导朗读:生活在这里的小动物们无忧无虑,悠闲自在,让我们用美妙的朗读来读出它们的幸福。
4.小结:瞧,奶牛是这样悠闲,骏马是这样欢腾,家畜是这样快乐,真是动物们的快乐天堂啊。
荷兰真是名副其实的牧场之国,充满了浓浓的诗情。
(四)挤奶图、夜晚图1.随着时间的推移,夜晚悄悄地来到了。
自由读课文第五、六两段,夜晚的荷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请用一个字概括它的特点。
(静)3.请你把这两段中描写静的词或词组画出来,并试着读好它们。
4. 交流“寂静、平静”,能把这两个词放在课文的句子中,把句子读好吗?5. 是的,一切都是那么安谧、宁静,请一位同学朗读这段文字,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在脑中想象画面。
6.相信同学们听了一定都想象到了那寂静的画面,也感受到了夜幕下的荷兰那浓浓的诗情。
让我们把美丽的画面永远珍藏在脑海中吧,齐读5、6节。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1. 这里没有喧嚣,没有拥挤,没有污染,只有悠闲的牛,欢腾的马,快乐的牲畜,静谧的夜……这里是水的世界,花的海洋,动物的天堂……这就是荷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出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齐读。
2.今天同学们学得很认真,学了这篇课文,你能告诉大家,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吗?3.小结:是啊,真正的荷兰是一个如诗如画、充满诗情画意的国度,是动物们自由的天堂,是优美恬静而充满生机的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
再读课题板书:11、田园诗情奶牛图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骏马图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家畜图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挤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