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蟋蟀的住宅》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蟋蟀的住宅》优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蟋蟀的住宅》是一篇说明性的科学小品文,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住宅是怎样建筑成的等知识,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语言精炼传神,字时行间渗透着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课文生动而富有儿童情趣,深受学生青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悟科学的奇妙,注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不同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看书的习作实践中去。

【作者介绍】法布尔: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

自幼爱好自然,经常观察昆虫和贝类的生活情况。

晚年详细观察栖息于未垦地中的各种昆虫和蜘蛛,于1879-1907年间将研究所得,陆续写出《昆虫记》十卷。

主要著作还有《自然科学编年史》以及关于物理学和化学方面的论著。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蟋蟀又叫促织、趋织、蛐蛐,是一类善吃、好斗的昆虫。

夏末秋初的夜晚,它们躲在墙角里、庭园中、杂草间、砖瓦下、土洞里,不停地发出“瞿瞿”瞿”“唧唧……唧唧……”的鸣叫。

蟋蟀中只有雄蟋蟀会叫,因为它有发声器,这是一种“求婚”的信号,雌蟋蟀听到后会赶去“赴约成亲”。

这时,如果闯来一只雄蟋蟀,就会发生一场搏斗。

两只雄蟋蟀先是振翅鸣叫,然后爪子相对,猛扑乱咬,直到一方斗败逃脱为止。

得胜的雄蟋蟀,还要得意地振翅鸣叫一番。

因为蟋蟀善鸣好斗,自古以来,人们喜欢饲养蟋蟀,观看它们精彩的争斗表演。

在蟋蟀的头上,有一对比身体长的丝状触角,尾部有一对长长的尾须,雌蟋蟀的产卵管比较长,夹在两条尾须当中,所以俗称三尾子。

雄蟋蟀没有产卵管,叫它二尾子。

凭鸣声常常可以判断蟋蟀的优劣:鸣声尖而轻的多为小蟋蟀,鸣声高亢雄厚的多为个头较大的壮蟋蟀,叫不成声的可能是“烂衣翅”,它的一只翅膀发育不良,或幼虫蜕变成虫时因外因烂掉了部分翅梢;可是“烂衣翅”不是无用之辈,它在格斗时却十分凶猛哩!由于蟋蟀善鸣好斗,不少人偏爱它,而对它的坏处反不以为然了。

其实,蟋蟀是农业害虫,不论成虫还是幼虫,都能咬食农作物的叶、茎和根。

课后作业一、看拼音,写词语。

dà tīnɡ zhuān jiā wò shì xuǎn zé()()()()二、比一比,组词语。

较()址()良()校()扯()食()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隐蔽()温和()反义词:隐蔽()温和()四、基础积累大巩固。

在文中找出蟋蟀工作时的动词。

阅读能力大提升五、课文整体梳理。

课文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__________,以及住宅是怎样建筑成的等知识,赞扬了蟋蟀()、()的精神。

六、重点段落品析。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

他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

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

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毫不可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随遇而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用“____”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3.从文中哪句话中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五、简朴、清洁、干燥、卫生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六、1.(1)一点儿不觉得可惜。

(2)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2. 比喻句:①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②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

拟人句:①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②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3.它常常慎重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七、略11 蟋蟀的住宅【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并正确读写课文出现的部分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它的建造过程。

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4.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它的建造过程,通过重点词语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难点: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叶圣陶笔下的爬山虎、领略了植物王国中爬山虎的奇妙。

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参观昆虫学家法布尔笔下的《蟋蟀的住宅》,你对蟋蟀了解多少?(课件展示)有谁能告诉老师,什么是“住宅”?(较大的房子)人住的房子才叫住宅,动物住的一般叫巢、穴、窝,可题目为什么叫“蟋蟀的住宅”而不叫“蟋蟀的窝”呢?(把蟋蟀当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很棒,那么可以看出作者是喜欢蟋蟀呢还是讨厌呢?(喜欢)哇,我们知道了好多,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它是怎么建造住宅的?)我们一起来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疏通字词,读通语句(不会读的字作标记,查字典自学)重点交流的字:(课件展示)“宅”上下结构,下面是“乇”,不要写成“七”或“毛”;“临”左右结构,部首是“丨”,不要写成“忄”;“慎”的右边是“真”,里面三横,不要漏写;“择”区别形近字,泽、译、绎、驿等;“专”不要漏写最后的点。

检查字词认读及朗读情况,出示词语,用多种方式认读。

2.指名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蟋蟀的住宅为什么会这么出名?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①住宅的选址、住宅外部的样子、内部的样子(住宅的特点)②住宅的建造过程(建造的过程))两大方面。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蟋蟀的住宅究竟有哪些特点呢?课文从哪到哪讲的是蟋蟀住宅的特点?(第2-6自然段)很棒,默读这部分,画出相关语句,概括一下住宅三个方面的特点。

(选址、外、内)选址方面的特点。

(课件展示)(1)理解“随遇而安”(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从大厅直到卧室)“随遇而安”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2)把蟋蟀与别的昆虫作对比谁喜欢随遇而安?谁不肯随遇而安呢?(别的昆虫喜欢随遇而安,蟋蟀不肯。

)别的昆虫是怎样随遇而安的?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

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

)一般的昆虫,只要能找到一个临时隐蔽的藏身之地就满足了,弃去毫不可惜,随遇而安。

谁能把这种态度读出来?(指导朗读)可是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从哪里看出它不肯随遇而安?(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是谨慎地、认真地,而不像别的昆虫一样随随便便,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

把这几个词语圈出来,从这几个词语中,你们感受到蟋蟀的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慎重、认真、不随遇而安、踏实、吃苦耐劳、有耐心、努力、勤劳、聪明……)你们觉得它聪明在哪里?(它选择的住址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它选择的住址道给自己挑个好地方,而且房子也是自己亲手打造的,跟别的昆虫比起来,就感觉它跟咱们人一样,挺有头脑的是不是?谁能读一读这几句话?让我们感受一下这只做事慎重、勤劳、聪明的小蟋蟀。

(指名读)正因为如此,小蟋蟀才会有属于它自己的住宅。

我们再把第二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感受一下蟋蟀的与众不同。

(齐读整段)四、总结延伸。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蟋蟀住宅选址方面的特点,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住宅外部、内部的特点以及它的建造过程。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讲了蟋蟀住宅的选址,从中感受到了蟋蟀的不肯随遇而安,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剩下的内容。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蟋蟀住宅的外部特点。

(课件展示)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概括住宅的外部特点。

(1)在朝着阳光的……立刻就会干的。

(朝阳、隐蔽、干燥)(2)隧道顺着地势……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一寸大约是三厘米三毫米,九寸将近有30厘米。

一指宽就是一个手指这么宽。

这样的隧道对一只只有两三厘米长的小蟋蟀来说足够宽敞舒适了。

)(3)出口的地方……就像一座门。

(有门,观察插图,出口的旁边有一丛草,就像人类房子的门一样)(4)那微斜的门口……弹琴。

(有平台,懂得享受生活)齐读,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蟋蟀?(聪明,能干,会享受)2.第6自然段:蟋蟀住宅的内部特点。

(课件展示)(1)屋子的内部……墙壁很光滑。

(光滑)(2)大体上讲……很卫生。

(简朴、清洁、干燥、卫生)3.体会“伟大的工程”。

(课件展示)(1)作者是怎么赞叹蟋蟀的住宅的?(伟大的工程)(2)蟋蟀怎么会有修建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作者为什么发出这样的赞叹呢?(齐读第三自然段)(3)蟋蟀就用这样柔弱的工具修建了住宅,怎能不让人惊奇呢?蟋蟀是怎样修建出这么好的住宅呢?(指名读课文7—9自然段,圈出描写蟋蟀挖掘时的动词。

(扒、搬、踏、推、铺。

))(挖掘)(4)它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进行挖掘,你们觉得它盖房子的过程辛苦吗?(非常地辛苦)(齐读)它盖房子的工具有哪些呢?(钳子、前足、后足、锯。

)凭着这么简单的工具却能盖出有门、有平台、清洁、干燥的住宅,难怪作者会这样赞叹——(课件展示)。

(5)当蟋蟀累了的时候,它会怎么样?(如果感到疲劳……继续工作)多么勤劳的小家伙!谁能读读这段文字?(指名读)(6)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你觉得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耐心、细心、善于观察……)(7)蟋蟀的住宅已经很宽敞舒适了,蟋蟀满足了吗?它又做了什么?(修整)它是怎么修整的?默读第9自然段,用自己的话回答。

(蟋蟀长时间地进行整修,天气变冷了或身体增长了,它就把洞加深加阔,即使在冬天,它都在里面不停地工作。

)蟋蟀的住宅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整修,要不断地加深加阔。

这个过程十分繁重而漫长,最后,蟋蟀才能修建了一座舒适的住宅。

对于这样一个柔弱的小生命来说,这的确称得上是——(伟大的工程。

)三、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1.品味拟人手法及运用。

比较课文和课后资料,说说哪一种更让你喜欢,为什么呢?(课文,因为法布尔描写)我们很多人都没有见过蟋蟀的住宅,可是读完课文后我们就像亲眼见到一样很了解了。

这就是因为作者在其中融入了自己的喜爱之情,将蟋蟀当人来写,描写得生动具体,还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观察得非常仔细……课文中有很多地方用了拟人手法,请你们在课文中找一找读一读。

(自由交流)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你能不能也用拟人的手法来写写小动物呢?试试看。

2.阅读链接科学家法布尔以严谨求实、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坚持长期细心观察的敬业精神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