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统文化的继承-学案

传统文化的继承-学案

课题:传统文化的继承课型:新授课使用时间:2013年8月日【知识点梳理】传统文化的继承:一、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的文化。

二、传统文化的继承1、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对人们的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之一。

2、传统建筑的继承: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

3、传统文艺的继承:中国传统文艺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

4、传统思想的继承:中国传统思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对,具有深刻影响。

三、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同时,它的。

2、传统文化具有。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是的精神纽带。

3、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四、传统文化的作用(双重)1、积极作用:传统文化如果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

2、消极作用:传统文化如果,就会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五、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原因1、谁都不能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只能积极面对;2、从国家民族角度:;3、从个人角度:。

六、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如何继承)1.正确态度:。

2.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

3.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

4.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随堂练习】《课时作业本》七《传统文化的继承》作业2011年6月11日上午,北京市中轴线申遗文物工程启动暨2011年文化遗产日主会场活动在永定门南广场举办。

本次活动以“推动中轴保护申遗,共建和谐世界城市”为主题,目的是鼓励全社会更加关心和支持名城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将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据此回答1——3题。

1、中轴线现存的主要文物建筑包括永定门(复建)、燕墩、天坛、先农坛、正阳门、太庙、社稷坛、天安门、故宫、景山、北海、皇城墙(地安门内大街)、普度寺、万宁桥、火神庙、鼓楼、钟楼等,从《文化生活》方面,正确的理解是()A、中轴线文物建筑具有很好的考古价值B、中轴线文物建筑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东西方文化的凝结C、中轴线文物建筑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

D、中轴线文物建筑价值连城,具有收藏价值2、“文化遗产”的价值在于()①标志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成就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③属于各国的文化财富,满足各国人民的精神需求④是具有开发利用价值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④D、①④3、北京市启动中轴线文物申遗工程,这一举动说明了()A、北京市搞形象工程B、对传统文艺的继承,是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C、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启动申遗工作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D、传统建筑具有独特性、研究性4、一位中学生在谈到自己对传统文化漠视的“理由”时振振有词地说:“现在竞争太激烈了,学生们都在忙着学习高科技,无暇顾及传统文化。

”这是发生在“佛山传统文化知多少”论坛上的真实情景。

为此,有识之士强烈呼吁,要加强传统文化的继承教育。

这是因为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没有发展就没有继承②传统文化具有相继承性③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对我们有益的东西④传统文化制约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5、“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台湾诗人的一首《乡愁》,在海峡两岸广泛流传,引起两岸同胞的广泛共鸣。

这种激荡在两岸同胞心中的情感()①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②表明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③表明海峡两岸的所有人都赞同一个中国的原则④体现出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海峡两岸人民的心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D、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7、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就是“和”。

它以“和”为精神风韵,倾注着对人类自身与发展问题的关系,包含着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

进入21世纪,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也渗透着“和”的文化思想。

这说明“和”的传统思想()A、传统文化具有世界性B、具有相对的稳定性C、是变化发展的,不可捉摸D、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8、2011年4月1日,第九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介休清明(寒食)文化节以“走进清明源地,体验清明文化”为主题,通过祭祀、展览、民俗等多种形式,展示清明(寒食)节的起源、文化内涵、传承与发展。

对上述材料正确的认识有:()①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②传统文化就是对传统习俗的继承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④传统文化的继承包括对传统建筑、传统习俗、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的继承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9、2011年2月14日,由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组委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继承与弘扬高层专家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与会专家认为“……这里面要处理好四个关系,第一就是儒学和中华文化的关系;第二就是儒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第三就是儒学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第四个就是儒学和西方文化的关系。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正确的是:()A、传统文化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迁B、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稳定性C、儒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应该一成不变的吸收D、传统文化只有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才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10、2011年4月22日,川北医学院举行以弘扬传统文化——“走进华夏衣冠”为主题的大学生汉服展。

来自川北医学院的30名大学生通过学习汉服文化知识、汉族礼仪、汉服展示、汉舞展示、汉诗朗诵、古琴表演等活动,展示汉服风采,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了解中国传统文明,以实际行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由此可见()①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改变性和稳定性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③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④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⑤、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11、2011年5月10日下午,在意大利帕多瓦大学总部的Palazzo Bo古庭,来自北京国粹苑的书画家王子和,剪纸大师张树贤、付秀清,面塑大师张俊显为帕多瓦市民奉上一场艺术的盛宴,使帕多瓦市民面对面零距离地感受中华传统艺术,再次点燃了帕多瓦市民对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

对此理解全面的是()①文化交流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就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③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艺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对传统文艺的继承,是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2、2011年3月,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再谈“国学热”。

一些几岁的孩童开始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大学》《论语》等古文(书)。

一些专家认为,让孩子从小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是应该的,但是笼统地提倡学习传统文化是很值得商榷的。

专家的观点表明( )①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③要看到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对儿童成长的消极作用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A、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③④ D13、看左图漫画,有的观众反映,同一历史内容,被改编成两个或三个版本的电视剧后,故事情节、历史事实却大相径庭,使人无所适从。

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坚持严肃的态度,电视文学创作也不例外。

结合材料,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在运用同一历史事实进行电视文学创作时,必须和历史吻合,不准进行演义B、文化创新当然要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创新创作要尊重基本历史事实C、对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 D、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14、2011年4月3日,福建迎来台胞返乡祭祖潮。

彰显了两岸同胞“青山一道共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共同情感。

这说明A、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B、两岸的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C、两岸都承认一个中国D、我们的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有着对祖国统一的认同感15、孔子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软”,但“愚孝”会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桎梏。

这表明,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B、赋予它新的时代精神C、对其加以融合、交流D、全盘抛弃16.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BBDAD ②源于实践,引导实践的发展③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④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A.①④ B.①③ C.②④D.③④17.(2013·兖州模拟)某市为推进垃圾分类,实施了小手拉大手——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一二三工程”,即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两个家长,影响三代人,普及全社会。

这是因为(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②教育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③教育是做好垃圾分类的关键④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18.(2013·南京盐城联考)古代24孝有“卖身葬父”“弃官寻母”等之说。

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新“24孝”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等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

由材料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②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④践行孝道的方式要因时而变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9.老子以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开创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之先河。

《道德经》的学术思想已成为一种文化基因,影响着世代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死观等各种文化观念,而且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也深受老子思想的影响。

这说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②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④文化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20.今天,全国上下都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观念与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这表明( )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不变的C.传统文化一直在发挥积极作用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21(2010.江苏政治卷21)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