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个性化辅导方向——培优重于补差
众所周知,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最短的那块,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又称“短板理论”。
“木桶原理”原本是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的一个经验理论。
后来有人把它引进到教育中来。
表面上看是一个很合理的理论:比最低的木板高出的部分是没有意义的,高出越多,浪费越大;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就应该设法加高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高度,这是最有效也是惟一的途径。
这是来自生活中的经验,朴素的道理,人类智慧的结晶,确实给一些企业带来了改变,但是如果应用到教育领域,我们就应该好好探讨一番。
木桶教育理论成立的前提是把知识比喻成液体或者小颗粒物质,我们假设这个比喻恰当,理论成立,那么“木桶教育”就是“补差教育”。
所以,这一理论在教育方面,影响深远,老师为后进生补跛就是最常见的体现。
可是补差的效果如何呢?基本上是提升不大。
即使有所提升也是暂时的,过不了多久还会降下来。
因为补差基本上是由于一定的利害关系,为了暂时达到某种目的,受外界或内在强制性灌输而机械地模仿。
比如考试,就是为了的高分,被迫学习不愿意学的知识。
其实补差未必就能取得高分,一般只能拿到基础分。
所以补差教育或者木桶教育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还是这只木桶,我们把前提换一下,把知识比喻成固体形态的大块物质,比如蛋糕。
那么怎么样才会装得更多呢?很明显,让长的板块更长,即使有一两块短板也不会影响容量。
如果我们应用这一原理进行教育,就应该是“培优教育”。
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实际上就是“培优教育”。
“材”是指受教育者的特长、优势。
把人的优点发挥到极致,才是教育的目的。
而现在的教育体制往往都是针对学生的弱点进行教学安排。
我们那些父母师长眼睛也只是盯着学生成绩最薄弱的学科,而不是你最擅长的学科。
因为人们通常认为改正了缺点就会变得更优秀。
而实际上改正了一个人的缺点只能使他变成一个平常的人,并不能成为优秀的人。
这里有一个实验,大家看了就会有更深的理解。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教育委员会指派内布拉斯加大学推动一项三年计划,研究教导速读最有效的方法。
这项研究测试了1000多名学生,以了解他们阅读的速度与理解速度。
测试相当具有戏剧性。
阅读能力差的学生以每分钟90字开始进步到每分钟150字。
而最优秀的学生是有每分钟350字,进步到每分钟2900字。
即使最有经验的研究员都对测试结果大为惊讶。
因为他们认为进步最大的应该是阅读速度最差的学生。
测试结果表明,阅读速度最快的学生,通过培训,获益最多。
从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培优比补差更为重要。
个性化课外辅导是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辅导方向和辅导目标。
这里的个性特点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而我们的家长和学生来补课的大都是以补差为主,这是学生和家长的一种误区。
尤其是对于初高三学生,培优比补差更重要。
这就要求我们咨询师在为家长分析孩子的学习状况时,给予及时的引导,让家长和学生认识到提分不仅要提薄弱学科的分数,更要提擅长的学科分数。
这样不仅能增加课时,而且将来孩子的中高考分数还会有大幅度提升。
我记得去年有这样一个初三考生,考前来优酷补科学学科,结果该学科提升不是很大,其他学科也都考的不理想,没有考上了理想高中,于是家长对我们学习中心意见很大,认为我们耽误了她的孩子。
如果我们当初连带给孩子补习其他几个学科,我想会有另一番景象。
在同一个学科内,我们老师也应该遵循这一结论:培优重于补差。
比如,有的学生英语听力和作文都不错,那么老师就应该多加强这两方面的辅导,让学生在这两项上的高分或满分。
选择题和完型填空,提升起来,涉及的知识面广,短期内不好提分,就不应该过多的
花费精力在上面。
其他学科也都是同样道理。
这实际上就是有经验的辅导老师提分秘诀。
概括起来就是先稳中求升,再锦上添花。
比如我们老师拿来学生的考试卷,进行试卷分析,没考好的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两个方面:会做的题丢分和不会做的题没得分。
那么我们是先讲会做丢分的题呢?还是讲不会做的题呢?我认为是前者。
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有两个箱子,一个箱子盖是打开的,另一个是锁着的,还没有钥匙。
你往两个箱子里放东西,往哪个箱子里放东西更快呢?很明显是打开的。
会做丢分的题那部分知识就是打开的箱子,不会做的题的那部分知识就是锁着的那个箱子。
所以,我们应该先辅导会的知识,查找失分原因,找到解决对策。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老师在日常的辅导教学中就很清楚每个学生的辅导方向。
而来我们优酷辅导的学生98%是为了提高分数的。
我们如果能让学生会的知识都能得高分或满分,起码他的成绩不会下降,相反会有所提升,而这种辅导见效要快于辅导他不会的知识。
学生在你的辅导下,学的很轻松,成绩也稳定提高了,我们也不担心他退单或者换听(老师)。
如果你能够让学生再把不会的学会,哪怕一部分,你就更是锦上添花啦!
所以,无论个性化教育还是叫个性化课外辅导都应该遵循这个规律:既要扬其长,又要补其短。
而扬长重于补短。
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在接到学生最初一定要明确辅导方向:先“扬长”——稳中求升,再“补短”——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