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税收筹划》论文对增值税的纳税筹划研究班级:会计一班学号:0908********姓名:邓经纬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已融入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纳税筹划越来越得到企业的关注、认可与重视。
财务以及相关人员掌握纳税筹划知识与技能,对企业和个人的发展都已经非常重要。
同时,增值税是我国最主要的税种,并且由于商品的流通销售,企业在增值税方面的支出愈加增多。
但依法纳税是纳税人应尽的义务,所以增值税纳税筹划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关键词: 企业纳税纳税筹划增值税目录一.纳税筹划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方法 (4)1.1税收筹划的基本概念 (4)1.2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 (4)二.对增值税税的纳税筹划的方法研究 (4)2.1增值税的概念 (4)2.2增值税税收筹划的主要方法 (4)三.增值税税纳税筹划的案例分析 (5)3.1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身份选择问题 (5)3.2 兼营不同税率货物或应税劳务的筹划 (6)3.3 进货渠道的纳税筹划 (7)3.4 利用增值税的免税规定节税…………………………………………………………….四. 对纳税筹划的体会及认识 (10)致谢一、纳税筹划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方法。
1.1 税收筹划的基本概念纳税筹划是指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税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法人或自然人)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及事项作出的事先安排,已达到少缴税和递延缴税为目标的一系列谋划活动。
1.2 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1、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是国家税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目的,而对纳税人实行的税收鼓励。
其中税收优惠的形式包括:免税、减税、税率差异、税收扣除、税收抵免、优惠退税、亏损抵补。
2、高纳税义务转换为低纳税义务。
所谓高纳税义务转换为低纳税义务,指的是同一经济行为有多种税收方案可供选择时,纳税人避开高税点而选择低税点,以减轻纳税义务,获得税收利益。
3、税收递延。
税收递延指的是允许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分期或延迟缴纳税款。
而延期纳税的好处有:有利于资金周转、节省利息支出、以及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延期以后缴纳的税款币值下降,从而降低了实际纳税额。
税收递延的方法:⑴推迟收入的确认,其有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合理安排和合理的财务安排这两种基本方法。
⑵尽早确认费用,其基本方法包括:尽量不进生产成本、能进成本的不进资产和能预提的不摊销。
4、税负转嫁。
税负转嫁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纳税人通过经济交易中的价格变动将所纳税收入部分或全部转移给他人负担的一个客观经济过程。
其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分离是税负转嫁的先决条件,只有当纳税人与负税人分属不同的经济主体时税负转嫁才有其生存的意义。
第二,税负转嫁是通过价格的变化实现的。
第三,税负转嫁的过程,同时也是标的物价值转移的过程。
第四,纳税转嫁应理解为纳税人的主动行为。
税负转嫁的基本形式:税负前转、税负后转、税负消转、税负碾转、税负叠转和税收资本化。
5、选择有利的企业组织形式。
依据财产组织形式和法律责任权限,国际上通常把企业组织形式分为三类,即公司企业、合伙企业和独资企业。
而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其纳税方式条件等也不尽相同,从而选择有利的企业组织形式可以减轻纳税义务,获得税收利益。
其中包括子公司与分公司的税收筹划、合伙制企业的税收筹划、私营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的选择这三方面。
6、投资结构的优化组合。
投资结构是指社会投资(或企业投资)通过分配过程而在各种特定使用系统中形成的数量比例关系。
其不同的表述形式有:⑴投资地区结构⑵投资产业结构⑶投资用途结构⑷投资来源结构⑸投资项目性质结构。
二、对增值税税的纳税筹划的方法研究。
2.1 增值税的概念增值税随是对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以及进口货物金额计税并实行税款抵扣税制的一种流转税。
2.2 增值税税收筹划的主要方法㈠.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⑴纳税人的法律界定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率基本适用税率为17%,少数几类货物适用于13%的低税率,一般纳税人允许进项税额抵扣。
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的征收率。
小规模纳税人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⑵纳税人的税收筹划①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筹划②增值税纳税人与营业税纳税人的筹划其中包括混合销售与兼营收入的计税规定、增值税纳税人与营业税纳税人的筹划原理、增值税纳税人与营业税纳税人的筹划方法以及增值税纳税人与营业税纳税人转换时应注意的问题。
㈡.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⑴计税依据的法律界定①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销项税额、进项税额)②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③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⑵销项税额的税收筹划①销售方式的税收筹划(折扣销售、还本销售、以旧换新、以物易物)②结算方式的纳税筹划其中包括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的筹划、委托代销方式销售货物的筹划。
③销售价格的税收筹划⑶进项税额的税收筹划①进项税额抵扣时间的筹划②供货方的选择③运费的筹划④兼营免税或非应税项目进项税额核算的筹划㈢.增值税税率的纳税筹划⑴税率的法定界定我国现行增值税有三个档次的税率:标准税率17%、低税率13%和适用出口货物的零税率。
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率的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
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从高适用税率。
⑵税率的纳税筹划在税率的纳税筹划中,应掌握低税率的适用范围。
对于,兼营高地不同税率产品的纳税人,一定要分别核算各自的销售额,杜绝从高适用税率的情况发生。
㈣.增值税减免税的税收筹划⑴税收优惠的有关规定①《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免征项目和其他主要免税措施②增值税的先征后返优惠③起征点个人(包括个体经营者及其他个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未达到规定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
⑵减免税的纳税筹划①增值税免税的税负效应②利用增值税的免税规定节税㈤.增值税出口退税的税收筹划⑴出口退税的有关规定⑵出口退税的税收筹划①选择经营方式②选择出口方式③选择生产经营地三、增值税纳税筹划的案例分析。
3.1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身份选择问题某食品零售企业年零售含税销售额为150万元,会计核算制度比较健全,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适用17%的税率。
该企业年购货金额为80万元(不含税),可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该企业如何进行增值税纳税人身份的筹划?该企业支付购进食品价税合计=80*(1+17%)=93.6(万元)收取销售食品价税合计=150万元应缴纳增值税=[150/(1+17%)]*17%-80*17%=8.19(万元)税后利润=150/(1+17%)-80=48.2(万元)增值税(含税)=(150-93.6)/150=37.6%通过查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表可发现该企业的增值率较高,超过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20.05%(含增值税率),所以成为小规模纳税人可比一般纳税人减少增值税税款缴纳。
可将企业分设为两个零售企业,各自作为独立核算单位。
假定分设后两企业的年销售额均为75万元(含税销售额),都符合小规模纳税人条件,适用3%征收率。
此时,两个企业支付购入食品价税合计=80*(1+17%)=93.6(万元)两个企业收取销售食品价税合计=150万元两个企业共应缴纳增值税=150/(1+3%)*3%=4.37(万元)分设后两企业税后净利润合计=150/(1+3%)-93.6=52.03(万元)经过纳税人身份的转变,企业净利润增加了3.83万元。
3.2兼营不同税率货物或应税劳务的筹划某计算机公司是增值税公司是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该公司既销售计算机硬件,也从事软件开发与转让,某月硬件销售额为36万元,接受委托开发并转让软件取得收入4万元,该企业应该如果筹划减轻税负?其中硬件销售的税额为3%,转让无形资产的营业税税额为5%。
不分开核算:应纳增值税=(360000+40000)/(1+3%)*3%=11650.49(元)分开核算:应纳增值税=360000/(1+3%)*3%=10485.44应纳营业税=40000*5%=2000(元)合计纳税=10485.44+2000=12485.44(元)由此可以看出选择分开核算是不利的。
3.3进货渠道的纳税筹划宏伟家具生产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外购木材作为加工产品原材料,现有两个供应商甲与乙,甲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可以开具税率为17%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木材报价50万元(含税价款);乙为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出具由其所在主管税务局代开的征收率为3%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木材报价46.5万元(已知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7%,教育费附加征收率3%)。
请为宏伟厂材料采购做出纳税筹划建议。
从价格优惠临界点原理可知,增值税税率为17%,小规模纳税人抵扣率为3%,价格优惠临界点86.80%,或者说,价格优惠临界点的销售价格为434000元(500000*86.80%)。
从题中乙的报价看,465000元>价格优惠临界点434000元,因此,应从甲(一般纳税人)处采购。
从企业利润核算的角度看,从甲处购进该批木材净成本:500000/(1+17%)-[500000/(1+17%)*17%*(7%+3%)]=420085.47(元)从乙处购进该批木材净成本:465000/(1+3%)-[465000/(1+3%)*3%*(7%+3%)]=451456.31-1354.37=450101.94(元) 由此处可看出,从乙处购入该批木材的成本大于从甲处购进的成本,因此,应选择从甲处购买。
3.4 利用增值税的免税规定节税B市牛奶公司主要生产流程如下:饲养奶牛生产牛奶,将产出的新鲜牛奶进行加工制成奶制品,再将奶制品销售给各大商业公司,或直接通过销售网络转销给B市及其他地区的居民。
由于奶制品的增值税税率适用17%,进项税额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向农民个人收购的草料部分可以抵扣13%的进项税额;二是公司水费、电费和修理用配件等按规定可以抵扣进项税额。
与销项税额相比,这两部分进项税额数额比较小,致使公司的增值税税负较高。
为了取得更高的利润,公司除了加强企业管理外,还必须努力把税负降下来。
从公司的客观情况来看,税负高的原因在于公司的进项税额太低。
因此,公司进行税收筹划的关键在于如何增加进项税额。
围绕进项税额,公司采取了一下筹划方案:公司将整个生产流程分成饲料厂和牛奶制品加工厂两部分,饲料厂和奶制品加工厂均实行独立核算。
分开后,饲料厂属于农产品生产单位,按规定可以免征增值税,奶制品加工厂从饲料厂购入的牛奶可以抵扣13%的进项税额。
现将公司实施筹划方案前后有关数据对比如下:实施前,假定2005年度从农民生产者手中购入草料金额为100万元,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3万元,其他水电费、修理用配件等进项税额为8万元,全年奶制品销售收入为500万元,则:应纳增值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500*17%-(13+8)=64(万元)税负率=64/500*100%=12.8%实施后,饲料厂免征增值税,假定饲料厂销售给奶制品厂的鲜奶售价为350万元,其他资料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