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脑动脉硬化
1要注意控制情绪,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疲劳。
因为不良刺激及精神过度紧张和疲劳,可使血压突然升高,进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而发病。
故预防脑血管病首先应注意控制情绪,避免过度紧张与疲劳。
(2要注意节制饮食,做到有规律、有限度、有范围。
祖国医学认为,饮食气辛窜而辣者,可助火散气;气重而甘者多助湿生痰,进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诱发脑血管病。
故应注意节制饮食,做到定时定量,不要吃得太饱和过咸,少吃肥肉、辣椒、生葱、大蒜等肥甘厚味和辛辣刺激之品,多吃一些新鲜水果和蔬菜。
(3生活有节律,劳逸应适度,因为过劳则伤气,过逸形肥而脏弱,均易发生脑血管病。
故从事脑力劳动及进入中老年之后,要注意劳逸结合,可适当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诚如《庭训格言》所述:“平人以劳为福,以逸为祸也。
”“节饮食,慎起居,实为却病之良方也。
”
(4要注意节制性生活,保肾精。
房事过度可致肾水亏虚,肝木失养,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而发生脑血管病。
所以,应注意节制性生活,保护肾精。
(5要保持大便通畅。
大便秘结,排便时用力过猛,可使血压突然升高,而发生脑血管病。
因此,血压偏高或有脑血管病先兆的中老年人,应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大便秘结。
c,饮食方面的内容:
1.限制盐摄入量盐摄入量较高的地区,高血压患病率也高。
临床试验表明,限制高血压病人的盐摄入量,可明显降低一部分人的血压。
据WHO资料,人群中每日食盐平均减少5g,则舒张压平均下降0.532kPa(4mmHg,在限盐的同时增加膳食钾的量,降低钠/钾比值,使<2~3,食盐每日以3~5g为宜,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之一。
2.劝阻吸烟和限制饮酒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最好不抽烟、不饮酒、冠状动脉和主动脉硬化症在吸烟者比非吸烟者严重广泛,且病变的程度与吸烟量有密切关
系。
有酗酒习惯的人要戒酒,或减少饮酒量,每天饮酒量不宜超过一两白酒,以防血清脂蛋白增多。
3.加强体育锻炼经常性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对控制体重、增强心血管的功能、减轻体重均有极大好处。
4.膳食预防合理膳食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
根据WHO专家委员会的推荐,宜采用预防性食谱,预防性食谱的基本原则为:
(1避免体重过重,如有超重,应减少能量摄入及增加能量消耗。
(2使碳水化合物和“天然形成”的糖类的摄入,占总能量摄入量的48%。
(3控制精制糖或经过加工的糖类的摄入,使仅占总能量摄入量的10%。
(4控制总脂肪摄入量,使占总能量的30%。
(5控制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使占总能量的10%,使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平衡,各占总能量摄入量的10%。
(6控制胆固醇的摄入至每天300mg。
(7控制盐的摄入至每天5g,以减少钠的摄入。
上述内容可基本归纳为“忌烟酒,少食盐,合理膳食,加强锻炼。
”具体应该注意下列几点:
(1以素食为主,宜多食豆类及其制品,不仅蛋白质含量多且质量高。
豆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多,还含有卵磷脂,有利于胆固醇的运转。
(2少量多餐,以易于消化和清淡的食物为主,且以早、中餐为主,避免晚餐过饱。
(3适量饮用茶水,可以利尿,且其中茶碱鞣酸可以吸附脂肪及具收敛作用,减少脂肪的收。
(4以豆类或含硫氨基酸高的蛋白质为主,使其占总热量约15%左右,以降低血压和减少脑卒中发生的机会。
(5蔬菜、水果是维生素、无机盐和纤维素不的良好来源,还有利于降低体重。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应从儿童期就注意合理膳食。
因脑动脉硬化所致的各种症状称之为脑动脉硬化症,但脑动脉硬化的病变也是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所以积极防治脑动脉硬化,其间不仅能够控制动脉硬化所出现的各种症状,还可以防止其他脑血管病的发生。
脑动脉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因此在防治方面也要考虑到全身的情况,由于动脉硬化为缓慢隐匿地发展,可以长期无任何症状,所以在早期常不引起人们的注意。
一般在20岁左右的人即可开始有脑动脉性逐渐减退的趋势,40岁以后逐渐明显,50岁以后会出现早期症状,可见预防脑动脉硬化最好从儿童及青年时期开始,一如从小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不吸烟,不饮酒,避免过度紧张和精神刺激,合理饮食,防止肥胖等,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是很有好处的。
即使到了中老年,脑动脉开始硬化,开始采取防治措施也不晚。
从动物实验到人类观察中发现已经成粥样硬化的动脉,附在动脉壁上斑块可以消除,所以处于脑动脉硬化早期的病人,进行预防和治疗,可以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和恶化,并有可能改善或减轻症状。
具体
治疗措施有:
1、避免精神紧张、烦恼焦虑,生活要有规律,学会经常用脑,又要避免用脑
过度。
2、合理的饮食结构应该是低钠高钾,高蛋白,足够的维生素和适宜的含量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肪。
素油、瘦肉、鱼类、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都较为适宜,
少吃糖,不吸烟,少饮酒,不饱食等。
3、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可帮助改善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和
防止肥胖。
4、治疗能加速动脉硬化的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
5、药物治疗应根据病情及症状,血脂水平,脑血流图表现等,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那些改善大脑代谢、扩张血管、降低血脂、活血化淤的中医和西药,但要针对性地应用,不要过多的或重复的使用,如脑益嗪、路丁、脑心舒、丹参、灯盏花、维生素B
6、C、B等,血黏稠度高者可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潘生丁等。
视病情需要也可用些改善大脑代谢的药物,如脑复康、谷氨酸、三磷酸胆碱、复方磷酸酯酶等。
调节神经、精神方面的药物有谷维素、珍合灵、刺五加、安定等。
因脑动脉硬化所致的各种症状称之为脑动脉硬化症,但脑动脉硬化的病变也是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所以积极防治脑动脉硬化,其意不仅能控制动脉硬化所出现的各种症状,还可以防止其他脑血管病的发生。
脑动脉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因此在防治方面也要考虑到全身情况,由于动脉硬化为缓慢隐匿地发展,可以长期无任何症状,所以在早期常不引起人们的注意。
据文献报道,一般在20岁左右的人即可开始有脑动脉弹性逐渐减迟的趋势,40岁以后逐渐明显,50岁以后会出现早期症状,可见防治脑动脉硬化最好从儿童及青年时期开始,—如从小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不吸烟,不饮酒,避免过度紧张和精神刺激,合理饮食,防止肥胖等,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是很有好处的。
即使到了中老年,脑动脉开始硬化,开始采取防治措施也不算晚。
从动物实验及人类观察中发现已形成粥样硬化的动脉,附在动脉壁上的斑块可以消除,所以处于脑动脉硬化早期的人,进行预防和治疗,可以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和恶化,并有可能改善和减轻症状。
具体治疗措施有: 1.避免精神紧张、烦恼焦虑,生活要有规律,学会经常用脑,又要避免用脑过度。
2.合理的饮食结构应该是低钠高钾,高蛋白,足够的维生素和适宜的含较多不饱和脂肪
酸的脂肪。
素油,瘦肉,鱼类,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都较为适宜,少吃糖,不吸烟,少饮酒,不饱食等。
3.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可帮助改善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和防止肥胖。
4.治疗能加速动脉硬化的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
2. 5.药物治疗应根据病情及症状,血脂水平,脑血流图表现等,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于些改
善大脑代谢、扩张血管,降低血脂、活血化淤的中药和西药,但要针对性的应用,不要过多的或重复的使用,如脑益嗪、路丁、脑心舒、丹参、灯盏花、维生素B6、C、B等,血粘度高者可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潘生丁等。
视病情需要也可用些改善大脑代谢的药物,如脑复康、谷氨酸、三磷酸胆碱、复方磷酸酯酶等。
调节神经,精神方面的药物有谷维素、珍合灵、刺五加、安定等。
3.第三,药物治疗。
目的是降低血液的脂质浓度,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活化脑细胞
等,可选用烟酸肌醇脂、多烯康、脂必妥、非诺贝特等,以降低血脂浓度。
扩张血管药物可选用脑益嗪、尼莫地平、氟桂嗪等钙离子拮抗剂。
而γ 氨络酸、脑复新、喜得震、脑活素等,有活化神经细胞的作用,亦可适当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