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脑动脉硬化

关于脑动脉硬化

关于脑动脉硬化关于脑动脉硬化 (1)脑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医解析 (1)中医治疗脑动脉硬化 (2)脑动脉硬化治疗三步曲 (3)如何发现脑动脉硬化? (3)脑动脉硬化吃些啥好 (4)練習太極拳對於預防動脈硬化症有良好效果 (5)脑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医解析脑动脉粥样硬化归属于中医痰凝、血瘀范畴,系本虚标实之病。

对其中医治疗,应采取化痰软坚、行气散结、活血化瘀的方法,调整脏腑功能,使气血畅通,津液流通,痰瘀消散,才可使已胶结之痰浊瘀血、日久坚凝之斑块软化消散。

常用治疗选穴如下:一、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穴,又是络穴及八脉交会穴,能联络表里经,通阴维脉,有维系联络全身阴经的作用,通于三焦经,有疏肝理气、行气活血、平肝潜阳的作用。

二、人迎穴:属于足阳明胃经,有通经调气的作用。

针刺该穴可使颈动脉段血液动力学得以改变,亦可能直接改变颈动脉段血管壁物理形态,同时改善脑供血。

三、风池穴:为手足少阳、阳维之会,通于督脉。

可调整头部的阴阳气血,疏通经络,补益脑髓。

四、足三里穴:为足阳明经穴,具有健脾益胃,强壮机体的作用,艾灸足三里具有调整脾胃、祛湿、化痰涤浊的功能。

五、丰隆穴:属足阳明胃经之络穴,具有降痰浊、行气血、化瘀滞、泄热通腑的作用,与足三里配伍共奏健脾祛湿、化痰之效。

诸穴合用使气血灌注周身,心、肝、脾、肾、脑功能正常,达到了涤痰开窍、补益脑髓、通调心脉、活血化瘀的功能,起到了预防和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中医治疗脑动脉硬化所谓脑动脉硬化是指脑血管的慢性与增生性改变,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

据美国统计,在脑血管死亡的人群中,半数归因于脑动脉硬化。

病理改变可分三型:动脉粥样硬化、弥漫性小动脉硬化,微血管玻璃样变与纤维化,分别与血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病和糖尿病较为密切,但相互之间又都关系,其他常见病因为肥胖、吸烟、运动太少、内分泌紊乱,遗传等。

脑动脉硬化除了容易并发各种脑血管病急性发作外,由于严重、广泛的血管硬化、狭窄常可引起局部或全脑血流量减少,而使脑组织缺血、萎缩;脑部细微动脉的硬化,还易引起多发性微栓塞。

当脑功能受到广泛影响并出现特有的临床症状时,就称为脑动脉硬化症。

脑动脉硬化症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1)神经衰弱征候群:头晕、头痛、失眠、多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特别是近期记忆)、思维能力缓慢、活动能力下降。

(2)脑动脉硬化性痴呆:主要表现为精神情感障碍。

不能准确计算和说出时间、地点、人物,出现明显性格改变,如情感淡漠、思维迟缓、行为幼稚、不拘小节,有时其举动象平常所说的“老顽童”,严重者还可出现妄想、猜疑、幻觉等各种精神障碍。

(3)假性球麻痹(“球”指脑干的延髓):表现为四肢肌张力增高,出现难以自我控制的强哭强笑,哭笑相似分不清、吞咽困难伴呛咳及流涎等。

(4)帕金森综合征:面部缺乏表情,直立时身体向前弯,四肢肌强直而肘关节略屈,手指震颤呈搓丸样,步态小而身体前冲。

[治法]:活血通络,滋阴补肾丹参18玄参15麦冬12生地18石菖蒲10川芎15当归18黄精18牛膝10姜黄10枸杞子18夏枯草18[加减]:(1)肢体麻木,加鸡血藤30(2)腰膝酸痛,加杜仲18川断15(3)四肢颤动不定者,加珍珠母30(先煎)龙齿30(先煎)(4)失眠者,加酸枣仁18远志9(5)抽搐者,加全蝎9广地龙12脑动脉硬化治疗三步曲首先,应注意加强体力和体育锻炼。

身体运动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脂类物质消耗,减少脂类物质在血管内沉积,增加纤维蛋白溶酶活性及减轻体重,因此应坚持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体育锻炼。

对有智力障碍、精神障碍和肢体活动不便者,要加强护理,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其次,注意控制饮食。

主要是应限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的摄入量,以减少脂类物质在血管内沉积。

如限制肥肉、猪油、蛋黄、鱼子及动物内脏等食物摄入,同时还要注意避免高糖饮食,因高糖饮食同样会引起脂肪代谢紊乱。

应多吃豆制品、蔬菜、水果及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

食用油以植物油为主。

饮食宜清淡,不可吃得太饱,最好戒烟忌酒。

第三,药物治疗。

目的是降低血液的脂质浓度,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活化脑细胞等,可选用烟酸肌醇脂、多烯康、脂必妥、非诺贝特等,以降低血脂浓度。

扩张血管药物可选用脑益嗪、尼莫地平、氟桂嗪等钙离子拮抗剂。

而γ氨络酸、脑复新、喜得震、脑活素等,有活化神经细胞的作用,亦可适当选用。

三者结合,并以控制饮食和加强体育锻炼为主,药物治疗为辅,效果更佳。

如何发现脑动脉硬化?由于动脉硬化的形成过程是相当缓慢的,动脉硬化并不是到老年才开始发展起来的,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进行性的扩散及加重,多数病人不一定有临床症状,因此也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

但任何疾病的到来都会有不同的征兆。

中老年朋友,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一定要特别注意脑动脉硬化:1、头不舒服:经常觉得头发沉、发闷(头部有紧箍和压迫感)、头晕、头痛,时常伴有耳鸣,看东西不清楚。

2、睡眠不好:入睡困难、易醒、多梦等。

有些人需服用安眠药才能入睡,有些人表现为贪睡,总觉得睡眠不够。

3、近记忆减退:对人名、数字和最近发生的事情容易忘记,对童年或往事却记得很清楚。

4、情感异常:常常因为生活中的小事激动、发脾气、忧伤。

原来节俭者变得吝啬、自私;过去稳重的人变得固执;本来情感比较脆弱者变得更加多疑伤感。

5、短暂的肢体麻木:一侧肢体或肢体的一部分麻木、无力、感觉异常。

6、步态变化:步态慌张,走路及转身缓慢、僵硬或不稳。

7、老人环:上了年纪后,许多人眼睛的角膜边缘会出现一圈灰白色的环,医学上称为“老人环”。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有“老人环”的老年人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

因此,照镜子观察到老人环后,要及时控制脑动脉硬化发展,以免发生脑血管病。

脑动脉硬化吃些啥好脑动脉硬化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尤其在60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增高。

脑动脉硬化可使脑动脉血流减少,出现慢性脑供血不足。

临床上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尤其记不住近事,刚说的话,刚做的事就忘了。

智力低下,分析综合力减弱,注意力不集中,常有头晕、耳鸣、失眠、听力减退等症状。

医院做脑血流图检查可发现脑供血不足,检查眼底可发现眼底动脉硬化。

脑动脉硬化严重者,动脉狭窄,脑循环障碍,可出现脑萎缩、老年性痴呆。

脑动脉硬化的人,常有全身动脉硬化的情况,所以有的人还同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形成等心脑血管疾病。

这里主要介绍脑动脉硬化引起慢性脑供血不足者的食疗法。

常吃大蒜:每顿饭吃3瓣以上大蒜,坚持吃三个月以上。

南方人若畏生蒜辣,可将生蒜沾醋吃。

有位脑动脉硬化患者连续吃生大蒜3个月后去医院检查,脑供血的情况大有好转,头昏脑涨的症状也消失,记忆力也提高了。

葛根粉:将葛根磨粉晒干,每晨起取干粉50克,煮成羹,代早餐食用。

或用葛根150克与粳米100克煮成粥(先煮葛根,取滤液与粳米同煮)代早餐。

坚持食用3个月即可见效。

葛根含黄酮类物质,能扩张脑血管,改善脑血液循环,确保脑供血良好。

吃松针:采集嫩松叶生吃,每日吃10至20克,或将松叶阴干,每次用10克泡开水代茶饮。

坚持半年以上。

新近研究发现,松叶含类黄酮,是一种强抗氧化剂,能抑制血小板凝聚,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平滑肌细胞的增生,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

吃鲜青椒:鲜青椒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辣椒素,有助于防止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

常吃鲜辣椒的人很少患脑血栓病和冠心病。

补充叶酸:富含叶酸的食物有叶类蔬菜、大豆和橙汁。

新近研究发现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肌梗塞与患者血浆内高半胱氨酸有密切关系。

动物实验也证实,用添加了高半胱氨酸的食品喂养动物,数月后均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症。

每天补充5毫克叶酸就能使血浆中的高半胱氨酸转化为对人体有利的蛋氨酸,从而起到防止动脉硬化发生发展的作用。

每天吃1市斤绿叶蔬菜或喝一杯(400ml)豆浆或饮一杯橙汁,就可摄取足够的叶酸。

吃香蕉:香蕉含有丰富的钾,钾具有抗动脉硬化、降血压、保护心脏的作用。

香蕉可润肠通便,能避免用力排便引起的脑血管意外。

每天吃4支香蕉,能抗脑动脉硬化、降血压、预防脑中风。

練習太極拳對於預防動脈硬化症有良好效果太极拳是我国民族形式体育项目之一,很早以前就在我国民间有所流传。

几世纪以来,经过实践,证明太极拳是一种重要的健身与预防疾病的手段。

近年来,许多人认为、并且也有人记载过,打太极拳除增强体质外,是辅助治疗高血压、溃疡病、心脏病、肺结核……的好方法,而且有一定疗效。

因为过去一直被我们忽略的重要治疗方法--应用体育运动来防治疾病,已经被应用到临床工作中,并且已被公认为治疗过程中必要的环节,所以,太极拳之能配合医药来治疗某些疾病,则是应无疑义的了。

事实证明,我国是最早应用体育健身和防治疾病的国家。

在我国最老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曾这样提过:"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

"(按:"导引"是一种体操活动)不仅如此,我国的古代科学家们还进一步用科学的理论,解释了"体育"能够健身治病的道理。

一千八百多年以前,华佗曾编选了"五禽之戏"作为健身运动,他的理论是:"人身常动摇则谷气消,血脉通,病不生,人犹户枢不朽是也。

"这都说明"体育"在防病和治疗中有着积极的意义。

练习太极拳除全身各个肌肉群、关节需要活动外,还要配合均匀的深呼吸与横膈运动,并且特别要求人们在打拳时,尽量做到"心静",精神贯注。

这样,主对中枢神经系统起了良好的影响,从而给其他系统与器官机能的活动与改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证明太极拳的保健作用,北京运动医学研究所曾对五十到八十九岁的老年人进行了较详细的医学检查。

其中三十二名是经常打太极拳的,五十六名是一般正常的老年人,不论在体格方面,还是在心血管系统机能、呼吸机能、骨骼系统及代谢功能等方面,都比一般的老人的状况好。

为了解释方便起见,现按太极拳对人体各主要系统的生理影响,分述于下。

(一)打太极拳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根据近年来生理学的发展,特别是许多生理学家对中枢神经的研究,使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了中枢神经系统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我们知道,神经系统,尤其是它的高级部分,是调节与支配所有系统与器官活动的枢纽。

人类依靠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以适应于外界环境并改造外界环境。

人依靠神经系统的活动,使体内各个系统与器官的机能活动按照需要统一起来。

因此,任何一种锻炼方法,如果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对全身来说就有很好的保健意义。

太极拳的优越之点就在于此。

练习太极拳,要求"心静",注意力集中,并且讲究"用意",这些都对大脑活动有良好的训练作用。

此外,从动作上来讲也是如此,练习太极拳时,动作需要"完整一气",由眼神到上肢、躯干、下肢,上下照顾毫不散乱,前后连贯,绵绵不断,同时由于动作的某些部分比较复杂,需要有良好的支配和平衡能力,因此需要大脑在紧张的活动下完成,这也间接地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训练的作用,从而提高了中枢神经系统紧张度,活跃其他系统与器官的机能活动,加强了大脑方面的调节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