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室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工法

地下室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工法

地下室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工法1 前言随着高层建筑日益增多,为解决建筑高度、结构形式不同引起的不均匀沉降,一般均设置后浇带(或变形缝);设置传统型的后浇带势必将造成后浇带封堵之前雨水、地下水进入地下室,如何在后浇带封堵之前同时满足结构变形与防水的要求是现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较为矛盾的问题。

超前止水是在后浇带未浇注之前(结构自防水功能暂不能实现)提前进行后浇带局部超前防水施工,实现防水和变形缝的双重功能。

同时地下室施工完成后,便可回填土方,减少深基坑安全隐患,整体防水效果比较理想。

2 工法特点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工法的特点:1 施工方便,容易操作。

2 在后浇带混凝土封堵施工之前允许不同高度、不同结构型式的建筑产生沉降、温度变形等。

3 增加三道防水措施能使地下室施工后不渗水,地下室基本不用抽水,而采用传统型后浇带地下室施工完成后抽水量很大。

3 适用范围适用于建筑工程因上部结构形式不同、为满足建筑物变形而设置的有不均匀沉降要求的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外壁板后浇带的施工。

4 工法原理结构物在后浇带部分事先进行加厚处理形成一个整体,将后浇带剥离出来,通过加厚部位中间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满足不同沉降、伸缩变形,又能在地下室后浇带灌注前满足止水效果。

5 施工方法及操作要点5.1 操作流程如图5.1。

图5.1 操作流程5.2 操作要点土方开挖,按照图纸进行机械开挖。

机械开挖土层至设计标高+0.3m,剩余部分采用人工清土至设计标高。

5.2.1 垫层处理完成、基底及边坡处理好之后浇注后浇带基础的垫层混凝土,在一般情况下,后浇带处基础垫层和地下室底板、承台的垫层一起浇注。

现场搅拌混凝土要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配料,同时根据砂、石的实际含水率调整用水量,所有配制混凝土的材料要称重计量,确保混凝土各组分的重量符合配合比的要求。

垫层混凝土浇注之前基底和边坡的标高、坡度、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后浇带基础基底垫层采用普通混凝土、平板振动器振捣;基槽边坡采用干硬性的混凝土(其它组分不变,减少用水量),用木抹子拍实整平。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如图5.2.2-1。

后浇带快易收口网图5.2.2-1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示意图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如图5.2.2-2。

图5.2.2-2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示意图5.2.2 砖胎膜施工外墙后浇带采用砖胎膜,砖胎膜的厚度根据砖模的高度按表5.2.2设定。

砖模的砌筑采用灰砂砖,用水泥砂浆砌筑,砌筑应保证组砌方法正确、砂浆饱满、接槎合理、砌筑牢固,砌体内每隔1M设置一道2Φ8通长钢筋将砌体加固。

砖模砌筑完成后用对拉螺杆拉住砌体及地下室内侧木模板,对拉螺杆两端用蝴蝶卡卡住双钢管,并用钢管斜撑。

砖胎膜厚度表5.2.2顶住双钢管。

具体做法如图5.2.2-3。

后浇带局部加厚板厚图5.2.2-3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模板安装大样示意图5.2.3 找平层施工底板后浇带垫层施工完成经过12h后施工垫层找平层,外墙后浇带砖模施工完成后施工找平层,找平层用M5水泥砂浆抹灰,抹灰的厚度为20mm,抹灰的施工程序为:基层处理→抹灰饼→冲筋→抹灰。

5.2.4 防水层施工防水层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是一种双组分化学反应固化型弹性防水涂料,在加热搅拌下形成的一种混合物。

1 基层处理找平层应抹平压光,坚实平整,不起砂,含水率低于9%,在转角处要抹成小圆角,以便于涂膜施工。

防水层施工之前基层(找平层)必须处于干燥状态,基层无开裂现象,要做防水的基层表面,必须彻底清扫干净。

2 涂刷底胶将聚氨酯甲、乙两组份和二甲苯按1∶1.5∶0.5的比例(重量比)搅拌均匀,涂刷在基层表面上,涂刷量以0.2kg/m2左右为宜,待防水涂膜干燥4h以上,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3 防水层施工将聚氨酯防水涂料甲、乙组分和二甲苯按1∶1.5∶0.5的比例搅拌均匀,涂刷厚度要均匀一致,涂刷量以0.8~1.0kg/m2为宜。

在第一层涂膜固化24h以后,再按上述配比和方法进行第二层涂刷。

两次涂刷方向要相互垂直。

第三层涂刷用量以0.4~0.5kg/m2为宜。

在防水涂料未干燥成膜之前用净干砂均匀的抛洒在防水涂料上、以利于防水层与保护层的粘接。

当涂膜固化完全、检查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保护层施工。

5.2.5 保护层的施工保护层采用M5水泥砂浆抹灰,抹灰的厚度为20mm,随抹随光。

5.2.6 外贴式止水带安装在后浇带防水层保护层上弹出外贴式止水带的位置线,涂刷结构胶,然后趁结构胶未干之前立即在后浇带中部的位置按事先放好的线粘贴外贴式止水条。

5.2.7 钢筋安装后浇带和底板的钢筋安装一起进行不断开,安装钢筋时先安装后浇带局部加厚板的钢筋,然后安装底板和后浇带的钢筋,局部、后浇带的底筋和面筋用型支撑筋@1000梅花形支撑,钢筋的保护层用与底板混凝土同成分的水泥砂浆垫块绑扎在受力钢筋上,所有迎水面的钢筋绑扎扎丝朝向为非迎水面。

用两条挤塑板(与遇水膨胀止水条厚度相同)夹住遇水膨胀止水条,形成一条后浇带局部加厚板的隔断层,然后用密目钢丝网包住挤塑板和遇水膨胀止水条,用两道8#铁丝穿过挤塑板和钢丝网(8#铁丝的间距为@200mm),绑扎在密目钢丝网外侧沿后浇带纵向放置的两道水平ф10钢筋上,在水平钢筋外侧焊接竖直方向的ф10钢筋,间距按地下室局部钢筋的三倍间距,将竖直方向钢筋与地下室后浇带局部加厚板的底筋、面筋焊接在一起。

如图5.2.7。

八号铁丝固定单层钢板网隔断外墙钢筋绑扎先安装竖直方向的受力钢筋,再安装水平方向的受力钢筋,再绑扎“∽”形拉结筋。

“∽”形拉结筋必须包住竖向和水平方向的钢筋。

钢筋的保护层用与底板混凝土同成分的水泥砂浆垫块绑扎在受力钢筋上,所有迎水面的钢筋绑扎丝朝向为非迎水面。

5.2.8 模板、快易收口网安装快易收口网加固钢筋地下室底板钢筋剪力墙水平钢筋快易收口网加固钢筋图5.2.8-2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快易收口网安装大样示意图地下室底板后浇带两侧安装快易收口网,快易收口网用扎丝和Ф20加固钢筋绑扎在一起,加固钢筋与底板钢筋焊接,将底板和后浇带局部加厚板隔开,以便于后浇带局部加厚板、地下室底板和后浇带分开浇注混凝土。

如图5.2.8-1。

在地下室外墙外侧边安装木模板,木模板外侧安装50mm*10mm竖向枋木@300mm,用双钢管@600mm压住枋木,砖模之间用对拉螺杆@600mm*600mm拉结,蝴蝶卡卡住双钢管。

对拉螺杆在后浇带局部中间设置止水片。

在地下室外墙后浇带三个侧边安装快易收口网,在快易收口网端部和转角处增设Ф20竖向钢筋,快易收口网用扎丝和Ф20钢筋绑扎在一起,Ф20钢筋与外墙水平钢筋焊接固定,如图5.2.8-2。

5.2.9 地下室底板、外墙混凝土浇注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混凝土浇注从局部加厚板中间遇水膨胀止水带处两侧同时浇注,采用柔性“三通串筒”给料,配以两侧同步振捣,使止水带两侧总是同时浇筑混凝土,避免了柔性止水带由于施工原因而变形偏转。

混凝土浇注用振动棒振捣密实,振动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不再冒气泡为准。

混凝土的浇注方式如图5.2.9-1。

三通串筒泵管遇水膨胀止水带图5.2.9-1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混凝土浇筑示意图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在后浇带两侧砌砖,并用木盖板盖住,防止水流入后浇带,防止杂物落入后浇带。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的混凝土从局部加厚板中间遇水膨胀止水带处两侧同时浇注,采用柔性“三通串筒”给料,配以两侧同步振捣,使止水带两侧总是同时浇筑混凝土,避免了柔性止水带由于施工原因的变形偏转。

混凝土浇注用振动棒振捣密实,振动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不再冒气泡为准。

混凝土的浇注方式如图5.2.9-2。

三通串筒遇水膨胀止水条图5.2.9-2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混凝土浇筑示意图5.2.10 后浇带混凝土的浇注后浇带混凝土的浇注要满足设计要求的与底板或剪力墙混凝土浇注的最少间隔时间。

后浇带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比底板混凝土提高一个强度等级。

后浇带混凝土浇注之前要清理从快易收口网流出到后浇带的混凝土、施工逢上松动的石子、杂物等,然后涂刷混凝土界面剂二遍,再浇注后浇带混凝土。

浇注方向沿后浇带纵向进行,用振动棒振捣密实,振动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不再冒气泡为准。

5.2.11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养护采用覆盖麻袋浇水养护14d。

5.2.12 后浇带保护措施保护墙图5.2.12-1 后浇带保护措施示意图混凝土1:1水泥砂浆保护墙木盖板图5.2.12-2 后浇带保护措施示意图6 材料与设备主要机械设备指标 表6-1主要材料指标 表6-2周转材料表6-27 劳动力组织按20米作为一个施工段计算,底板防水施工及安装橡胶止水带配备2名工人,梁板钢筋制作安装安排10名钢筋工,底板垫层找平层、保护层施工安排5名泥工,外墙侧板砖胎模施工安排3名泥工,遇水膨胀止水条安装安排2名普工,混凝土浇注安排5名混凝土工。

劳动力配备如表7-1。

劳动力配备表表7-18 质量控制8.1 检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技术规程》(GB 50108-2001)8.2 材料进场的检测8.2.1 外贴式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的检测检查产品的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1 外贴式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的外观检测1)外贴式止水带检查尺寸公差;开裂、缺胶、海绵状,中心孔偏心;凹痕、气泡、杂质、明疤。

2)遇水膨胀止水条检查尺寸公差;开裂、缺胶、海绵状;凹痕、气泡、杂质、明疤。

2 物理性能检测1)外贴式止水带的物理性能检测:以每月同标记的止水带产量为一批抽样,检测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撕裂强度。

2)遇水膨胀止水条的物理性能检测::以每月同标记的膨胀橡胶产量为一批抽样,检测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体积膨胀率。

3 质量标准1)外贴式止水带的尺寸公差应符合表8.2.1.4-1的规定。

止水带尺寸指标表8.2.1-1外贴式止水带物理性能指标表8.2.1-2注:1、B型适用于变形缝用止水带;S型适用于施工缝用止水带;J型适用于有特殊耐老化要求的接缝用止水带。

2)外贴式止水带表面不允许有开裂、缺胶、海绵状等影响使用的缺陷,中心孔偏心不允许超过管状断面厚度的1/3;止水带表面允许有深度不大于2mm、面积不大于16mm²的凹槽、气泡、杂质、明疤等缺陷不超过四处。

3)外贴式止水带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8.2.1-2的要求。

橡胶与金属粘合项仅适用于具有钢边的止水带。

4)遇水膨胀橡胶腻子止水条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8.2.1-3的要求。

遇水膨胀橡胶腻子止水条物理性能指标表8.2.1-3注:1)体积膨胀率=膨胀后的体积/膨胀前的体积×1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