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管理经济学》复习题与答案汇编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管理经济学》复习题与答案汇编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管理经济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如果一个企业在各种产出水平上都显示规模报酬递减,把这个企业划分为两个相等规模的较小企业,它的总产出()。

A.减少B.不变C.增加D.无法判定2假定某商品的需求价格为P=100-4Q,供给价格P=40+2Q,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应为()。

A.P=60,Q=10B.P=10,Q=6C.P=40,Q=6D.P=20,Q=203下面哪种情况将导致供给的减少()。

A.消费者收入的增加B.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C.消费者收入的减少D.生产成本的上升4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反映了()A.资源在所有生产活动中都同样有效率B.机会成本递增C.存在政府政策D.存在失业问题5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的时候,边际产量曲线与()相交。

A.平均产量曲线B.纵轴C.横轴D.总产量曲线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B.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C.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D.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7导致需求量沿商品的需求曲线变动的现象发生的情况是()A.购买者的收入增加时B.其它商品价格变化时C.购买者的偏好变化时D.当该商品价格下降时8无差异曲线上的任意一点的商品X和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A.价格之比B.数量之比C.边际效用之比D.边际成本之比9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则对该物品当前的需求量会()A.增加 B.减少C.不变D.呈现波动状态10.寡头垄断厂商的产品是()A.同质的B.有差异的C.既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有差异的D.以上都不对11在管理决策中,下列哪种成本是相关成本?()A.会计成本B.机会成本C.历史成本D.沉没成本12销售收入与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为()A.产品价格上涨时,产品销售收入一定增加B.产品价格上涨时,产品销售收入一定减少C.产品价格上涨时,产品销售收入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D.产品价格上涨时,产品销售收入一定保持不变13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U”形的原因与()有关。

A.规模收益B.外部经济环境C.边际收益递减D.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14不属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条件的是()A.买者和卖者很多B.产品同质C.企业和顾客对市场信息灵通D.生产者出入行业受限制15总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时,()A.边际效用为零B.边际效用为正C.边际效用为负D.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16在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A.平均成本最低B.总收益最大C.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D.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17下列属于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是()。

A.向右上方倾斜B.是一条垂线C.向右下方倾斜D.同一平面图里只有三条无差异曲线18短期情况下,厂商倒闭点是()A.P=AVCB.TR=TVCC.企业总损失等于TFCD.P>MC二、名词解释题1边际替代率:是指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要素的数量。

2边际产量:是指在一定数量某投入要素的条件下,增强一单位该接入要素引起的总产量的变化。

3供给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变动时,供给曲线的位移。

4需求的变动:如果非价格因素发生了变动,从而导致需求曲线发生了位移的变动。

5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它说明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相关产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即是说,如果另一种相关产品价格变化一个百分点,这种产品的需求将变化几个百分点。

6产品转换曲线:也称生产可能性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任何点都代表企业在资源给定的条件下能够生产的各种产品最大可能产量的组合。

其形状一般是从原点向外凸出的。

7边际技术替代率:如果X和Y是两种可以互相替代的投入要素,那么X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当X取某值时,增加1个单位的投入要素X可替代多少单位的投入要素Y。

它等于等产量曲线上X取该值时的斜率,随着X量的增加而递减。

三、简答题1、比较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这两个概念的异同。

答:共同点:都是成本不同点:机会成本能做决策,能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是提高管理决策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

会计成本不能用于决策,它属于历史成本;只反映使用企业资源的实际货币出支,未反映企业为使用这些资源而付出的总代价。

2、如何通过生产函数的代数表示式来判断该生产函数规模收益的类型?答:由于外部获取的投入品需要资金购买,因此资金投入可以认为是厂商生产投入对资金求偏导,>0规模收益递增的,=0规模收益不变的,<0规模收益递减的3、简述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边际产量上任一点的值等于总产量上相应点切线的斜率。

总产量最大(或最小)时,边际产量的值为零总产量与平均产量的关系:平均产量上任何一点的值,等于总产量上相应点与原点连接线的斜率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如果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就呈上升趋势:如果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就呈下降趋势。

这意味着两个产量的交点一定发生在平均产量的最高或最低点。

4、简述垄断市场的定义以及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的特征。

答:垄断为一种市场结构,其特点是在具有巨大进入壁垒的市场中仅有一家厂商生产高度差异化的产品。

因为垄断者的产品没有近似替代品,所以垄断者面对的需求曲线将有很大的负斜率(即比在寡头竞争市场中可看到的负斜率更大)。

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需求曲线:市场需求曲线就是单个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垄断厂商可以通过控制价格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收益曲线:AR(=TR(Q)/Q)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叠MR(=dTR(Q)/dQ)小于AR(增加销量必须降低价格)MR>0时,TR(=P(Q)*Q)曲线的斜率为正;MR<0时,TR曲线的斜率为负;MR=0时,TR达到最大值5、在垄断性竞争条件下,当企业处于长期均衡时,它的产出水平应满足什么条件?为什么?答:在垄断性竞争条件下,当企业处于长期均衡时,企业的产量水平同时满足P=AC(短期和长期)和MR(长期和长期)=MC 两个条件。

原因:在垄断性竞争条件下,由于企业进出行业自由和可以选择最优规模,因此,市场就有一种力量使经济利润或经济亏损为零,这时,在这个行业里,企业不进也不出,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所以,此时企业的产量水平需同时满足P=AC(短期和长期)和MR(长期和长期)=MC 两个条件。

四、计算题1、一个完全竞争厂商具有下列短期生产函数:Q=-0.01L 3+L 2+36L,其中Q 是以单位计量的日产量,L 是以工时计的日劳动投入。

劳动是唯一的可变要素,产品销售价格为0.1元,工资率为每人每小时4.8元。

如果每天的总固定成本为50元,问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需投入多少工时的劳动量?每日的纯利润是多少?答:MP=-0.03L2+2L+36P=0.1所以MRP=MP *P=-0.003L2+0.2L+3.6ME =P =4.8厂商利润最大化条件是MRP=ME 所以-0.003L2+0.2L+3.6=4.8解得L1=60,L2=20/3利润=TR-TC=P*Q-(F+L*P )=0.1(-0.01L3+L2+36L)-(50+4.8L)分别将L1和L2代入上式得π1=22,π2<0,不合题意,应该舍去。

因此厂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需投入60工时的劳动投入,每日的纯利润是22元。

2、某企业根据市场调查开发一种新产品,经会计部门核算:固定成本为62000元,平均变动成本为1.8元/件,产品价格为3元/件,为确保达到目标利润为40000元,试计算企业的产量最少为多少件?答:边际贡献C=P-V=3-1.8=1.2(元/件)实现目标利润的产品数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边际贡献=(62000+40000)/1.2=85000(件)3、香烟的需求价格弹性是0.4,如果现在每盒香烟是20元,政府想减少20%的吸烟量,则价格应怎样改变?答:设现在香烟的吸烟量为x,当政府减少20%的吸烟量时,价格为Y 所以可以根据需求价格弹性公式可以列出如下式子:0.2200.420x y x=-解方程得:y=30所以价格应提高10元,即:30-20=10元五、论述题1、试用需求—供给分析图说明对商品房需求的增加会不会影响建筑材料的价格?如何影响?答:1.会影响 2.建筑材料价格上升。

商品房需求量增加导致商品房价格上升,价格上升导致商品房生产量增加,生产量增加会增加建筑材料需求,从而导致建筑材料价格上涨。

2、用图形和文字说明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相互关系答:(1)总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当曲线在某点达最大值时,TPL曲线必然有一条从坐标原点出发的最陡的切线,与TPL曲线相切与该点。

(2)总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过TPL曲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的斜率,都可以表示为该点上的MPL值。

(3)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APL和MPL两条曲线相交于APL曲线的最高点。

在该点以前,MPL曲线高于APL 曲线,曲线将曲线APL拉上;在点以后,MPL曲线低于APL曲线,曲线将APL曲线拉下。

不管是上升还是下降,MPL 曲线的变动都快于APL曲线的变动。

当MPL曲线和APL曲线相交时,APL曲线必达最大值。

3、80年代,某矿山机械厂,生产任务严重不足,面临停工停产。

此时,有客户欲订购55000吨小钢锭,但提出价格不能高于370/吨。

按该厂原来的统计资料,每吨小钢锭的成本为382元,其中固定成本是82/吨,变动成本是330/吨。

很显然,出价低于平均成本。

企业管理层对于接不接这个订单意见不一致:有的主张接受,理由是有活干比没活干强,有活干人好管;有的主张不接受,理由是干了活出了力,却是赔本的买卖,没啥好接的。

那么,你认为应不应该接受订单呢?理由呢?答:应该接受订单。

理由是:虽然客户的出价低于平均总成本,但高于平均变动成本。

若接受,不仅可以弥补变动成本,还可以弥补部分的固定成本。

这比停工好得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