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尾市八年级上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 惊骇(hài)孤蠕(shuāng)疮疤(chuāng)B . 掳去(1ǔ)惧惮(dàn)憎恨(zèng)C . 絮说(xù)诘问(jié)霹雳(pī)D . 粗拙(zhuó)烦琐(suǒ)陆玑(jī)2. (2分) (2017八上·惠民期末)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祖藉遏制正襟危坐坦荡如砥B . 遗嘱踌躇摧枯拉朽屏息敛声C . 愚钝燥热自出新裁出言不逊D . 窒息仲裁白手起家纵横绝荡3. (2分) (2015八上·钦州期末)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对于每个青年来说,机遇总是会有的,但是要善于抓住机遇,经过一番拼搏,才能取得成功。
否则一旦失去机遇,便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B . 桂林的山水真是神奇秀丽,青山绿水,栩栩如生,天色湖光,令人陶醉。
C . 有的老师抓住课文中无关主旨的一两句话大加发挥,滔滔不绝,给人的感觉是小题大作。
D . 日本宣布钓鱼岛“国有化”一事表明,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又沉渣泛起,兴风作浪,这将严重影响和威胁亚太地区的和平。
4. (2分) (2017九上·金堂期末)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 . 杨绛先生将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
C .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县很多学校正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D . 由于合理的体能训练,使他的体重在两个月内减掉了二十多斤。
5. (2分) (2017八下·深圳期中)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爱这迟来的春天。
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照节气而来的,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①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②而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③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鹜④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A . ②④①③B . ①③②④C . ②④③①D . ①②④③6. (2分)桑提亚哥是海明威的作品________中的人物()A . 《太阳照常升起》B . 《乞力马扎罗的雪》C . 《老人与海》D . 《丧钟为谁而鸣》二、默写 (共1题;共9分)7. (9分)(2018七下·仪征期中) 默写。
(1) 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2)深林人不知,________。
(王维《竹里馆》)(3)卿今者才略,________。
(《孙权劝学》)(4)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5)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________,________。
《逢入京使》(6)《木兰诗》描写战斗激烈,战争旷日持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导读 (共1题;共11分)8. (11分)(2014·呼伦贝尔) 班级开展鲁迅经典作品阅读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1)【活动一:重温经典】初中三年,我们学习了八篇鲁迅的作品,分别是:《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雪》《故乡》《孔乙己》。
观察下面四幅插图,选择其中一幅,联系课文描述画面内容。
(50字左右)我选________,这是课文《________》中的插图。
画面内容:________(2)【活动二:再读经典】在活动中,同学们读了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下面是从《五猖会》中节选的内容,读后请回答后面的问题。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
去罢。
”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
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
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①选文重点写“我”去看五猖会时的心情,根据全文内容写出“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变化过程:A________B________C背书后,父亲允许“我”去看五猖会,“我”却并没有大家那样高兴。
D“我”对路上的一切及五猖会的热闹,似乎都觉得没什么大意思。
②文章最后一句话是画龙点睛之笔,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3)【活动三:传承经典】在鲁迅刚刚去世的时候,不少青年学生自发地来到鲁迅墓前,挥泪宣誓:“先生,没有死;青年,莫彷徨!花谢,种子在,撒播在青年的心中。
”班级要出一期主题为“花谢,种子在”的黑板报,请你也来供稿。
要求:结合上面列举的八篇作品中的其中一篇,用凝练的语言谈谈鲁迅作品在你心中播下的“种子”。
四、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9. (5分)(2012·德宏) 毕业晚会上,请你向最好的同学小林说一句祝福的话,写在横线上。
(不超过30字)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 (10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题目。
不见杜甫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释】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
①世人:指统治集团的人。
②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1)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
(2)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11. (19分) (2017九上·文登期中)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以下小题。
子奇治县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
既而君悔之,遣使追。
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
”奇君曰:“何以知之?”曰:“共载皆白首也。
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②,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③以济贫困,阿县大治。
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攻之。
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注释】①阿:地名,即今山东阿县。
②决之:决断政事。
③仓:仓库。
廪:仓库中的粮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①齐君使治阿________②追者反________③夫以老者之智________④以私兵战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济贫困,阿县大治。
(3)阿地人民“遂败魏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读完本段,你能得到哪些启示?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12. (20分) (2017八下·兰州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衣服上的补丁他做生意发了财,成了个大款。
一天,他遭遇了一场车祸,好在事故不大,他只是划破了表皮。
在等待车辆维修的时候,他忽然想到这附近是他父母的家,他已经很久没有回家看望过父母了,在这个地方出了并不大的车祸,是不是父母在想着他,想让他回家一趟,他决定还是回去。
为表孝心,他特意在父母家住了一夜。
第二天走的时候,他接过母亲递过来的西装,发现衣服上破损的地方已经被母亲密密的针脚缝好。
看着母亲通红的眼睛,他有些微微的感动,但又有些不以为然——他有的是钱,这衣服他回去就要扔掉了。
工作太忙,他回去后就把这件事给忘了,穿着那件缝了补丁的衣服在各种场所穿梭,还谈成了一笔久拖未决的大业务。
一直忙到了晚上,他想起了身上穿的是件破衣服,就脱了下来,扔到了垃圾桶里。
第二天早上,他照例驾车到公司上班。
不一会,进来两个警察,警察说明来意。
原来,昨晚本市发生了一起绑架案,绑匪绑架了跟他相邻的一家公司的老总。
老总家里报了案,如今绑匪已被擒获。
在审讯绑匪时,绑匪竟然意外地说,他们原来是想绑架他的,所以警察今天来提醒他注意安全。
他吃了一惊,问警察:“那他们为什么没有绑架我呢?”他知道,如果他遭遇绑架,他百分之百不会报警,而会尽一切可能满足绑匪的要求。
他以前曾经考虑过这种事的应对方案,他惟一想的是必须不惜代价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因为你西装上面的补丁。
”警察说。
绑匪交待说,他们原计划是要绑架他的,可他们看到了他西装上面的补丁,便推想,他也许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有钱,因为有钱人怎么会穿打补丁的西装。
还有一个绑匪说,他衣服上的补丁就像他母亲给他自己衣服上缝的补丁,因为他们有这样相同的母亲,所以他不支持绑架他,而中途换了目标。
他一时感慨万千,没想到一个意外的补丁竟然救了他。
警察临走的时候问他,他衣服上的补丁是谁缝的,他说是他的母亲。
警察说:“你应该感谢你的母亲。
”上午,他昨天谈成的那笔业务正式签字,客户问他:“你昨天穿的那件打了补丁的西装今天怎么没穿?”他不好意思地说:“换下洗了。
”那位大客户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可能不知道吧,我们能跟你签约,都是因为你身上的补丁。
从小小的补丁上我们可以看出来,你是个艰苦朴素的人,而一个艰苦朴素的人,无疑是最好的合作伙伴!”他回到家,从垃圾桶里翻出那件打了补丁的西装,捧在手里,他感觉就像捧着个宝贝。
抚摸着那密密的针脚,他像个孩子一样,哭了。
(1)文章围绕打了补丁的西装讲了两个故事,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2)按要求赏析句子。
①看着母亲通红的眼睛,他有些微微的感动,但又有些不以为然——他有的是钱,这衣服他回去就要扔掉了。
(从划线词语赏析)②他回到家,从垃圾桶里翻出那件打了补丁的西装,捧在手里,他感觉就像捧着个宝贝。
抚摸着那密密的针脚,他像个孩子一样,哭了。
(从描写方法赏析)(3)主人公在接过母亲打了补丁的西装后,在情节发展中他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文章暗写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4)“补丁”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13. (15分)青鸟情院里飞来两只小鸟,乌黑的翅膀,雪白的脊梁,人们叫它青鸟。
或清晨,或傍晚,总在树上跳来跳去,唱它们自己的歌。
中午,常是回家一趟,却不进窝,在院中,双足跳跃着,说它们自己的话。
乏了,多在树枝上相偎着,闭了眼儿,作一短暂的小憩。
待人们去田间劳作,它们“嗖”地飞起,一前一后,平展了双翅,斜斜地绕过屋顶,互应一声,转个圈儿,飞向远方。
它比麻雀大,比喜鹊小,也不像燕子那样筑窝,屋檐上有孔小洞,便是它们温温暖暖的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