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3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颁发(bān)畸形(jī)悄然(qiǎo)深恶痛疾(è)B.溃退(kuì) 要塞(sài) 绯红(fēi) 锐不可当(dānɡ) C.镌刻(jūn) 默契(qì) 解剖(pāo) 藏污纳垢(ɡòu) D.履行(nǚ) 犀利(xī) 窒息(zhì) 杳无消息(yǎo)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燥热仲裁筋疲力尽任劳任怨B.镌刻嫌熟油光可鉴暗然失色C.溃退室息屏息敛声殚精竭D.浩瀚愚钝眼花瞭乱白手起家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学生会主席的热门人选。
B.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哪嘴卖萌,优雅俊美。
C.电影《战狼2》预告片中的部分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
D.针对支付宝社交圈“白领日记”部分用户为求打赏上传大尺度照片的现象,有人指出,如果“支付宝”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中,使我县自然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
B.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了解研究传统文化。
C.同学们都在积极准备节目,迎接元月一号的元旦联欢晚会。
D.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文学作品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作品不仪表现手法自由活泼,而且思想感情丰富细腻。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B.据说,在一千万只昆虫中才发现一只这样变异品种,自然是“物以稀为贵。
C.你是参加电子计算机培训班?还是参加美容美发培调班呢?D.她觉得今天晚上的路灯格外亮,亮得耀眼:空气中也仿佛有种醇美的甜味。
6.给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3分)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
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 。
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②把芬芳献给他人③以苦心孕育未来④以宽阔拥抱生活A.④②③①B.②①④③C.③②④①D.①④③②7.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
B.隔壁教室里好像是李老师在上课。
C.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D.拥有这么好的资源却不利用,这不是一种资源浪费吗?8.名著阅读。
(5分)《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性作品。
又名《》,作者是(),这部作品记录了作者在()进行实地采访时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的真实情况。
9.补全下列古诗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0分)(1)柴门何萧条, (《梁甫行》)(2)晴川历历汉阳树, 。
(《黄鹤楼》),(3),终岁常端正。
(《赠从弟》(4) ,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5)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6)________________,沉鳞竞跃。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7)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8)________________,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9)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10)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34分)一,文言阅读与鉴赏(14分)(甲)《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1.四时俱.备()2. 夕日欲颓.(.).3.念.无与为乐者()4.月色入户.(.).1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夕日欲颓实是欲界之仙都B.自康乐以来自三峡七百里中C.念无与为乐者未复有能与其奇D.但少闲人如无两人者耳无他,但手熟尔1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下列对语段内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答谢中书书》一文中结尾以赞美和感慨收束。
“实是欲界之仙都”,将此地山水比作人间天堂,应是最大的褒奖和赞美!“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但遗憾的是,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
这既是对前贤的钦佩和追慕,有惋惜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相同遭际,相似处境,想来也是一样无眠,于是,一起到院中散步赏月。
C.《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记承天诗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D.《记承天诗夜游》中,作者写景只用了18个字,就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是真实幻的美妙境界。
这空灵的境界,也许正是作者彼时的写照。
二,埃菲尔铁塔(20分)①1875年,法国第三共和国建立以后,决定为隆重纪念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00周年,于1889年在巴黎举办一次轰动世界的国际博览会。
其中一个重要的项目,就是要在巴黎建造一座千尺高塔。
为此,一下子送来了700个建筑方案。
经部长洛克卢瓦和其他官员的会审,选出了其中18个方案进行严格复审,最后仅确定了一个可行方案。
那就是建筑工程师居斯塔夫·埃菲尔的设计方案。
②铁塔于1887年1月26日破土动工了,但遭到当时一些文化艺术界名流的反对。
铁塔工地附近的居民也被吓坏了,有人居然还跑到法院对埃菲尔进行起诉。
埃菲尔力排众议,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
他精打细算,一丝不苟,尽量杜绝一丝一毫的偏差。
他在勒瓦卢瓦工地上搭起的巨大“积木”,精确度几乎高达1/10毫米。
1888年春天,4根倾斜的塔柱开始合拢。
第一块板安上去时,每个孔洞都相当精确以至铆接时都不用锉一下。
铁塔的安装工作于1888年4月5日彻底竣工。
全部工程仅费时21个半月,耗资7799401法郎(埃菲尔原预算为8000000法郎)。
③建成后的铁塔高320米,分三层,共1711级台阶,分别在离地面57米、115米和276米处建有平台。
据说,该塔共用钢铁7000吨,12000个金属部件,由250只铆钉连接起来。
1889年5月15日11点50分,埃菲尔为国际博览会开幕式剪彩,是他亲手将法兰西的国旗第一次升到了三百多米的高空。
为了铭记这位钢铁建筑之父,人们将铁塔命名为“埃菲尔铁塔”。
并在塔下为他塑了一座半身铜像。
直到今天,参观铁塔的各国游客络绎不绝,估计总数已达1.9亿多,其中有近8000万人次登上了铁塔。
④从1889年到现在,已经100多年了。
在这100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埃菲尔铁塔目睹了多少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1892年,巴黎的一位面包师脚踩高跷,成功地迈过了363级台阶,到达了铁塔的第一层平台。
1912年,有一“鸟人”用自制的翅膀从塔上飞下来,折断了双腿。
1923年,一位体育专栏作家骑着自行车从塔上驶了下来。
1945年,竟有人驾着飞机成功地从铁塔的脚柱下穿过。
此后,有骑独轮脚踏车驶下铁塔的;有似登山运动员攀登铁塔的,五花八门,各显其能。
但最为大喜大悲的例子是:1965年,一位西班牙游人在欢乐之中忘乎所以,竟将妻子从塔上扔入空中。
此外,从1898年第一次有人在这里自杀开始,至今已有大约400多人从塔上纵身跃下或是上吊身亡。
更为离奇的是,竟有骗子两次企图将铁塔当废铁出售……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一切无疑是埃菲尔铁塔闻名于世的有力见证。
⑤除这些奇闻逸事外,埃菲尔铁塔的经济效益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铁塔第一层,设有酒吧和餐馆,游人可随时进餐、休息。
第二层和第三层设有休息室、瞭望台、小卖部,供游客观赏风景、选购工艺品、纪念品等。
铁塔上还设有小邮箱,专供游人即时向亲友寄送明信片或传递登塔感受之用。
据说,铁塔建成后的第一年,参观人数即近200万,仅门票收入便为全部建筑费用的3/4。
由此可见铁塔的经济效益是何等可观。
⑥今天,埃菲尔铁塔已成为法国和巴黎的标志。
14.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回答: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埃菲尔铁塔的?(5分)15.阅读第①段,用原文语句回答修建埃菲尔铁塔的原因。
(2分)16.选文第②段中加点的词“几乎”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17.选文第⑤段“由此可见”中的“此”指代的内容是什么?(3分)18.文章第④段插入了关于埃菲尔铁塔的奇闻逸事,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19.划线句子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三、作文(50分),命题作文,要求写一篇记叙文,字数600字以上。
我的世界因为有你而精彩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9.D只是(A.将要;七情六欲 B.自从;在 C.和;参与,文章指欣赏)10.(1)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声、鸟声此起彼伏。
(2),(看见)月光照进屋里,(于是,我)高兴地起床(穿衣)走出屋外。
11.A(自从谢灵运以来)12.(1)向阳的树;刚刚(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丽景的迷恋(喜爱)之情。
8.【答案】精确度高;游客络绎不绝;建造难度大;奇闻轶事多;经济效益大。
9.【答案】修建原因:为隆重纪念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00周年。
10.【答案】不能去掉,“几乎”表明精确度高,但只是接近1/10毫米,是一个概数,并不是确数,如果去掉,则说明精确度正好是1/10毫米,这与事实相悖。
所以,“几乎”一词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1.【答案】“此”指代的内容是:铁塔建成后的第一年,参观人数即近200万,仅门票收入便为全部建筑费用的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