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详解

第二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详解

2.1.2土的结构与构造 1.土的结构:土颗粒之间的相互排列及其联结形式。
②蜂窝结构:当土颗粒较细(粒径在0.02mm以下)时,在水中单个下 沉,碰到已沉积的土粒被吸收不再下沉(彼此之间引力大于重力),依 次一粒粒被吸收,形成很大孔隙的蜂窝状结构。(适用于粉土)
蜂窝结构
第2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1 土的生成与特性
(1)物理风化
岩石经风、霜、雨的侵蚀,温度、湿度的变化,发生不均匀膨胀与 收缩,使岩石产生裂隙,崩解为碎块。 特点:矿物、岩石的物质成分不发生变化,只是碎裂成为大小不等 的碎块。 类型:①温差风化;②冰劈作用;③其它物理风化作用:盐类的结 晶与潮解、层裂或卸载作用。
第2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1.1土的生成
(1)物理风化 ①温差风化:由于温差 变化,岩石在热胀冷缩 过程中逐渐破碎的过程, 常发生在温差较大的干 旱气候地区。
2.1 土的生成与特性
第2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1.1土的生成
(1)物理风化 ② 冰劈作用:充填于岩 石裂隙中的水结冰体积 膨胀而使岩石裂解的过 程。 水结成冰时其体积可增 大9.2%。冰体将对裂缝 壁产生2000kg/cm2的 巨大压力。
次生矿物 主要是粘土矿物,包括三种类型 高岭石、伊里石、蒙脱石
粘土矿物: 由硅片和铝片构成的晶包所组合而成
第2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2.1土的固体颗粒
1.土粒的矿物成分
2.2 土的三相组成
基本单元: 硅-氧四面体
硅片的结构
第2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2.1土的固体颗粒
1.土粒的矿物成分
2.1.2土的结构与构造 1.土的结构:土颗粒之间的相互排列及其联结形式。
③絮状结构(二级蜂窝结构):那些粒径极细的粘土颗粒(粒径小于 0.005mm)在水中长期悬浮,相互碰撞而吸引形成小链环状的土集粒, 它们互相接近吸引,不断扩大形成大链环状,称为絮状结构。(适用 于粘土)
絮状结构
第2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2 土的三相组成
土体
固相 + 液相 + 气相
构成土骨架,起决定作用
重要影响
次要作用
第2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2.1土的固体颗粒
2.2 土的三相组成
粒径级配
矿物成分
颗粒形状
物理状态 力学特性
第2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2.1土的固体颗粒
1.土粒的矿物成分
2.2 土的三相组成
原生矿物 石英、长石、云母
2.1 土的生成与特性
第2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1.1土的生成
(1)物理风化 ③其它物理风化作用: 盐类的结晶与潮解:充 填于岩石孔隙、裂隙中 含盐分的溶液,因水溶 液浓度的变化,盐类出 现结晶与溶解使岩石破 碎的过程(类似于冰劈作 用)。
2.1 土的生成与特性
第2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1 土的生成与特性
本章难点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与物理状态指标。
第2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1.1土的生成
岩石 地球
风化 搬运、沉积
2.1 土的生成与特性 土
地球
土是由岩石,经物理化学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形 成固体矿物、流体水和气体的一种集合体。
第2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1 土的生成与特性
2.1.1土的生成
粘土
第2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1 土的生成与特性
2.1.1土的生成 (2)化学风化
岩石的碎屑与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相接触时,逐渐发生 化学变化,原来组成矿物发生变化,产生一种新的成分——次生 矿物。
粘土
第2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1.1土的生成 (3)生物风化
2.1 土的生成与特性
土颗粒
粗粒(0.075-200mm)
卵石或碎石颗粒 (20200mm)
圆砾或角砾颗粒 (2-20mm) 砂 (0.075-2mm)
细粒(<0.075mm)
第2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主要内容
• §2.1土的生成与特性 • §2.2土的三相组成 • §2.3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 §2.4土的物理状态指标 • §2.5地基土的工程分类
第2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本章重点
土的三相组成与颗粒特征,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土 的物理状态指标,地基土的工程分类。
第2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2 土的三相组成
2.2.1土的固体颗粒
3.土的粒径级配
粒径:颗粒的大小通常以直径表示。称为粒径(mm)或粒度。 粒组:粒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成分和性质 的土粒集合。
第2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2 土的三相组成
2.2.1土的固体颗粒
3.土的粒径级配 巨粒(>200mm)
第2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1 土的生成与特性
2.1.2土的结构与构造 1.土的结构:土颗粒之间的相互排列及其联结形式。
①单粒结构:凡粗颗粒土(如卵石与砂土等),在沉积过程中,每 一个颗粒在自重作用下单独下沉并达到稳定状态,其特点是土粒间 存在点与点的接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密实状态
疏松状态
第2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1 土的生成与特性
2.2.1土的固体颗粒
2.土颗粒的大小与形状
粒径d/mm
0.005 0.075
2
60
200
粘粒 粉粒
砂粒
圆砾
卵石
漂石
(角砾) (碎石) (块石)
粒组名称
图2.2 土的粒径分组
第2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2.1土的固体颗粒
2.土颗粒的大小与形状
2.2 土的三相组成
•原生矿物 圆状、浑圆状、棱角状 •次生矿物 针状、片状、扁平状
2.1.1 土的生成 (1)物理风化
由物理风化生成的土为粗粒土,如块碎石,砾石和砂土等,总 称为无粘性土
砾石料
卵石

第2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1 土的生成与特性
2.1.1土的生成 (2)化学风化
岩石的碎屑与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相接触时,逐渐发生 化学变化,原来组成矿物发生变化,产生一种新的成分——次生 矿物。
2.2 土的三相组成
基本单元: 铝-氢氧八面体
铝片的结构
第2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2.1土的固体颗粒
1.土粒的矿物成分
2.2 土的三相组成
粘土矿物的 晶格构造
(氢键联结)
粒径 亲水性 胀缩性 压缩性
高岭石
大 小 小 小
伊利石
中 中 中 中
蒙脱石
小 大 大 大
第2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2 土的三相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