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土的物理性质

第二章土的物理性质

的安全,正常使用。
3. 表征细粒土膨胀性的指标
①自由膨胀率:人工制备的干土,在水中增加的体积
与原体积的比。判别膨胀土膨胀潜势的参数。
Vwe V0 ef 100% V0
P49表4-7
40% ef 65%
膨胀土的膨胀潜势分类
65% ef 90%
弱 中 强
ef 90%
一、细粒土的胀缩性
1. 基本概念
膨胀性——细粒土由于含水率的增加而发生的体积增大的性能 收缩性——细粒土由于含水率的减小而发生的体积缩小的性能 膨胀土——又叫胀缩土,具有明显膨胀和收缩特性的细粒土。
含水率变化的原因 水膜厚度变化
——
降雨、气温、湿度变化,引起结合
2. 研究意义
我国膨胀土分布广,面积大,先后已有20多个省区 发现有膨胀土。广西、云南、贵州、湖北、湖南、 安徽、河北、河南、四川、陕西、江苏等省均有分 布,膨胀土常给人类的工程活动带来危害。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因膨胀土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约 为 50亿美元 以上。
4. 塑性指数的应用——
塑性指数在一定程度上综合 反映了影响细粒土特征的各 种因素。可用来对细粒土进 行分类。
IP≤10
粉土
三、液性指数:表征土处于什么样的稠
度状态。稠度状态不同,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差 别较大。
1.定义——粘性土的天然含水率和塑限WP的 差值 与 液限和塑限差值(塑性指数)之比。
用小数表示。
的指标。
烘干法
烘干法测土的天然含水率
饱和度:土中水的体积与孔隙体积 的百分比。说明孔隙中水的充填程度。 属计算指标。
Vw S r 100% Vv
四、土的孔隙性 土中孔隙的大小、数量和连通情况等, 称为土的孔隙性 。
孔隙度(孔隙率) (计算指标)
孔隙比 (计算指标)
vv n 100 % v
渗透系数K
是表示岩土透水性的指标。它是含水层重要的 水文地质参数之一。当水力梯度I=1时,渗透系数 在数值上等于渗透流速。由于水力坡度无量纲,故
渗透系数具有速度量纲。即K的单位和V的单位相同
,一般以m/d或cm/s表示。
P27 表2-9 表2-10
各种土K参考值 土的透水性分级
2)巨粒土中,孔隙粗大,地下水可在其中以
界限含水率(或稠度界限)
1) 液限WL——土由塑态转变为流态的界限含水率, 又叫塑性上限(%)
测定方法:塑液限联合仪、锥式液限仪、碟式液限仪
2)塑限WP——土由半固态转变为塑态的界限含水率, 又叫塑性下限(%)
测定方法:塑液限联合仪、搓条法
3)缩限WS——土由半固态不断蒸发水分,则体积逐渐
v kI
K—渗透系数 I—水力坡度
层流与紊流
层流—在岩土空隙中渗流时,水质点作有秩序的
、互不混杂的流动。
在具狭小空隙的岩石(如砂、裂隙Fra bibliotek很宽大的基岩)中流动时 ,水质点排列较为有序,作层流运动。
紊流—在岩层空隙中渗流时,水质点作无序的、
互相混杂的流动。
宽大的空隙中(如大的溶穴、宽大的裂隙)中流动时,流速较大 ,容易呈紊流运动。
不同的物理状态,如固态、半固态、塑态、流态。
称为细粒土的稠度状态。
固态
半固态
可塑状态 (塑态) 液限WL
流动状态 (流态)
细粒土的 稠度状态
含水率W (%)
缩限Ws
塑限WP
界限含水率(或稠度界限)——随着含水率的变化,
细粒土可由一种稠度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稠度状态,相应于转变点 的含水率称为界限含水率(或稠度界限)。如液限(WL )、塑 限(Wp) 、缩限(Ws) ,通过实验实测求得。
细粒土的膨胀性是工程建 筑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之一。它会引起以下工程 地质问题。
① 地基土的膨胀收缩,引起房屋开裂; ② 基坑隆起变形,影响基坑的使用,安全; ③ 边坡、路基的变形破坏(“晴天像块铁、雨天橡皮泥”) ; ④ 引水渠道边坡失稳、破坏; ⑤ 输水隧洞周围土体的变形,破坏,甚至影响衬砌
4.表征细粒土收缩性的指标
①体缩率:土样收缩减小的体积与原体积的比。
V0 Vd r 100% V0
②线缩率:土样收缩后的高度减小量与原高度之比。
h0 h s 100% h0
③收缩系数:原状土样在直线收缩
阶段,含水量减小1%时的竖向线缩 率,称之为收缩系数。
s s w
U=Q/F′
F′ :是过水断面的空隙面积, F′= F×n,
U使用不便,故引入渗透流速的概念。
水力坡度——沿渗透途径,水头损失与相应渗透
途径长度的比值。
水力坡度无量纲
I= ΔH / L
水头损失的产生——水在空隙中流动时,必须克 服水与隙壁以及流动快慢不同的水质点之间的摩 擦阻力(这种摩擦阻力随地下水流速增加而增 大),从而消耗机械能,造成水头损失。
值表示。
IP= WL -WP IP表示土处于可塑状态的含水率变化范围,反映
了土的可塑性的强弱。
塑性指数愈大,处于塑态的含水率变化范围越大, 可塑性也就越强,反之,则可塑性越弱。
3. 影响细粒土可塑性强弱的因素——塑性指
数与土的粒度成分、矿物成分和土中水的化学成分、浓度、 PH值等有关。粘粒含量越高,颗粒愈细小,矿物亲水性愈 强,塑性指数越大。
②膨胀率:土样在一定压力下,浸水膨胀稳定后所增加的 体积与原体积之比。采用室内无侧胀膨胀仪测定,实际为 线性膨胀率。
hw h0 ep 100% h0
③膨胀力:土样体积不变时,由于浸水膨胀产生的最大 内应力。
它等于为了阻止土的膨胀而施加于其上的最小压力。 某些细粒土的膨胀力最大可达到100kPa以上。
P27
(1) 粒度成分 (2)矿物成分 (3) 土的密度 (4)水溶液的成分与浓度 (5) 土中的气体 (6)土的构造
第四节 土的透水性和毛细性 2、土的毛细性
缩小,直到体积不再缩小时的界限含水率叫缩限(%)
测定方法:收缩皿法
塑液限联合测定仪
圆锥入土深度与其相应的含水率在双对数坐标上 具有线性关系。 利用圆锥质量为76g的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测得土 在不同含水率时的圆锥入土深度,并绘制其关系 直线图,在图上查得圆锥下沉深度为10mm(或 17mm)所对应的含水率即为液限,圆锥下沉深 度为2mm所对应的含水率即为塑限。
较大流速运动,呈紊流形式,服从哲才定律。
V KI
1 2
3) 一般情况下,细粒土透水性差,常将其作 为“隔水层”对待。实际上,细粒土也是透水的。
研究土的透水性的意义
(1)基坑涌水量计算; (2)水库及渠道的渗漏量计算; ( 3 )地基土沉降和时间的关系等。(见 《 土力学 》 )
影响土的透水性的因素
mS vv w V
三、土的含水性
表示:土的干湿状况; 指标:含水率(天然、饱和)和饱和度
含水率
mw w 100% ms
饱和含水率
wsat Vv w 100% ms
含水率:土中所含水分的质量与固体颗粒质量之比(%)。 含水率是实测指标,是计算干密度、孔隙率、孔隙比的重 要数据;饱和含水率实际是用质量比率来表征土的孔隙性
第二章
★第一节
土的基本物理性质 一、土粒密度 二、土的密度 三、土的含水性 四、土的孔隙性
土的物理性质
★第二节
细粒土的稠度和可塑性 一、细粒土的稠度 二、细粒土的可塑性 三、液性指数 四、塑性图及其对细粒土的分类
五、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间的关系
第三节 细粒土的胀缩性和崩解性
第四节 土的透水性和毛细性
补充:
达西定律(线性渗透定律)
1856年,法国水力学家H. Darcy 实验得到
反映水在岩土空隙中渗流规律的实验定律。 地下水在岩土空隙中渗流时,由于渗透阻力的作用,沿
程必然伴随着能量的损失。为了改进迪昂市供水净化中砂
过滤设备的设计,法国工程师达西(H.darcy)经过大量的渗 流试验,1856年总结得出渗透能量损失与渗流速度之间的 相互关系即为达西定律。
二、细粒土的可塑性
1. 定义 —— 细粒土的含水率在液限和塑限两
个稠度界限之间时,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揉塑 成任意形状而不破坏土粒间的连结,并且在外 力解除后仍保持已有的形状,细粒土的这种性 质称为可塑性。
2.表征指标——细粒土的可塑性的大小用塑性指
数IP来表示。即液限和塑限的差值,用不带 %的数
vv e vs
n e 1 n
e n 100 % 1 e
二者关系
注意:
(1)土的孔隙比和孔隙率均反映孔隙总体积的大 小,并非单个孔隙大小; (2)孔隙比和孔隙率的大小取决于土的粒度成分 和结构;
(3)孔隙比说明了土的密实程度。是评价压缩性 和细粒土承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
五、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之间的关系
影响因素: 矿物成份、粒度成分、水溶液浓度、PH
值、土的结构及构造等。 土的崩解性一般采用崩解时间、崩解速度、崩解特 征来表示。
第四节 土的透水性和毛细性 1、土的透水性
水在土的孔隙中渗透流动的性能,称为土的 透水性。 不同类型土的透水性不同(差别很大)
1)粗粒土的单个孔隙大,连通性好,透水性 强,水在其中呈 层流 状态,符合达西定律。即水 在土中的渗透速度V与水力坡度成正比。
崩解引起库岸坍塌(塌岸)。
教材P294-297
1 )造成水库 的淤积;
2 )影响水库 边岸地带建 筑物的安全。
燕山乡河溪沟口上游侧(长江右岸) 崩解引起的塌岸 (胶结粉质粘土遇水崩解)
燕山乡对岸(长江左岸)河溪沟口上游侧
崩解的原因: 细粒土的崩解是由于土体浸水以后,
水进入孔隙或裂隙的情况不平衡,导致粒间结合水膜增 厚速度不同,粒间斥力超过引力的情况也不平衡,产生 应力集中,使土体沿斥力超过引力的最大面崩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