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两次转折

两次转折

第四,审查和解决了一批重大冤假错案
(二)两次转折冲破了左倾错误的严 重束缚,成为两次历史性飞跃的标志
第一次:1935~1945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 党人 纠正长达4年之久的王明(1931~1935)左倾错误, 从而 开创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使中国革命取得伟大 胜利。
第二次:1978~1997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人纠正社会主义长达20多年(1957~1978)的左倾错 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改革开放取得了 举世瞩目的成就。
第三,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得到多数人的支持
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深远意义 的伟大转折
第一,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充分肯 定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 科学体系
第二,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三,停止以“ 阶级斗争为纲”,实 现全党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
(三)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需要一个坚强的、 成熟的领导集体,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 利的根本保证
(四)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正确开展党内斗争, 妥善解决党内矛盾,是党兴旺发达的标志
(三)两次转折形成了两代成熟的 领导集体,诞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二、异同
(一)相同点
1、指导思想的相同--都是在中国化的马 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召开的
2、反对的错误倾向相同--都是纠正违反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左倾错误
3、组织处理的方式相同--都对人的处理 采取慎重的态度
(二)不同点
两次伟大转折比较研究
一、历史地位
(一)两次转折决定了中国革命与 建设的前途和命运
1、遵义会议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一,解决了军事路线问题,使红军转危为安

通道会议--1934年12月10日

黎平会议--1934年12月18日

猴场会议--1935年1月1日
第二,是中共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开端
1、时代背景的不同 2、解决的重点不同
3、面临的外来压力不同
4、纠左的难度不同

一是第二次纠左的时间更长

二是第二次纠左的阻力更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是第二次纠左的性质更为复杂
三、历史启示
(一)两次伟大转折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 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二)任何时候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 际相结合的原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 思想路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