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分析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分析


主干道、景观路 绿地率≥20%
次干道
绿地率≥30%
中心岛、转盘等 “黄土不露天”
1.2.4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布局
• 一、布局原则 • 1、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应结合城市其他部分的
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景观功能 • 2、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
出发。——因地制宜 • 3、城市园林绿地应均衡分布,比例合理,满足全
芜 湖 市 建 成 区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2002)
一、组织管理(10分) 1、认真执行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 2、市政府领导重视城市绿化美化工作,创建
活动动员有力,组织保障、政策资金落实; 3、创建工作指导思想明确,实施措施有
力; 4、结合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实际,创造出丰富
经验,对全国有示范、推动作用; 5、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机构完善,
28.63 36.36 6.47 7.27
表4-9:四个公园综合生态效益价值
固碳效益
净化空气
削减地表径
(万元/年)
效益(万元/年)
流效益(万元/年)
总价值 单位 总价值 单位 总价值
单位
价值
价值
价值
( hm2)
( hm2)
( hm2)
234.14 8.18 9.97 0.35 266.44
9.31
184.47 5.07 7.99 0.22 288.02
价值 万元 3.6
2.81 0.67 0.79
SO2
总量 价值
kg
万元
342.38 0.38
273.56 0.31 62.95 0.07 89.52 0.1
NO2
总量 kg 785.86
价值 万元 3.6
639.28 2.93 155.61 0.71 177.57 0.81
CO
总量 kg 168.68
0.78
89.22
0.57
153.94
0.82
59.86
0.78
72.18
0.80
55.86
0.75
65.18
削减 径流量
(m3)
5562.42
价值 (万元)
266.44
6012.85
288.02
1192.46
57.12
1279.34
61.28
公园
鲁迅 公园 长风 公园 曲阳 公园 徐家汇 公园
面积 (hm2)
• 园林绿地系统既是城市生态系统优劣的决定因素, 同时也是城市人口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志。 建设部2002年9月1日颁布的《城市绿地分类标 准》,将城市绿地划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 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五大类。
其它分类方法:见下图
• 1、公园绿地: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 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
• 绿地则可以具有多种多样的目地和功能,并且 有时可只需要植物这一种要素,不论植物是自 然生长的还是人工栽植的
1.2.1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功能
• (一)生态效益
1.净化空气:
2.净化水体:
3.杀菌作用:
4.调节湿度:
5.调节温度:
7. 通风与防风:
• (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会效益
1. 创造城市景观: 2. 休闲、保健场所:
市居民休息游览需要——游憩功能 • 4、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既要有远景的目标,也
要有近期的安排,做到远近结合。——分期实施
二、绿地布局的形式
1、块状绿地布局 这类情况都出现在旧城改建中 特点: (1)对构成城市整体的艺术面貌作用不大 (2)对改善城市小气候条件的作用也不显著 (3)居民使用不便 2、带状绿地布局 这种布局多数用于利用河湖水系、城市道路、旧城墙等因 素,形成纵横向绿带、放射状绿带与环状绿地交织的绿地 网。 特点:容易表现城市的艺术面貌。
(2)园林绿地范围内的水面,不论面积大小,如 不属于城市水系用地面积中,而又起公共绿地游 憩作用,应作公园面积计。但也有的城市,如南 京玄武湖,水面积按60%计入。
(3)紧邻市区的大面积风景区中的游览区,实际 上起着城市公园的作用,可以计入公共绿地面积 内,如南京中山陵游览区。
2、居住绿地
江苏省颁布的居住区绿化标准中规定:
价值 万元 0.11
128.76 0.08 34.04 0.02 39.15 0.03
PM10
总量 kg 742.21
价值 万元 2.28
6.5.62 1.86 152.84 0.47 177.62 0.55
合计 价值 万元 9.97
7.99 1.94 2.28
公园
鲁迅 公园
长风 公园
曲阳 公园
徐家汇 公园
包括:
综合公园——全市性公园、区域性公园。
社区公园——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
专类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 游乐公园、其它专类公园。
带状公园——沿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有一定游 憩设施的狭长形绿地。
街旁绿地——指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 片的绿地。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
职能明确,行业管理到位; 6、管理法规和制度健全、配套; 7、执法管理落实、有效,无非法侵占绿地、
破环绿化成果的严重事件; 8、园林绿化科研队伍和资金落实,科研成效
显著。
二、规划设计(10分) 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完成,获批准并纳
入城市总体规划,严格实施规划,取得良好的生 态、环境效益;
2、城市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 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及道路绿化 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形成有机的完整系统;
②、清除空气污染物价值评估:采用美国每种污染物的中间客观值,NO2为 45.8元·kg-1,PM10为30.7元·kg-1,SO2为 11.2元·kg-1,CO为6.5元·Kg1, O3为45.8元·kg-1。
③、削减暴雨径流价值评估: 采用美国对暴雨造成地表径流的管理和建设费 率,对树木削减暴雨径流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估,折算成人民币为479 元·m-3。
•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当中提到的“城市绿地”的 定义: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 城市建设用地以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 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
• 园林和绿地属于同一范畴,但在概念上有区别
• 园林通常包含四种基本要素:地形、水体、建 筑和植物,强调人的使用,这种使用通常是以 观赏、游憩或居住为主
二、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确定 1、我国城市园林绿地水平——现状 由于历史及其他各方面原因,我国的城市绿地 面积普遍较少。 2、国外城市绿地水平及动向——趋势 3、城市环境保护科学提出的要求——科学依据 影响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因素分为两大类: A:自然因素 B:满足城市居民游览及文化休息的需要。 从游览及文化休息需要考虑——游憩功能、休 息。
• 2、生产绿地:指专为城市绿化而设的生产科研基地。 为城市园林绿地提供充足的苗木、花卉和草皮,包括苗 圃、花圃、果园、林场等。
• 3、防护绿地:指为改善城市自然条件和卫生条件而设 的防护林。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 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
• 4、附属绿地:指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 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绿地、公共设施绿地、工业 绿地、仓储绿地、市政设施绿地、对外交通绿地等,由 所属单位自行负责。
3、编制完成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植物物种多样 性保护规划;
三、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计算
指 标 单位
公式
城市园林 绿地总面

人均公共 绿地占有

公顷 公共绿地+居住绿地+附属绿地+交通 绿地+风景区绿地+生产防护绿地
m2/人 市区公共绿地面积(公顷)/市区人 口
指 标 单位


城市绿化 覆盖率
市区公共 绿地面积

% 市区各类绿地覆盖率面积总和(公 顷)/市区面积(公顷)×100%
3、楔形绿地布局:凡城市中由 郊区伸入市中心的由宽到狭的绿 地,称为楔形绿地。
特点:(1)能达到城市通风条 件
(2)利于城市艺术面貌的体现
4、混合式绿地布局:是前三种形式的综合,可以做到 城市绿地点、线、面结合,组成较完整的体系。
优点: (1)可以使生活居住区获得最大的绿地接触面,方便居 民游憩。 (1)有利于小气候的改善 (2)有助于城市环境卫生条件的改善 (3)有利于丰富城市总体与各部分的艺术面貌
556.87
56.80
吸收量
总量(t)
价值(万元)
18.87
1.92
14.73
1.50
3.38
0.34
4.29
0.44
价值 合计 234.14 184.47 44.67 57.24
表4-7:四个公园净化空气效益价值
公园
O3
鲁迅 公园
长风 公园 曲阳 公园 徐家汇 公园
总量 kg 786.47
612.87 147.05 172.21
1.2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概述
教学目标:掌握城市绿地系统的分类及规划原则
教学内容:园林绿地的功能作用 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及分类 城市绿地评价指标 城市绿地分布格局
• 园林:由山水地貌、建筑构筑物和道路、植物和动 物等素材,根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条件和艺术布 局等方面要求综合组成的统一体
• 绿地: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是 人工栽植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及园林用地, 均可称为绿地
% 市区公共绿地面积/市区面积×100%
指 标 单位


苗圃拥有 亩/公 城市苗圃面积(亩)/市区(建成区)

里2 面积(公里2)
道路绿化 1 道路绿化横断面长度(m)/道路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