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新)

隧道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新)

隧道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GGTJ-7标)单位:编制:审核:批准:中铁二十三局集团贵广铁路客运线指挥部二0一0年八月十六日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客运专线隧道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客运专线GGTJ-7标中铁二十三局集团贵广铁路工程指挥部所属隧道工程的监控量测工作。

2、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了解监控量测的目的:监测围岩变形和压力情况,验证支护衬砌的设计效果,保证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掌握围岩和支护的状态,根据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进行日常施工管理;提供判断围岩和支护系统基本稳定的依据,通过监测数据的连续变化,分析支护结构的作用及效果,确定二衬和仰拱的施做时间;通过对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掌握地层稳定性变化规律,预见事故和险情,为大变形发展情况及研究、决策提供基础资料,作为调整和修正支护设计参数及施工方法的依据,提供围岩和支护衬砌最终稳定的信息;将监控量测结果及时反馈于隧道设计、施工、建设管理中,确定施工管理等级;积累资料,供以后工程设计、施工参考。

明确隧道围岩级别(从隧道施工图中查找),编写《监控量测点布置表》。

2.2 外业技术准备2.2.1建立测量控制网,布置监控量测点。

2.2.2建立监控量测组织机构为确保隧道的施工安全和质量,为隧道施工、管理、决策提供基础数据,项目部各隧道施工队成立专门量测机构,由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机构逐级分工负责。

1 负责人职责(1)负责传达上级和作业队有关量测工作的要求和指示;(2)组织编制、优化量测实施方案,审查通过后组织实施;(3)确保量测中的人员、资源配置满足量测工作需要;(4)对监控量测的报表和分析报告审核把关,对现场量测中出现的异常问题及时处理,重大异常情况向指挥部分管隧道的副总工程师和主要领导汇报,负责会同作业队队长根据量测分析资料制定内部量测施工管理等级并指导施工;(5)每天必须对量测工作进行不少于一次的督促与指导。

2 数据分析处理小组职责(1)负责编制量测断面实施计划,并按批准的量测计划组织实施,进行动态优化调整,编制作业指导书并负责量测指导书的交底和组织实施;(2)检查指导书量测断面及测点的埋设,确保量测项目、测点数量、量测频率等符合设计、规范及有关要求;(3)负责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并对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结构的稳定性作出评价,提出管理等级建议;(4)每天将签认后的量测报告和分析报告向队总工程师提交。

3 现场量测小组职责(1)负责按量测计划进行断面的现场设置、埋点布设,按规定的量测方法和量测频率组织量测,负责提交原始量测数据。

量测原始记录不得涂改,并将资料保持完好;(2)对量测原始数据做初步计算,将每天变形数据以规定的表格形式提交给监控数据分析人员,对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2.3仪器设备配备进行量测工作前必须选择配置相应精度等级的测量仪器。

所有仪器设备应按规定、按检定周期送到有检定资质的部门进行检定,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做好日常保养,保证仪器处于良好状态并做好标识,建立仪器设备台账;绝对禁止使用超过使用有效期的仪器和缺损的仪器。

因此,贵广铁路客运专线GGTJ-7标对量测工作所使用的量测仪器的精度要求具体如下:1 标称精度不低于2〞、2mm +2ppm的全站仪。

2 不低于DS3的光学水准仪。

3 标称精度不低于±0.1mm的收敛仪。

4 其它配件(如钢卷尺、伸缩杆、温度计、反光板等)2.4人员配备量测人员根据量测需要分组,每组量测人员2人。

量测人员须持证上岗。

3、主要技术要求1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101-2009 J 961-2009)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 J 962-2009)3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条文说明(TB 10601-2009 J 962-2009)4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14-2005)5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6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 10121-2007 J 721-2007)7贵广公司相关文件规定及铁道部相关规定4、工作内容和流程隧洞开挖支护监控量测项目包括:洞内外观察、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拱顶下沉量测、浅埋地段地表下沉量测。

监控量测计划的内容应包括:量测项目及方法、测量仪器的选择、测点布、量测频率、数据处理及量测作业人员的组织等。

4.1 洞内外观察4.1.1洞内外观察、开挖工作面观察、已施工区段观察以及地表观察、开挖要作面观察应在每天开挖后进行一次,内容包括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工作面稳定状态、围岩变形等。

当地质情况基本无变化时,可每天进行一次,观察后应绘制开挖工作面略图并作好地质素描,填写工作面状态记录表及围岩级别判定卡。

4.1.2对已施工区段的观察每天至少一次,观察内容包括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的状况以及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

4.1.3洞外观察包括洞口地表情况、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的稳定、地表水渗透的观察。

4.1.4 在观察过程中如发现地质条件恶化,初期支护发生异常现象,应立即通知施工负责人采取应急措施,并派专人进行不间断观察。

4.2拱顶下沉及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4.2.1拱顶下沉及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应在同一断面进行,根据围岩级别、隧道尺寸和埋深等,沿隧道纵向在拱顶和边墙中部布设测点。

拱顶下沉及收敛量测在整个隧道进行。

拱顶下沉及净空变形量测断面的间距应根据围岩级别、隧道断面尺寸、埋置深度及工程重要性等确定,宜为10~50 m,在I~Ⅱ级围岩的隧道中可适当加大测点间距,在地质变化处应加密量测断面。

量测断面间距及测点数量可参考表4.2.1选定。

表4.2.1 量测断面间距及测点数量表4.2.2净空变形量测应在每次开挖后尽早进行。

初读数应在开挖后12 h 内读取,最迟不得大于24 h,而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初读数。

4.2.3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用红油漆标明里程和测点的编号,妥善保护,防止爆破和其他情况的破坏,量测点上不悬挂其他任何物品。

拱顶量测后视测点必须埋设在稳定岩面上,并和洞内水准点建立联系。

4.2.4 根据收敛仪挂钩的要求,水平收敛和拱顶下沉量测点采用φ8 mm 的膨胀螺栓加工焊于拱架上或打在岩石上。

量测应选择精度适当,性能可靠、使用及携带方便的仪器。

变形量测可选用电阻式或电感式仪器,仪器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标定。

4.2.5 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线的布置应根据施工方法、地质条件、量测面所在位置、隧道埋置深度等条件确定。

在地质条件良好,采用全断面开挖方式时,可设一条水平测线。

当采用台阶开挖方式时,可在拱腰和边墙部位各设一条水平线。

4.2.6 拱顶下沉量测应与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在同一量测断面内进行,可采用水准仪等测定下沉量。

当地质条件复杂、下沉量大或偏压明显时,除量测拱顶下沉外,尚应量测拱腰下沉及基底隆起量。

4.2.7拱顶下沉量测与水平净空相对变化量测宜用相同的量测频率,应从表4.2.7中根据变形速度和距开挖工作面的距离选择较高的一个量测频率。

注:B表示隧道开挖宽度。

4.3 浅埋地段地表下沉量测4.3.1隧道浅埋段开挖后围岩难以白稳成拱,地表易沉陷,为了确保浅埋段的施工安全,进行地表沉降监测。

布点原则为:在l~3倍的洞径范围进行,量测断面布置与洞内一致,每个断面上的测点间距为2~5m。

同时在横向依据实际情况选定主断面,沿主断面布设测点,以了解地表沉降的横向影响范围。

地表下沉量测应根据隧道埋置深度、地质条件、地表有无建筑物、所采用的开挖方式等因素确定。

地表下沉量测的测点应与水平净空相对变化和拱顶下沉量测的测点布置在同一横断面内,沿隧道中线,地表下沉量测断面的间距可按表4.3.1采用.表3.3.1 地表下沉量测断面间距表注:H为隧道埋深,B为隧道开挖宽度。

4.3.2 横断面方向地表下沉量测的测点间隔应2~5m,在一个量测断面内应设7~11个测点。

4.3.3地表下沉量测应在开挖T怍面前方H+h(隧道埋置深度+隧道高度)处开始,直到衬砌结构封闭,下沉基本停止为止。

4.3.4 地表下沉的量测频率应和拱顶下沉及水平相对净空变化的量测频率相同。

各项量测作业均应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l~3周。

锚杆轴力、围岩压力、衬砌应力等的量测,开始时应和同一断面的变形量测频率相同,当量测值变化不大时,可降低量测频率,从每周一次到每月一次,直到无变化为止。

5、量测项目及方法洞内外观察、净空水平收敛量测、拱顶下沉量测以及浅埋隧道地表下沉量测四个必测项目,为日常施工管理提供有关数据资料。

必测项目的监控量测方法与要求见表5-1,选测项目的监控量测方法与要求见表5-2。

表5 -1 必测项目的监控量测方法与要求表表5-2 选测项目的监控量测方法与要求表地表监控量测根据浅埋隧道段的情况,横断面上测点为2~5 m。

横断面量测间距见表5-3。

表4-3 横断面量测间距在隧道中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隧道中线两侧范围不应小于Ho +B(Ho为埋深,B为洞宽),地表有控制性建(构)筑物时,量测范围应适当加宽。

其测点布置如图5-1~图5-3。

图5-1双侧壁导坑法测点布置示意图图5-2台阶法测点布置示意图图5-3地表量测测点布置示意图6、项目量测频率洞内观察分为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初期支护状况观察两部分。

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地质情况基本无变化时,可每天进行一次。

对初期支护观察也应每天至少进行一次,观察内容包括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的支护状况。

洞外观察包括地表情况、沉陷、边仰坡稳定、地表水渗透等观察。

净空水平收敛量测和拱顶下沉量测采用相同的量测频率。

实际量测频率应从表中根据变形速度和距开挖工作面距离选择一个较高的量测频率。

表6项目量测频率7、量测管理各预埋测点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妥善保护,不得任意撤换和破坏,并建立量测点埋设的记录资料。

量测工作按计划实施,不得中断。

根据量测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围岩总位移值及变化规律后,将其值与规范规定值进行比较:当计算值小于或等于规范规定值时,可将回归分析值作为围岩变形控制依据。

量测数据要及时、准确,量测结果及时报告,以便掌握动态信息。

记录要正规,资料要齐全,计算要正确,以便为竣工文件积累资料。

8、量测资料的处理及应用8.1绘制图表,指导施工根据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及时绘制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拱顶下沉时态曲线和净空水平收敛、拱顶下沉与距开挖工作面距离的关系图等。

根据量测结果及《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的规定,根据变形管理等级指导施工。

具体量测等级见表8.1。

8.2 及时反馈,确保施工措施安全合理观察及量测以现异常时,应及时修改支护参数。

一般正常状态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喷射混凝土表面无裂缝或仅有少量微裂缝、位移速度除在最初(l~2)d允许有加速外,应迅速减步、位移很快达到稳定,且围岩状况比预期要好时,应适当减弱设计参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