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安市路内停车场规划

西安市路内停车场规划

课程论文课程名称停车场规划设计西安市路内停车设施调查与研究题目土木工程学院院(系)交通工程1402专业班级王春峰姓名学号140202036指导教师田准2017 年7 月7 日目录一、绪论 (1)二、国内外路内停车模式比较 (1)三、停车设施调查 (2)四、西安市路内停车现状问题 (4)五、停车问题解决措施研究 (6)一、绪论停车设施作为城市中心商业区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心商业区的停车设施已不能跟上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因此产生一系列问题。

我国城市中心商业区停车设旌的建设己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路内停车现象日益严峻,严重阻碍交通,本文以西安市为例,通过调查分析,对路内停车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二、国内外路内停车模式比较1国内外路内停车模式分类1.1路边式停车(1)布局:占用人行道用地布置停车位。

应用:国内普遍存在,由于个体交通在生成和流动上具有很强的自发性,难以控制,使人行空间完全被占据,自人行道进入建筑的行人需穿越停车场,增加人行的困难性和危险性。

无隔离带的路边停车布局:靠近道路红线,毗邻车行道布置,出入口以停车位为单位,设置便捷。

应用:应用:是国内外路内停车中最常见的模式,常在城市支路设置,可结合非机动车道布置,减少对非机动车的干扰。

(3)有隔离带的路边停车布局:有明确的出入口,与人行道结合布置,垂直向不便于人流穿越。

应用:因其对交通干扰小,距离目的地近,常用于沿主次干路布置的商业街区,第 1 页客运交通临时停放。

1.2路中式停车利用中央隔离带的路中式停车一单排布局:设置在道路中央,车辆可以前进停车,前进出车,通常结合车行道作为转向待行区设置。

应用:出行者需要步行到目的地,不适合设置在车流较大的地方。

国外常结合BRT道路,用于交通换乘,在国内常用于高架桥下停车。

利用中央隔离带的路中式停车一双排布局:在道路中央隔离带位置设置双排停车位,可在双排车道间设置停车专用辅路,增强秩序性,结合两侧隔离带布置人行路线。

应用:常见于道路较宽的干路,可结合u字掉头车流进行渠化,从而分担干路口转向压力,减少路段左转干扰。

1.3特殊停车场(1)利用中央隔离带的地下停车布局:立体化的交通布局,占用的交通用地面积最小,建设成本高。

应用:在商业区等机会成本高的地段使用隔离带地下停车,通过交通分层来缓解和疏导交通压力,在日本最为常见。

商业区地下停车场集中布置,可以形成一个大型人流集散点,结合地下商业街布置,提高其经济效益。

三、停车设施调查路上停车场调查停车场调查是采用不同调查与分析手段,测定停车设施现状及需求量的若干参数,以便掌握规划区停车特性,分析规律,从而为停车设施规划与管理提供实际参考资料和数据的基础工作。

由于不同类型的停车设施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不同的停车特性,为此,在停车调查中,需要根据停车的特性选择调查的日期和时间。

(1)调查时间考虑到停车需求的波动性,除了特殊要求,停车调查应当在平日进行。

而旅游景点的停车需求的高峰多出现于节假日,为此,旅游景点的停车调查应当选择在节假日进行。

而调查时间原则上应在包括停车需求的高峰小时在内,连续进行 8个小时以上,但考虑到调查目的、人力等原因,许多停车调查仅在高峰小时内进行。

而停车需求的高峰因停车场的性质、位置而不同,如住宅停车场的调查时间应包含早晚的时间,餐饮、娱乐则应包含夜间一定的时间,而办公区第 2 页应在一天中的工作时段内。

因此,有时需要事先进行预备性调查,以提高调查数据的可靠性。

(2)调查方法①连续观测法调查人员对于停放的车辆从停车开始到停车结束连续观测的方法。

有牌照式和非牌照式两种。

所谓牌照式是在调查中要记录车辆牌照,来区分停车车辆;而非牌照式则是调查时不记录停车车辆的牌照。

由于前者可以区分具体车辆,因此较多采用。

②断续观测法该方法是调查人员每隔一定时间(一般为 15 分钟)在调查区域巡回一次,对调查地区内停放的车辆进行登记调查。

其方法也有牌照式和非牌照式两种。

③询问调查为了了解停车目的、停车设施到目的地的距离、停车时间等信息,对停车者进行询问,其方法主要为问卷调查,且回收的方法不同,可以当面填写后回收问卷或填写后邮寄回收问卷。

本文中所用的调查方法是有牌照式断续观测法,即调查员每隔 15 分钟在指定的调查区域巡回一次,并记下调查地区内停放车辆的后四位车牌号。

调查的时间则根据调查地点的不同而不同,每次调查的持续时间一般在含高峰小时在内的四个小时,必要时增加至八个小时。

调查地点的选择也是和调查目的相结合的,地点的选择必须涵盖路内路外,公共及配建,城市中心及副中心,商业、娱乐、办公及住宅在内。

且还要考虑调查的可行性和方便性,尽量选在调查员容易到达、环境条件良好的地区。

停车场泊位数(个)平均停车时间(分)周转率(%)利用率(%)高峰停车数(个)乐居场路路内停车98 128 2.21 112 103第 3 页四、西安市路内停车现状问题路上停车场西安市的小汽车发展迅速,且停车场的历史欠账比较多,只有大力发展路上停车场来弥补路外停车场的不足,因此西安市的路上停车场所占比例较高。

经过进一步的同一规划和管理,现已撤销了一些不合理的路上停车场,同时在某些支路的两则新建了大量占道停车场。

经调查,西安市现有路上停车路段 692 个,总泊位数 38360 个,占总泊位数 10%,其中 66%的泊位设置在主干道和次干道上,造成对中心市区道路通行能力和街区市容环境的不利影响。

近年,西安市确定了首批 630 个合法的占道停车收费站点其中特定区域 3 个(收费标准为每小时 6 元),一类区域 69 个(每小时 4 元),二类区域 230 个(每小时 3 元),三类区域 328 个(每小时 2 元)。

这些站点全部归西安市机动车停放服务中心管理,配有统一的收费员、P 字牌。

除了首批停车站点之外,西安市正在规划第二批停车站点。

除政府部门公布的停车站点外,其余收费站点都是违法的,车主可拒缴停车费。

如在公布的站点发现乱收费等情况,车主可直接向西安市机动车停放服务中心投诉。

占道停车收费站点的设置是动态管理的,会随着道路条件、交通条件、路外停车设施、交通管理措施等任意一种情况的改变而实时调整。

按照要求,停车站点应设置在支路、交通负荷较小的次干道以及有隔离带的非机动车道上,当道路车行道宽度小于 6 米或人行道宽度小于5米时禁止设置站点,设置的站点应与交叉口、公交车站、单位出入口等留有足够距离。

第 4 页西安市由于对静态交通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系统的研究和规划,且缺乏较完善的停车政策,对于将规划区内的停车场挪为他用或非法停车的现象惩罚的力度不够,再加上西安市私人小轿车的迅速增加,更加导致了西安市停车供需比例的严重失衡。

停车位紧缺且比例失调。

西安市社会经济发展及停车设施现状12目前在全市停车位普查统计的 38.4 万个停车位中,配建泊位 33.9 万个,路外公共泊位 0.68 万个,路内占道 3.8万个(含未划线车位),三者之间的供应比例为 88.2%、1.8%、10%。

按照国家有关部委文件规定,城市停车设施的供应逐步形成配建停车位为主、路外停车位为辅、临时占道为补充的城市停车格局,三者之间的合理比例关系基本为 0.85:0.1:0.05,由此西安停车位数量在总量不足的情况下,公共和临时占道停车位的比例存在严重失调,公共停车位的缺失,不得不靠临时占道来弥补,这就加剧了交通拥堵。

居民意识薄弱,违法停车现象严重违法停车不仅使城市的停车系统变得混乱,也对动态交通系统产生很大影响,在交通高峰时期造成交通堵塞,严重的扰乱了道路交通秩序。

违法停车一般出现在城市次干路和支路两则,一方面由于居民对违法停车的意识比较薄弱,导致一些停车者只注重停车的方便性,而忽视了停车的合法性。

另一方面,违法停车也体现出了停车设施在规划时考虑的不够周全,车位的数量及位置设置的不够合理。

车位规划不合理,导致停车困难。

车位规划不合理体现在不同的方面,首先是车位的数量设置的不合理,对停车的吸引量预测的不准确,使部分停车者因无法停车而拒绝前来或绕道而行,给附近其他道路增加了交通压力。

其次是停车设施的位置规划不合理,停车设施的位置应根据其不同的服务半径合理设置,太多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太少则会造成停车困难。

再次是停车设施的出入口设置不合理,出入口是最容易造成交通堵塞的地方,它的规划设计和停车场附近的交通秩序有密切的关系。

停车诱导信息不明确,增加道路交通量西安的停车诱导信息系统远远落后于其他大城市,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停车诱导信息系统能有效的减少停车者的停车时间,而西安的停车诱导信息系统还没有普及,只有一些较大的商场或酒店的地下停车场设置了此系统,且显示的信息不够明确,大多只显示了剩余车位数,而没有具体的位置和路线,这些都能给停车设施使用者造成困扰。

管理制度不严谨,惩罚力度不够制度的不严谨主要体现在对占道停车的管理中,对占道停车位的设置、收费缺乏统一的管理,严重影响了停车设施功能的有效发第 5 页挥。

例如一些被取消的占道停车位没有及时画上明显的标志;有些收费员乱收停车费、不撕发票;停车设施因管理部门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管理方式,且票价不统一;有些配建停车场的车位挪为他用。

五、停车问题解决措施研究路内停车收费管理策略路内停车收费管理策略的制定需在充分考虑其收费目的、停车费率定价依据以及定价所遵循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即要解决好为什么要实施路内停车收费政策以及怎么收的问题。

城市实施路内停车收费的目的就是利用停车收费费率这种经济因素对城市交通调控作用,以改善城市道路的通畅性,缓解交通拥堵,实现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的良性互动关系;利用停车收费费率维护路内停车与路外停车竞争的公平性,以促进城市停车产业化的健康发展,进一步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具体比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当区域(时段)的交通拥挤时,通过路边停车收费调节道路交通流量;•当区域(时段)的交通不拥挤,路边停车泊位供不应求时,通过路边停车收费调节停车位的供求关系;•当区域(时段)的交通不拥挤,路边停车泊位供大于求时,通过路边停车收费规范路边停车行为。

路内停车定价依据•服务成本。

包括停车设施的土地、建造、设备、经营成本 (整个停车设施的经营成本,而不是仅仅考虑单个车位的经营成本) ,服务成本可以作为路边停车收费费率的下限。

•路边停车费率的容忍度。

路边停车点使用者所能接受的停车收费费率,即停车者对停车服务的支付意愿,是路边停车收费费率确定的重要参考依据,可以将其作为路边停车收费定价模型的约束条件。

•合理报酬。

路边停车收费旨在调节道路交通量、调节停车位的供求关系和规范停车行为,所以路边停车的收入和支出相抵,应有合理盈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