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影像诊断
四、冠状动脉异常
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 但不能观察管壁情况及 心肌状况,且为有创检 查 多排CT与MRI无创,显 影效果好,可满足门诊 筛查
CT 成像
LAD中度度狭窄
五、心包病变
1.心包积液
心包腔液体超过50ml 普通X线:中等量以上心包积液,心影向两侧 普遍增大,呈烧瓶或球形;透视下心脏搏动减 弱或消失 CT:心包腔增宽,腔内可见水样低密度 MRI:积液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冠脉钙化
MRI检查
优缺点:
安全、无创、无放射损害 利用流空效应,无需造影剂 软组织对比好,可三维立体成像 MRI电影可动态显示心脏、瓣膜运动、 血流动力学,从而对心功能准确评价 对冠状动脉显示不如CT
应用:血管病变,心脏病变-肿瘤、 心肌病、先心病、冠心病,心包病 变,心脏功能评价和定量分析 禁忌:安装心脏起搏器,幽闭症
(一)心脏 ①横轴位: 最基本,同CT横断面; 心肌呈中等信号 瓣膜为中等信号,较 心肌信号略高 心包呈低信号,正常 厚度不超过4mm
②心脏短轴位: 扫描线垂直于室间隔
(二)血管
MRA较传统的血管造影无创、无辐射、经济有效 MR血管造影技术除观察血管形态、内径、走行,还可测 量血流速度、观察血流特征
肺动脉段平直或凹陷,凸出者多为狭窄后扩张或肺动脉高
压所致; 侧支循环建立的表现(支气管、膈、肋间动脉),血管粗 细分布不均,上肺较下肺粗大,或出血紊乱的网状纹理
肺 血 减 少
轻度肺血减少
明显肺血减少 重度肺血减少
3、肺静脉高压
病因:①左心房阻力增加:二狭②左室阻力增加:主动 脉瓣狭窄、高血压、左心衰③肺静脉阻力增加:先天或 后天肺静脉狭窄
4.管腔异常
主动脉瘤:主动脉管径超过4cm或超过邻近主 动脉管径的1.5倍以上 附壁血栓:新鲜血栓在T1WI为较高信号,陈旧 血栓在T1WI为中等信号
动脉瘤
七、肺门及肺血管异常
1.肺门异常
双侧肺门增大,见于肺充血(边缘清楚)与肺 淤血(边缘模糊) 肺动脉高压透视下肺门搏动增强-肺门舞蹈 肺门动脉扩张
第二节、正常影像学表现
正常X线表现 正常CT表现 正常MRI表现
一、正常X线表现
心脏在胸腔中的位置
(一)后前位心脏大血管正常投影
(二)心脏大小测量
心胸比率:指 心影最大横径 与胸廓最大横 径之比
心胸比率=AB/CD
(三)心脏、大血管形态
体型
依体型不同将正常心分为横位心、垂位心和斜位 心三种 深吸气--→垂位;深呼气--→横位 平卧位--→横位心,上腔静脉增宽
4、四腔心层面
可见四个心腔,两心室偏左 前方,两心房位于心室右后 方 房间隔较薄,室间隔较厚
5、心包
通常显示壁层心包,正常厚度为1~2㎜
(二)心脏短轴位
主要观察左室壁心肌 结合电影软件了解心肌 收缩运动和各室壁厚度 右室壁厚度为左室壁的 1/3
左室心肌厚度在收缩期 比舒张期至少增加30%
慢性心梗室壁瘤形成
二、肺动脉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
定义: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栓塞肺动脉或其分支 引起肺循环障碍的综合征;并发肺出血或坏死者 称为肺梗死。 临床与病理
病因:多由周围静脉内血栓脱落随血入肺动脉引起。 栓子的好发部位是下肢和盆腔静脉。栓子形成的危险 因素有:(1)年龄与性别:50-60岁年龄段多见;20-39岁年龄
2、主肺动脉及左右肺 动脉层面(气管隆突)
主肺动脉与左、右肺动脉呈 “人”形 主肺动脉直径小于29mm 升、降主动脉(升主动脉与降 主动脉之比约2.2~1.1:1 ), 上腔静脉 左、右主支气管横向走行 上腔静脉
3、主动脉根部层面
主动脉根居中 前为右室流出道,后为左房,右 侧由高到低分为右心耳及上腔静 脉或右心房 左房两侧可见肺静脉汇入,左房 前后径约30~45㎜ 主动脉根部可见两侧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CT表现: 可见冠状动脉钙化或管腔狭窄 心肌梗死
局部心肌壁变薄 收缩期心肌壁增厚减低或不增厚 室壁运动异常-运动减弱、消失和矛盾运动 增强早期病灶局限缺损,延迟扫描呈强化改变(代表 局部心肌坏死,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外水肿,细胞外 隙相对扩大,对比剂聚集) 室壁瘤附壁血栓呈充盈缺损
右冠状动脉狭窄
LAD中度狭窄
左回旋支狭窄,对 比剂首过,左室游 离壁心肌有局限性 低密度区
陈旧心梗,心尖 部附壁血栓呈低 密度充盈缺损
室 壁 瘤
室壁瘤附壁血栓
3.MRI表现 急性心梗T1低信号,T2高信号(缺血心肌细胞内外高度 水肿) 梗死室壁变薄 节段性室壁运动减弱、消失,收缩期室壁增厚减低或消失 增强首过梗死区强化减弱,延迟3-5分梗死区透壁强化显 著(因心肌水肿坏死,细胞外隙扩大,局部对比剂含量增 加),冬眠心肌或顿抑心肌常表现为非透壁延迟强化 陈旧性心梗心肌变薄,心肌T2值缩短、信号减低(纤维 化),增强扫描同急性期 合并室壁瘤可见室壁显著变薄,局部外膨,运动消失或反 向运动,并发附壁血栓呈T1WI中等信号,T2WI较高信号
组女性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比同龄男性高10倍。(2)血栓性静脉 炎、静脉曲张。(3)心肺疾病:慢性心肺疾病是肺血栓栓塞的 主要危险因素。(4)创伤、手术。(5)肿瘤。(6)制动过度 (经济舱综合征)。(7)妊娠、避孕药。(8)其它:肥胖、糖 尿病、静脉内插管等。
冠脉MR
第三节、异常影像学表现
心脏位置、形态和大小异常 心脏运动和血流异常 冠状动脉异常 心包病变 主动脉异常 肺血流异常
一、位置异常
整体位置异常 房室相对位置异常 房室连接关系异常
胃 泡 镜面右位心
二、形态及大小异常
病理心型 心脏增大诊断标准
主动脉型心脏
肺 泡 性 肺 水 肿 治疗前 治疗后
长期静脉高压还可引起动脉高压 肺淤血-间质性肺水肿-实质性肺水 肿为肺静脉高压的三部曲
第四节 常见疾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肺动脉栓塞 主动脉夹层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一侧肺动脉缺如 肺动脉起源异常 肺动脉及分支狭窄先天性肺动静脉瘘 肺动脉瘤栓或血栓
MSCT示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均狭窄
3.管壁异常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获得性-主动脉夹层 动脉粥样硬化 可见管壁斑块、钙化
主动脉壁钙化
MRI示降主动脉以远主 动脉缩窄,狭窄以远降 主动脉扩张,双侧内乳 动脉及肋间动脉增粗、 代偿
定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阻 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变 临床与病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脂质沉积、纤维组 织增生和粥样斑块形成-斑块增大融合或发生 溃疡继发血栓形成-管腔狭窄或闭塞-心肌梗 死(局部心肌收缩消失,形成室壁瘤) 症状: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猝死
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 冠心病本身无异常表现 左室增大为主,左心衰表现为肺淤血、肺水肿, 伴左房增大 急性心梗后数日至2个月可发生心肌梗死后综合 征,表现为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肺下叶渗出 真性室壁瘤(多见于心室前侧壁、心尖部)可见 心左缘局限膨凸,运动消失或矛盾运动,个别可 见局部钙化;
室壁瘤
不同的心包积液
大 量 心 包 积 液
a
b
大 量 心 包 积 液MRI
心包积液
心包脏、壁层间异常信号
2.心包增厚
X线:心缘异常,上腔静脉增宽,肺淤血;透 视下心脏搏动减弱或消失 CT、MRI:心包厚度在4mm以上,重者伴不 同程度心室舒张功能受限
3.心包钙化
X线:蛋壳样钙化影包绕 心影 CT:心包区线样或蛋壳样 均匀高密度影,边缘清晰 MRI:线条样无信号或低 信号区 钙化广泛伴腔静脉扩张、 心房扩大、心室舒张受限
呼吸
体位
斜位心
心胸比率 0.5
垂位心
心胸比率<0.5
横位心
心胸比率> o.5
体型
呼吸
二、正常CT表现
(一)、心脏横轴位 主动脉弓层面 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层面(气管隆突层 面) 主动脉根部层面 四腔心层面
1、主动脉弓层面
主动脉弓 上腔静脉 气管 食管
缩 窄 性 心 包 炎
缩窄性心包炎
4.心包肿块
CT:心包区结节样软组织密度影 MRI:软组织信号
六、大血管异常
1.主动脉形态异常
扩张迂曲(超过心右缘或向左侧肺野突出,主 动脉结达胸锁关节水平)、增宽(>4cm考虑动 脉瘤)
主动脉形状及密度的改变
主动脉的扩张、钙化
2.肺动脉形态异常
左室下壁急性心 肌梗死,脂肪抑 制短轴T2WI示左 室下壁及部分室 间隔的不均匀信 号增高
同前病例,增 强扫描首次通 过时,心腔及 心肌信号增高, 而下壁可见低 信号灌注区, 为心肌梗死
同前病例,延 迟3分钟扫描 心肌梗死区可 见有较多对比 剂滞留
心尖部陈旧心梗 合并室壁瘤, MRI示心尖明显 变薄,向外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