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刮痧师模拟试题(含答案)教学文案

中医刮痧师模拟试题(含答案)教学文案

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中医刮痧师》国家职业资格理论考试模拟试题二姓名:一、单选题1、早在( B )和《黄帝内经》书中对刮痧所选用工具、技术要领、方法等就有所记载。

A、《瘟痧要编》B、《五十二病方》C、《针灸大全》D、《痧胀玉衡》2、刮痧的主要工具有牛角、砭石、( D )、玉石等质地坚硬的材质制成的板关器具。

A、木材B、骨骼C、塑料D、陶瓷3、( B )是指了生于夏秋之季,因感受风寒湿燥火六淫之邪气或疫疠之秽浊而出现的一类病症。

A、痛症B、痧症C、中暑D、刮痧4、在刮痧时选择坐位是不包括( D )A、侧扶坐位B、端坐位C、仰靠坐位D、俯卧位5、( C )体位多用于背部、腰部、臀部和下肢部位的刮拭。

A、俯扶坐位B、俯卧位C、站位D、侧卧位6、刮痧的方向总原则不包含( D )A、由上而下B、由内而外C、尽可能拉长距离D、先头面后手足。

7、( D )在刮痧时,刮痧板的按压的力度大,刮拭的速度快,刮拭时间相对较短。

A、补法B、平补平泻法C、其它刮痧D、泻法8、( D )适用于身体强壮、疾病初期的实症患者以及骨关节疼痛患者。

A、补法B、平补平泻法C、其它刮痧D、泻法9、在刮痧时一般局部刮痧( B )为宜。

A、5分钟B、10~20分钟C、20~30分钟D、60分钟10、刮痧的程度包括(A )和出痧的程度。

A、力量的强度B、角度的大小C、速度的快慢D、长度的长短11、刮痧时做有规律的顺、逆时针方向旋转刮拭,力量适中,不快不慢,有节奏感称之为( A )A、旋刮法B、弧线刮法C、推刮法D、逆刮法12、用刮痧板的边角直接点压穴,力量逐步加重,以患者能承受的为度,保持数秒后快速抬起,重复操作5~10次称之为( C )A、摩擦法B、角刮法C、点压法D、按揉法13、下列哪些手法不适合面部的刮拭(D )A、平抹法B、平推法C、平压法D、平点法14、刮痧与( B )配合使用,适用于治疗颈肩痛、腰背痛以及失眠、痤疮、疲劳等。

A、按摩B、拔罐C、针灸D、电疗15、刮痧与( A )配合使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痧斑的吸收,提高刮痧的疗效。

A、按摩B、拔罐C、针灸D、电疗16、刮痧时出现头晕、目眩、心慌、出冷汗、面色仓白、恶心欲吐,甚至神昏仆倒称之为( A )A、晕刮B、晕觉C、正常现象D、紧张17、静脉曲胀者刮拭的方向应为( B )A、由上而下B、由下而上C、由内而外D、由外而内18、刮痧后可( C )。

A、洗冷水澡B、吹风C、喝杯温开水D、大量运动19、刮痧时的力度可以( D )A、可大B、可小C、忽轻忽重D、要均匀20、年老体弱、儿童、疼痛敏感者手法应用( A )A、轻刮法B、重刮法C、泻刮法D、逆刮法21、由( A )引头痛起病急,痛连项背,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口不渴。

苔薄白,脉浮紧。

A、外感风寒症B、外感风热症C、肝阳化风症D、气血亏虚22、由( B )头胀痛,甚则头痛如裂,发热或恶风,面红目赤,口渴欲饮,便秘漫黄。

舌质红,苔黄,脉浮数。

A、外感风寒症B、外感风热症C、肝阳化风症D、气血亏虚23、由( A )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果,大便或搪。

苔白腻,脉懦或滑。

A、外感风湿症B、外感风热症C、肝阳化风症D、气血亏虚24、由( C )头痛,头胀痛,心烦易怒,夜眠不宁,口苦面红,或兼胁痛。

舌红苔黄•脉弦。

A、外感风寒症B、外感风热症C、肝阳化风症D、气血亏虚25、由( D )引起的头痛,症头痛隐隐,或伴头晕,心悸不宁,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遇劳加重,休息减轻。

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A、外感风寒症B、外感风热症C、肝阳化风症D、气血亏虚26、感冒刮痧治疗需要变换体位,正确的顺序为( A )A、坐位---俯卧位-坐位B、坐位---站位-俯卧位C、俯卧位——坐位---站位D、站位---俯卧位-坐位27、感冒时的背部刮拭用( A ),沿背部督脉从大椎至身柱一段进行刮拭。

A、直线刮法B、弧线刮法C、角刮法D、重刮法28、风寒感冒从脉象上应为:( A )A、脉浮紧或浮缓B、脉浮数C、脉浮无力D、脉细数29、暑湿型感冒从舌苔上来看应为( C )A、苔白或黄B、苔白C、苔黄腻D、舌质红30、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微汗,或寐中盗汗,头痛,心烦,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干咳少痰,常见于( A )型感冒。

A、阴虚证B、气虚证C、风热证D、暑湿证31、阴虚感冒患者可以加刮的穴位(A )A、涌泉B、中极C、阴郗D、神门32、感冒期间适宜的饮食有(A )A、清淡,以蔬菜为主B、生冷C、肥甘油腻D、生冷水果为主33、颈痛应采取的体位是(A )A、端坐低头位B、俯卧位C、站位D、仰坐位34、颈部督脉在刮拭时基肌肉薄弱,棘突明显者,应用刮板的棱角(A )椎间隙。

A、点压按揉B、点压弹拨C、角刮D、旋刮35、( C )的颈椎病会出现,颈项、肩臂疼痛,四肢麻木,伴头晕眼花、耳鸣、腰膝酸软、月经不调等症状。

A、风寒痹阻证B、劳伤血瘀证C、肝肾阴虚证D、外感暑湿证36、下列一组动作适合锻炼的部位是( C )前后屈伸、侧向偏头、左右平旋、向前过伸、回头望月、摇头晃脑、捏揉颈部。

A、腰部B、膝关节C、颈部D、肩部37、肩周炎多发于( B )年龄段的人群。

A、40左右岁B、50左右岁C、60左右岁D、65左右岁38、肩部窜痛,遇风寒痛增,得温痛缓,畏风恶寒,或肩部有沉重感。

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弦滑或弦紧多发于( A )引起的肩周炎。

A、风寒湿症B、瘀血虚证C、气血虚证D、劳损证39、不属于肩周炎的锻炼方法的是(C)A、爬墙运动B、旋肩法C、回头望月D、梳头法40、患者站立,将患肢外展,双手握住一个与自己肩关节高度相当的物体,然后身体做下蹲动作,角度越大越好,到肩部疼痛难忍时,在此姿势处暂停5-10分钟。

每天坚持做2-3次。

此法是( A )锻炼肩周炎A、蹲压法B、旋肩法C、回头望月D、梳头法40、在什么情况下不可以刮痧( D )A、肩关节疼痛B、肩关节活动受限C、肩关节麻木D、肩关节骨折42、胸椎相对应的脏腑功能失调如心脏、肺脏、肝胆、脾胃病变所致丈、背部疼痛以酸痛为主,除疼痛外,有相应脏腑功能失调的症状的出现多见于(D )背痛。

A、伤气证B、风寒湿证C、气血两亏证D、内伤症42、下列不属于背痛的锻炼方法( C )A、旱地划船B、双手托天理三焦C、爬墙运动D、五劳七伤入后瞧43、背痛刮痧的经脉不包括( D )A、督脉B、华佗夹脊穴C、膀胱经D、任脉44、在刮痧前,询问患者的健康状况,包括:主症、伴随症状、诱因、( A )及在其他医院的诊疗情况,询问患者平素身体健康状况以及过去患病情况等,女性患者不定期要询问经带胎产史。

A、病程B、家人病况C、体形D、体重45、在刮痧时,室内温度应保持在( C )左右为宜,根据季节调节到适宜的温度。

A、18度B、30度C、25 度D、35度46、湿度指空气中水汽含量的程度,刮痧时室内湿度应在(D),也可以根据季节的调整室内湿度。

A、70%~80%B、10%~20%C、30%~40%D、50%~ 60%47、刮痧不具有的作用有( D )A、开宣肺气B、振奋阳气C、疏通经络D、收缩血管48、刮痧时在室内除湿的调整上应用( D )。

A、火烤B、电烤C、强光照射D、专业除湿49、在( A )情况下,可首选水牛角类的刮痧板。

A、一切热证B、神志病C、美容D、惊悸50、现在常用的刮痧板不包括的(C )材质做的。

A、水牛角类B、玉石类C、骨类D、砭石类51、常用的刮痧板的形况没有( D )A、方形板B、三角板C、梳形板D、锥形板52、( D )形状的板适合刮拭人体的手指、足趾、脊柱位部。

A、方形板B、三角板C、梳形板D、缺口板53、( B )形状的板适合刮拭人体的胸背部肋间隙、四肢末端部位。

A、方形板B、三角板C、梳形板D、缺口板54、在刮拭人体面部美容时,最好介质应选取( C )。

A、刮痧油B、红花油C、刮痧乳D、植物油55、刮痧介质的检查不包括( D )A、是否在保质期内B、色泽是否纯正C、气味有无异常D、重量是多少56、水牛角板的常用消毒方法不正确的是(D )A、1:1000的新洁尔灭B、75%的医用乙醇C、0.5%¥的碘伏D、高温、高压57、水牛角刮痧板保养不当的是( D )A、放置阴凉处B、避免日晒C、避免火烤D、高温高压消毒58、砭石类刮痧板保养应注意的是( B )A、放置阴凉处B、避免与硬物碰撞C、避免火烤D、避免日晒59、玉石类刮痧板保养应当注意的是(C )A、放置阴凉处B、避免日晒C、避免与有腐蚀性液体接触D、高温高压消毒60、刮痧时的工作程序不包括(C )A、选择体位B、做相关检查C、选择工具D、确定刮拭步骤61、刮拭头部一般应取(B )A、仰卧位B、端坐位C、府卧位D、侧卧位62、头部的刮拭方法有(A )A、放射性和由前向后刮B、由后向前刮和放射性C、由下向上刮和由外向内刮D、由外向内刮和由前向后刮63、头部常用穴位的特殊刮法包括(C )A、挑揉太阳穴B、点拨百会穴C、点压按揉风池穴D、点刺风池穴64、刮拭颈部一般应取(B )A、仰头端坐位B、低头端坐位C、侧头端坐位D、侧卧位65、颈部正中线采取(A)A、直线刮法B、弧线刮法C、曲线刮法D、逆刮法66、颈部刮痧具有消除疲劳、绶解疼痛、(A )的作用。

A、改善睡眠B、改善心慌C、改善胸闷D、改善心悸67、刮痧肩部一般采用(A )A、坐位B、仰卧位C、俯卧位D、侧卧位68、刮拭肩上部的手法应为( B )A、直线刮痧B、弧线刮法C、重刮法D、逆刮法69、肩关节常用的锻炼方法不包括(C )。

A、拾肩法B、梳头法C、撞树法D、甩臂法70、肩部刮拭均按从上到下、( A )、的顺序,手法采用弧线刮法,轻重结合,以患者的耐受力为度。

A、从内到外B、从下到上C、从外到内D、从阳到阴71、背腰部刮痧常用的体位不包括(D )。

A、扶伏站位B、坐位C、俯卧位D、仰卧位72、夹脊穴位于背部( B )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处。

A、正中线上B、正中线膀开0。

5寸处C、正中线膀开1。

5寸处D、正中线膀开3寸处73、(B )具有散寒泻热、宣肺止咳作用,背部刮痧时尤其对外感风寒者,刮拭本穴效果较好。

A、风府B、风门C、大杼D、肺俞74、对患有高血压、心脏病、体质虚弱的患者,不宜采用( A )进行刮拭。

A、站位B、坐位C、俯卧位D、仰卧位75、身体消瘦者,棘突明显者,宜用刮痧板的边解,由上向下依次(C )每一个椎间隙3~5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A、重刮法B、挑法C、点压按揉法D、刺法76、胸腹部刮痧一般取(C )及仰卧位。

A、端坐位B、俯身坐位C、仰靠坐位D、侧坐位77、下列穴位中可以弹拨法的有(B )A、曲池B、手三里C、外关D、血海78、下列情况那种应禁刮膝关节( B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