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部:吏部,礼部,兵部,度支(后改
为户部),都官(后改为刑部),工部
发展概述: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 的,隋朝正式确立,唐朝正式完善的 一项政治制度。
隋朝至宋的最高政府机构
对管理的影响:
利用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1、分工明确 2、效率 3、互相牵制 4、分散相权,集中黄权 发展和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相权的矛盾,加强了皇权;同时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
集思广益的效果;
第三,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
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
度的成熟。此后,历朝基本上沿用这种制度。
三省六部
三省六部的意义与影响:
第一,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
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第二,使宰相的权力——分为三,三省长官的品级又较低,
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在秦汉,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
政事,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每当皇帝无能,丞
相就可能专权。三省六部制的设立,三分相权,有利解决皇权与
效地防止外戚大臣专权篡位和地方势力分裂 割据
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 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 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 户部:负责财政、国库 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 兵部:负责军事 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重大案件组织刑部、 御史台、大理寺会审 工部:负责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