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
Ⅰ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地位及其特点;在此基础理解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重点掌握不同的硬件结构组合方式;掌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以及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数据关系,了解相应的计算机实现方法;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不同的应用方案。
Ⅱ本章重点
1.CBAIS硬件组合方式;
2.CBAIS中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递关系的实现模式;
3.工业企业扩展应用方案;商业企业应用方案流程;集团公司应用方案选择。
Ⅲ本章难点
1.“集中传递式”用于CBAIS各子系统间的数据传递关系描述;
2.网络财务与业务协同的表现;
3.集团公司的管理方式。
Ⅳ本章计划使用教学课时:6课时
V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的组织
教学过程中应用的设问及课堂讨论总结,具体实施时间看具体教学内容第一节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地位
〖教学建议〗本节内容建议使用课时1.5课时
一、管理信息系统
〖教学内容引入〗一个工业企业,要保证其运行正常,需要什么样的管理?
(一)管理
管理是人们对某项事物或活动进行全过程的规划、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和控制,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无论是国民经济系统,还是独立核算的企业系统,它们的活动都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生产或经营活动,另一类是管理活动。
(二)物流和信息流
1、物流:生产经营活动中流动的原材料等物质资料
2、信息流:在管理活动中,存在信息的输入、处理及输出等过程,这就是
信息流。
3、物流与信息流的关系:
(1)相互影响:物流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流程,而信息流则是随着物流产生,由物流决定的。
同时,信息流反过来又在影响物
流管理者根据掌握的信息流,计划、调节、控制物流的大小、方
向和速度,使之按照系统的目标运动。
(2)流向不同:物流是单向的,而信息流是双向的,信息可以反馈。
〖教学过程中提问〗怎样协调物流与信息流?是否可以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是否可以采用计算机管理的方式?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涵义
利用大量定量化的科学管理方法以实现对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其主要目的是提供对例行的高度结构化的管理决策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
1、管理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由五个部分组成
(1)硬件设备。
包括电子计算机设备以及数据采集、网络通讯设备和机房设施等;
(2)软件。
包括系统软件、通用软件和专用程序包等;
(3)数据资源。
指按一定结构存储起来的各种数据和信息;
(4)系统工作规程。
它是指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各种规定,如用户使用说明书、数据准备说明、各种必备的规章制度等;
(5)工作人员。
即直接从事系统研制开发、使用及维护的人员,一般可分为操作人员、系统分析员、程序设计员、数据操作员、系统维护管理员等.
2、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
按所提供的信息特点、属性以及对管理层次的辅助作用,可分为相应的三个层次;
(1)作业处理层(车间、商品部级管理)。
其任务是在有效地使用现有设备和资源的基础上,确保企业生产活动的实施与完成。
通常是利用事务处理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