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体污染与人体健康

水体污染与人体健康

水体污染与人体健康学号:2010姓名:摘要:造成水体水质、水中生物群落以及水体底泥质量恶化的各种有害物质(或能量)都可叫做水体污染物。

人若饮用或接触大量受污染的水,就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危害。

水污染比大气污染、垃圾污染后果更严重,水一旦污染了,就很难治好。

因此,要把治理水污染作为城市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

本文以生物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三类水体污染物来介绍水体污染及其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环境,水污染的原因,人体健康水污染;污染物;;影响;危害引言水体污染是指一定量的污水、废水、各种废弃物等污染物质进入水域,超出了水体的自净和纳污能力,从而导致水体及其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群落组成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从而降低水体使用价值的现象。

造成水体污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向水体排放未经过妥善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施用的化肥、农药及城市地面的污染物,被雨水冲刷,随地面径流进入水体;随大气扩散的有毒物质通过重力沉降或降水过程而进入水体等。

人必需每天饮水,通过水来完成人体内的新陈代谢、营养的吸收和分配、体温的调节、废物排泄等生命活动。

同时,水也是进行正常的生活活动,如个人卫生、沐浴、洗涤等等方面所必不可少的物质。

除了空气,人每天活动接触最多的物质便是水。

因此,水体污染对人民的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

造成水污染的途径有很多种,从广义上讲水污染的种类可分为两大类,即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

自然污染一般是指由于水资源分布的环境中某些物质的含量较高并且极易进入水体,从而造成水体无法满足人类的某种需要.通常情况下这种污染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没有关系或者美系较小。

而人为污染系指由于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造成水质状况恶化,水体的使用功能下降或失去使用功能,这种擂染比较普遍。

’水是重要的环境要素之一,也是人体的重要组织成分。

成年人体内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5%,每人每日生理需水量约2—3L。

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

如体温调节、营养输送、废物排泄等都需要水来完成。

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

水体受化学有毒物质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便可能造成中毒,如甲基汞中毒(水俣病)、镉中毒(痛痛病)、砷中毒、铬中毒、氰化物中毒、农药中毒、多氯联苯中毒等。

铅、钡、氟也可对人体造成危害。

这些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是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盎害的主要方面。

②致癌作用。

某些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如砷、铬、镰、镀、苯、胺、苯并(a)芘和其它的多环芳烃、卤代烃污染水体后,可以在悬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体内蓄积。

长期饮用含有这类物质的水或食用体蓄积有这类物质的生物就可能诱发癌症。

③发生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

④问接影响。

水体污染后.常可引起水的感官性状恶化。

如某些污染物在一般浓度下,对人的健康虽无直接危害,但可使水发生异臭、异昧、异色,呈现泡沫和油膜等,妨碍水体的正常利用。

铜、锌、镍等物质在一定浓度下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从而影响水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氧化,使水体的天然自净能力受到抑制,影响水体的卫生状况。

水体樗染物质的种类十分繁杂。

水体污染物的种类很多,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种分类。

从卫生学角度,多按化学性、物理性和生物性污染物划分;从化学角度,多按无机有毒物质、无机有害物质、有机有毒物质、有机有害物质和病原体等划分。

进人水中的'污染物质互相之问会发生某些化学和物理等作用。

其对人体的影响也会不同程度地增强或减弱。

因此了解和掌握水中樗染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危害对进一步做好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病原体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危害生活污水、畜禽饲养场罚水、制革、洗毛、屠宰业和医院排出的废水.常古有病毒、病菌、寄生虫等各种病原体.水体一旦遭受到污染并与人体接触后,即有可能导致水媒型传染病的爆发,可能引起细菌性肠道炎传染病如伤寒、副伤寒、痢疾、肠炎、霍乱、副霍乱等。

肠道内常见的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等、人肠细胞痰变孤病毒、腺病毒、呼吸孤病毒、传染性肝炎病毒等,皆可通过水枵染引起相应的传染病。

某些寄生虫病如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贾第虫病等,以及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钩端螺旋体病等,也可通过水传播。

1.水污染的危害当水中含有有害物质时,对人体的危害更大。

致癌物质可以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食物(粮食、蔬菜、鱼肉等),带入人体,还可以通过饮水进入人体。

据调查,饮用受污染水的人,患肝癌和胃癌等癌症的发病率,要比饮用清洁水的高出61.5%左右。

当污水中含有汞、镉等元素排入河流和湖泊时,水生植物就把汞、镉等元素吸收和富集起来,鱼吃水生植物后,又在其体内进一步富集,人吃了中毒的鱼后,汞、镉等元素在人体内富集,使人体患病而死亡。

这样,从水生植物→水生小动物→小鱼→大鱼→人体,形成了一条食物链。

人体最后成了汞、镉等元素的“落脚点”。

水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水生动物和植物。

生物与水、生物与生物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数量上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

但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这种平衡遭到了破坏。

当人类向水中排放污染物时,一些有益的水生生物会中毒死亡,而一些耐污的水生生物会加剧繁殖,大量消耗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使有益的水生生物因缺氧被迫迁栖他处,或者死亡。

特别是有些有毒元素,既难溶于水又易在生物体内累积,对人类造成极大的伤害。

2.水体污染物的分类2.1生物性污染2.1.1生物性污染的定义水体受到生物性污染后最常见的危害是居民通过饮用、接触等途径而引起介水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这类疾病包括霍乱、伤寒、痢疾、肝炎等肠道传染病及血吸虫病、贾第虫病等寄生虫病以及钩端螺旋体病等。

水体生物性污染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的排放。

2.1.2生物性污染的危害水体污染影响工业生产、增大设备腐蚀、影响产品质量,甚至使生产不能进行下去。

水的污染,又影响人民生活,破坏生态,直接危害人的健康,损害很大。

水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污染物进入人体,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

砷、铬、铵类、笨并芘等,还可诱发癌症。

被寄生虫、病毒或其它致病菌污染的水,会引起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含有大量氮、磷、钾的生活污水的排放,大量有机物在水中降解放出营养元素,促进水中藻类丛生,植物疯长,使水体通气不良,溶解氧下降,甚至出现无氧层。

以致使水生植物大量死亡,水面发黑,水体发臭形成“死湖”、“死河”、“死海”,进而变成沼泽。

这种现象称为水的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的水臭味大、颜色深、细菌多,这种水的水质差,不能直接利用,水中断鱼大量死亡。

2.2物理性污染2.2.1物理性污染的定义物理性污染指污染物进入水体后改变了水的物理特性,如热,放射性物质,油、泡沫等污染。

其中放射性污染危害最大,但一般存在于局部地区。

核试验的沉降物会造成全球地表水的放射性物质含量提高。

核企业排放的放射性废水,以及冲刷放射性污染物的用水,容易造成附近水域的放射性污染。

地下水受到放射性污染的主要途径有:放射性废水直接注入地下含水层、放射性废水排往地面渗透池、放射性废物埋入地下等。

地下水中的放射性物质也可以迁移和扩散到地表水中,造成地表水的污染。

放射性物质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影响饮水水质,并且污染水生生物和土壤,又通过食物链对人产生内照射。

2.2.2物理性污染的分类物理性污染的种类包括悬浮物、热污染和放射性污染。

2.2.2.1悬浮物质污染悬浮物质污染是指水中含有的不溶性物质,包括固体物质和泡沫塑料等。

它们是由生活污水、垃圾和采矿、采石、建筑、食品加工、造纸等产生的废物泄入水中或农田的水土流失所引起的。

悬浮物质影响水体外观,妨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氧气的溶入,对水生生物不利。

2.2.2.2热污染热污染来自各种工业过程的冷却水,若不采取措施,直接排入水体,可能引起水温升高、溶解氧含量降低、水中存在的某些有毒物质的毒性增加等现象,从而危及鱼类和水生生物的生长。

2.2.2.3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污染是由于原子能工业的发展,放射性矿藏的开采,核试验和核电站的建立以及同位素在医学、工业、研究等领域的应用,使放射性废水、废物显著增加,造成一定的放射性污染。

防止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措施有:①核电站(包括其他核企业)一般应选址在周围人口密度较低,气象和水文条件有利于废水和废气扩散稀释,以及地震强度较低的地区,以保证在正常运行和出现事故时,居民所受的辐射剂量最低。

②工艺流程的选择和设备选型要考虑废物产生量和运行安全。

③废气和废水需作净化处理,并严格控制放射性元素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

含有α射线的废物和放射强度大的废物要进行最终处置和永久贮存。

④在核企业周围和可能遭受放射性污染的地区建立监测机构。

2.3化学性污染2.3.1化学性污染的定义化学性污染指污染物排入水体后改变了水的化学特征,如酸碱盐,有毒物质,农药等造成的污染。

2.3.2化学性污染的分类化学性污染种类包括有机化合物污染和无机化合物污染,根据具体污染杂质可分为无机污染物质、无机有毒物质、有机有毒物质、需氧污染物质、植物营养物质和油类污染物质6类。

2.3.2.1无机污染物质污染水体的无机污染物质有酸、碱和一些无机盐类。

酸碱污染使水体的pH 值发生化,妨碍水体自净作用,还会腐蚀船舶和水下建筑物,影响渔业。

2.3.2.2无机有毒物质污染水体的无机有毒物质主要是重金属等有潜在长期影响的物质,主要有汞、镉、铅、砷等元素。

2.3.2.3有机有毒物质污染水体的有机有毒物质主要是各种有机农药、多环芳烃、芳香烃等。

它们大多是人工合成的物质,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被生物所分解。

2.3.2.4需氧污染物质需氧污染物是指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酚、醇等有机物质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分解。

在分解过程中需要大量氧气,故称之为需氧污染物质。

2.3.2.5植物营养物质植物营养物质主要是生活与工业污水中的含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以及农田排水中残余的氮和磷。

2.3.2.6油类污染物质油类污染物质主要指石油对水体的污染,尤其海洋采油和油轮事故污染最甚。

这三者污染所引起的危害,也是人们不得不注意的。

生物性污染主要会导致一些传染病,饮用不洁净水会引起伤寒、霍乱、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传染性疾病;在不洁净水中活动,水中的病原体会通过皮肤、黏膜侵入人体,如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

物理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则会导致人体遗传物质突变,诱发肿瘤和造成胎儿畸形。

被污染的水体中如果含有丙烯腈,则会导致人体遗传物质突变;如果含有砷、镍、铬等无机物和亚硝胺等有机污染物,则会诱发肿瘤的形成;甲基汞等污染物会通过母体干扰胚胎的正常发育过程,使胚胎发育异常而出现先天性畸形。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保持水体不受污染;在生活中使用洁净水,增强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即不浪费一滴水资源,也不污染一滴水资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