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专题PPt
CONTENTS
02
Part Two
东北黑土区
东北黑土区
侵蚀沟是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问题的集中表现,东北黑土区现有侵蚀沟29.17万条, 主要分布在耕 地、林地和草地上,其中发展型侵蚀沟占侵蚀沟总数的89.98%,侵浊 沟不仅吞噬耕地,降低土地生产力,影响机耕作业,还诱发山洪地质灾害,损毁基础 设施,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我国三大区域沟蚀形成机理及其 治理引言
02
Part Two
东北黑土区
03
Part Three
黄土丘陵区
04
Part Four
西部山区
05
Part Five
总结
CONTENTS
01
Part One
引言
侵蚀沟是地形、地貌、土壤、气候等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因素综 合作用所形成的,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给农业生产、群众生活 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较大的危害。
CONTENTS
05
总
Part Four
结
总结
侵蚀沟的发育严重影响侵蚀地区的耕地
质量及生态环境安全,应积极采取防治
措施。侵蚀较为严重的土石山区可以考 虑兴修谷坊、淤地坝,以防止沟道继续 下切,逐步做到沟道川台化、沟坡梯田 化,并在峁顶、沟坡大量营造乔灌草混
交林,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
的方法进行水土资源保护;阶地区应以坡 耕地改造、发展水平梯田为主,营造农 田保护林网及沟头防护措施为辅,大力 发展经济林和经济作物。
CONTENTS
04
Part Four
西
部
山
区
西部山区
沟头防护是防止因径流冲刷导致沟 头延伸、扩张和沟底下切的工程措施。 沟头跌差1.5—2.5m,采用台阶式跌水沟头 防护;跌差2.5— 4m,采用陡坡式沟头防护。 用大块石料支砌,中部支砌呈槽状,下设消 力池。 在沟口及沟内修筑多级拦沙坝(俗称 谷坊),固定沟床侵蚀基点,防止沟底继续 下切,拦蓄泥沙,抬高沟床,稳定两侧边坡, 防止沟岸倒塌扩展,并使狭窄的沟底川台 化,为植树创造条件。同时,减缓水流速度, 减轻山洪或泥石流的危害。拦沙坝布置 坝址尽量选择在沟底平缓、沟口窄、肚 子大、基础好的地方。一条沟内,从上到 下布设,原则上是上一道坝的底与下一道 坝的顶部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谢谢!
治理措施
沟道闭、拦、造治理措施就是应用工程 建设措施,实施多层围堰式拦水埂和植 物防护墙封闭沟头沟岸;从沟头到沟口 建设谷坊群, 实施节节拦截泥沙,淤地进行造林,初 步建立黄土丘陵区综合防护性治理开发 措施体系。(吴国峰. 辽西北半干旱地 区沟壑三维梯级治理模式探析[J]. 水土保 持应用技术,2017,2: 31–33.)
治理措施
CONTENTS
03
Part Three
黄 土 丘 陵 区
黄土丘陵区
黄土侵蚀沟流域是一个复杂开放 系统,其主要生态功能是蓄集和 净化降水。在生态功能协调的流 域中,大气降水、生境层和风化 层相互协同,有效将雨洪蓄存在 流域中;而在生态功能失调的流 域中,生境层和风化层都不能有 效发挥作用,会造成更为强烈的 水土流失(王晓军,妙玲,王兵. 基 于地形分析的黄土侵蚀沟综合治 理模式[J].生态学学,2017,36(9): 2671-2677.)
(水土流失导致黑土层变薄,侵蚀沟增加)
东北黑土区
东北黑土区沟蚀发育 过程主要受降雨、汇 流、地形、土壤和地 表覆盖影响。其中降 雨主要造成击溅侵蚀, 对沟蚀发育直接影响 不大,主要通过形成 地表径流冲刷形成侵 蚀沟,而沟道扩张动 力又主要源于沟道两 侧坡面的径流。 特 殊的地形特征是东北 黑土区沟蚀剧烈的重 要原因。 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主要包括针对沟头溯 源侵蚀、沟坡崩塌和沟底下切的三类措施体 系。其中,沟头溯源侵蚀防治通过拦截径流、 疏导汇水、配置植被实现促渗、导流,具体 措施包括坡面内的截水沟、排水沟、拦水埂、 植物篱和坡面水保林,沟头内的植物跌水和 砌石跌水等;沟坡崩塌防护通过削坡设梯、 夯填拦挡、绿化覆盖实现防塌、稳坡,具体 措施包括秸秆扎捆填堵、石笼挡墙、土袋挡 墙、柳桩挡墙、坡改梯台、沟坡水保林等; 沟底下切防治通过布设谷坊、修筑沟池、造 林固土实现拦沙、减冲,具体措施包括土石 谷坊、植物谷坊、管道排水、滞洪消力池、 沟底水保林等(赵岩. 侵蚀沟成因分析及治 理措施[J].水利科技,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