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导与练】2013年高中历史 第9课 诗歌与小说同步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3

【导与练】2013年高中历史 第9课 诗歌与小说同步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3

第9课诗歌与小说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重、难点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自主梳理】
一、《诗经》、楚辞与汉赋
1、《诗经》
《》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保存了自至大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

分为、、。

风是,
雅是,颂是。

真是深刻反当时的社会生活。

《诗经》以为主,多用重章叠句句式,是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它的
手法,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2、楚辞
楚辞是时期等,吸收,采用,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采用句式,更适合表达复杂丰富的思想情感。

楚辞以瑰丽华美、想象奇特著称,开创了先河。

和,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3、汉赋
汉代政治,经济,应运而生,吸收和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

【合作探究一】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是从何处而来的?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

”根据以上理论,试分析《诗经》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二、唐诗、宋词与原曲
1、唐诗
(1)繁荣的原因:
①的盛唐造就了诗歌的辉煌;②制度的确立中下层文人更有机会施展抱负;③的发展,为唐诗格律提供了借鉴。

(2)代表诗人
宋词—“长短句”(词是诗的另一种形式,起源于唐代,是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

词的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

)
(1)宋词繁荣之因:
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奠定物质基础;②市民阶层扩大,思想感情更丰富,诗歌已满足不了;③两宋阶级、民族矛盾尖锐,词便于抒发感情、反映现实。

(2)代表:
豪放派(清新俊逸,刚健豪放):
北宋:苏轼(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南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婉约派(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北宋—柳永《雨霖铃》;南宋—李清照《声声慢》3、元曲
(1)元曲是在、基础上经文人重新制作而新诗体,是与
结合比较紧密的诗歌形式。

(2)兴起背景:①元朝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民族分化,进取无望;
②对社会黑暗、人民悲惨遭遇的不满。

(3)主要代表人物:《窦娥冤》。

【合作探究二】
唐代诗歌为何如此繁荣?唐诗有哪些特点?
【合作探究三】
总结中国古代诗歌历程。

三、明清小说
1、繁荣的原因:
(1)经济的发展,城镇的兴起,提供了广泛的素材。

(2)阶层的崛起,对通俗文化的需求量增大。

(3)不断完善和书坊地迅速发展,为小说传播提供有利条件。

2、代表作品
【合作探究四】
你读过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吗?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部?为什么?
【自主构建体系】
【检测练习】
1.下列关于《诗经》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 .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C .主要收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
D .部分诗歌描述了下层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2.(原创题)一位同学说:“春秋的楚辞,吸收了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句式以四言体为主。

”他的话违背历史事实的有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3.关于汉赋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是汉代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
B .其突出特点是专事铺陈辞藻,文采华丽
C .吸收了先秦《诗经》和楚辞的表现手法
D .汉赋主要是描述下层人民的生活疾苦 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国庐但蒿藜”是唐代一位著名诗人不同时期的诗句。

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
A .陈子昂
B .孟浩然
C .杜甫
D .杜牧 5.唐朝出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诗歌繁荣局面,主要是因为 ①魏晋以来,诗歌创作渐趋成熟 ②民族屈辱和民族危机的影响 ③科举考试的推动作用 ④繁荣的政治、经济条件 ⑤实行的开放和多元政策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③④ 6.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A .①②④③
B .④①②③
C .④②③①
D .③①②④ 7.通俗文学尤其是小说在明清时期蓬勃发展,四大名著不包括
A B C D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替。

——《春望》
材料二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一《声声慢》
(1)唐代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名家迭出,流派纷呈。

阅读材料一的诗句,说出各自的特点及其所处的时代特征。

(2)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的词人,两首词出自一人之手,风格却有天壤之别,你能联系所学知识找出其中的原因吗?
第9课诗歌与小说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一】
在《诗经》产生的年代,我们的先人在自然条件相当艰苦的黄河流域以宗法制度为核心建立起一个农业社会。

这个社会为了生存发展,需要强大的集体力量,需要内部秩序的稳定与和谐,而相应地需要抑制其社会成员的个性自由和与之相联系的浪漫幻想。

正是在这种“生存的社会条件下”,形成了《诗经》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合作探究一】
原因:(1)大唐帝国的繁荣、开放和多元的文化;
(2)科举制度的确立;
(3)太平盛世的安乐给初唐和盛唐的诗人带来诗歌的灵感;
(4)安史之乱后走向衰落的唐朝也造就了一批伟大的诗人。

特点:唐诗题材丰富,流派众多,体制完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高度的成熟。

【合作探究三】
(1)春秋:《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歌的源头。

(2)战国:屈原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代表作为《离骚》。

(3)汉代:出现文采华丽的汉赋,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

(4)唐代:唐诗,前期体现了豪放、想像力丰富的特色;后期体现了深沉、凝重和悲壮的特色。

代表人物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5)宋代:宋词,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苏轼、辛弃疾。

(6)元代:元曲,关汉卿《窦娥冤》。

检测练习
1——7 CBDCBAC
8.(1)第一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充分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第二首诗作于安史之乱时期,叛军攻陷了长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2)北宋时期重文轻武,商业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所以李清照的《如梦令》主要描写青少年时期的生活,表现出她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爱情追求的纯真。

两宋之际,太平景象被金人的铁蹄踏破,士人南下、流落异乡,《声声慢》主要描写了个人遭遇,抒发故国情怀之思,渗透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