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疾病
1、水痘合并症:
诊断标准
(1)2-3周前有水痘接触史或流行史。
(2)皮疹在3-5天内分批出现,同时有各型皮疹(斑疹、丘疹、疱疹、结痂),痂在5-20天内脱落,一般不留疤痕。
皮疹分布以躯干多见。
住院指征:
并发肺炎,皮肤继发感染,脑炎。
若无并发症,但有高热不退、精神萎糜等症状也是留院观察指征。
治愈标准:
(1)隔离期已满(隔离至全身水痘完全干燥结痂)。
(2)临床症状消失。
出院指征:
同治愈标准。
2、急性支气管炎:
诊断标准:
(1)咳嗽为主要症状,热型不定,开始干咳,1-2天后分泌物增加。
年长儿童全身症状较轻,婴幼儿全身症状较重。
(2)双肺听诊有干啰音,呼吸音粗糙,或伴有不固定的大水泡音;(3)胸片肺门及肺下部肺纹理增粗或正常;(4)白细胞正常或稍增高。
入院标准:
若门诊治疗症状无好转,体温达38.5℃以上,且年龄小(2岁以下),需住院。
治愈标准:
咳嗽减轻,肺部无啰音,体温正常。
出院指征:
同治愈标准。
3、喘息性支气管炎:
诊断标准:
(1)多发生在3岁内婴幼儿,尤以肥胖者较多见。
(2)患儿有咳嗽,气喘,有或无发热,有支气管炎伴哮喘症状。
(3)伴有烦燥或哭吵,进食少,睡眠欠佳;(4)听诊呼气延长,吸气时有哮鸣音,不固定性湿啰音;(5)胸片有肺纹理增粗,肺含气量增加。
入院标准:
门诊治疗无效,影响睡眠,病情有加重,年龄2岁以下,需住院治疗。
治愈标准:
咳嗽气喘减轻,精神食欲正常,活动自如,双肺无哮鸣音,无干啰音可出院。
出院指征:
同治愈标准。
4、疱疹性咽炎:
诊断标准:
(1)急性起病,突起高热,并持续中、高热,可有流涎、咽痛、拒食、呕吐、哭吵;(2)查体:咽充血,咽峡部可见散在灰白色疱疹,周围红晕,破溃后成溃疡;(3)血常规可正常,以淋巴增
高为主;(4)若有手、足、躯干(臀)部疱疹,应考虑手足口病。
住院标准:
一般建议住院,防止高热惊厥。
出院指征:
病程一般一周,热退,口腔溃疡消退可出院。
治愈标准:
体温正常,口腔溃疡消退。
5、咽结合膜热:
诊断标准:
突起高热,咽充血,睑结膜充血,有流泪,颈、耳后淋巴结肿大,约7-10天自愈。
入院标准:
体温达39℃以上,需住院,防止高热惊厥。
治愈标准:
热退,咽充血,睑结膜充血消退。
出院指征:
同治愈标准。
6、化脓性口炎、咽炎:
诊断标准:
(1)可有发热,可有流涎,纳差,拒食;(2)咽部,口腔粘膜多处溃疡,脓苔;(3)精神差,睡眠欠安稳静;(4)血常规可有白细胞增升。
入院标准:
中高热(达38.5℃以上)拒食,精神差可住院治疗。
治愈标准:
体温正常,食欲恢复,口腔粘膜无溃疡,血常规恢复正常。
出院指征:
体温稳定48小时以上,精神、食欲正常,口腔粘膜无溃疡。
7、急性感染性喉炎,急性痉挛性喉炎,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急性会厌炎,咽后壁脓肿。
诊断标准:
急性痉挛性喉炎,多见婴幼儿。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多由急性喉炎向下蔓延而来。
突发声嘶,可有发热,呼吸急促,睡眠时鼻鼾音,张口呼吸。
可有突发呼吸梗阻致生命危险,血常规可正常或白细胞升高。
入院标准:
一旦考虑以上病,即是急性上感的四种危重症,应立即住院。
治愈标准:
体温正常,食欲正常,无发热,血常规恢复正常,咽后壁无脓肿,咽喉及会厌部无充血,肺部体征恢复正常。
出院指征:
声音正常,无发热,咽部无充血,水肿,或脓肿消退,即可出院。
8、感染性腹泻:
诊断标准:
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溢乳或呕吐,腹痛大便次数增多,量少稀薄或带水或黏液便,不同程度的脱水及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全身中毒症状。
入院标准:
患儿有发热,呕吐、腹痛,大便粘胨,肠鸣音亢进,大便常规脓球+以上,红细胞(+),若门诊治疗无效,或高热,脱水可以住院治疗。
治愈标准:
体温正常,胃肠道症状消失,脱水纠正,酸中毒纠正,电解质恢复正常,大便常规正常。
出院指征:
同治愈标准。
9、非感染性腹泻:
诊断标准:
有不洁饮食或受凉史,有呕吐,发热,尿少口渴,大便日五次以上,呈稀糊或水样便,有腥味,大便常规可正常或脂肪球,查体有肠鸣音亢进,精神差,皮肤干燥,弹性差,囟门成凹陷,口腔粘膜干燥。
入院标准:
若有中度脱水症状或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即应住院。
治愈标准:
大便次数减少,尿量恢复正常,口渴消失,精神好转,食欲好转,脱水、酸中毒纠正,电解质恢复正常。
出院指征:
同治愈标准。
10、急性胃炎:
诊断标准:
各种因素引起食欲不振、腹痛、恶心、呕吐,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有感染者常伴有发热及全身中毒症状。
胃镜检查,可见粘膜广泛充血、水肿、糜烂、岀血等。
入院标准:
有不洁饮食或受凉史,有呕吐,腹痛或哭吵不安,查体胃脘部有压痛,若合并脱水、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应住院。
治愈标准:
无呕吐,腹痛,能恢复饮食。
脱水纠正,酸碱平衡纠正,电解质恢复正常。
出院指征:
同治愈标准。
11、胆道蛔虫并胆囊炎:
诊断标准:
(1)剑突下或右上腹阵发性“顶钻”样剧烈疼痛,可向右肩及背部放射,疼痛时病儿辗转不安、大汗淋漓、大声喊叫,甚至在床上打滚。
缓解时,腹痛明显减轻,甚至完全消失。
(2)腹部体征所见和剧烈的自觉腹痛症状常常不相符合,腹痛发作期间,剑突右下方仅有压痛,没有明显的腹肌紧张,待发作过后侧腹肌柔软,压痛减轻,甚至消失。
(3)以往有蛔虫史。
(4)如出现寒颤、高热、黄疸、则是并发化脓性胆管炎的表现。
(5)B超可见胆囊炎性改变及胆囊内虫团。
入院标准:
有胆囊炎表现及腹痛不缓解即应住院治疗。
治愈标准:
腹痛完全缓解3-7天,腹部体征消失,一般情况好。
出院指征:
同治愈标准。
12、肠道蛔虫并肠梗阻:
诊断标准:
(1)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及学龄儿童,以往有蛔虫史或最近有驱虫史。
(2)阵发性腹痛,便秘,继之有呕吐,有时吐出蛔虫。
(3)腹部可见肠型,肠音亢进。
早期腹部并不膨胀,腹壁柔软,腹部可以摸到大小不等的肿物,如条索状或面团状可移动,晚期肿物坚硬而不变形。
(4)X线检查:显示一般肠梗阻征象。
(5)腹部B超可见虫团。
入院标准:
腹痛明显,有肠梗阻症状。
治愈标准:
腹痛缓解,症状消失。
出院指征:
腹痛缓解,症状消失可出院。
13、嗜血细胞综合征:
诊断标准:
(1)发热≥7天,体温达38.5℃以上;(2)脾大,肝肋下≥3厘米;(3)全血细胞减少;(4)高甘油三脂血症和/或低纤维蛋白质血症;骨髓检查可见吞噬细胞。
入院标准:
一旦发现以上症状,应收入住院治疗。
治愈标准:
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即可出院。
出院指征:
同治愈标准。
14、川畸病:
诊断标准:
主要症状:(1)发热持续5天以上。
(2)四肢末端初期手足硬肿、充血,恢复期出现指趾端膜状脱皮。
(3)多形性红斑皮疹。
(4)双侧结膜充血,为一过性,无脓性溢液。
(5)唇红、皲裂、岀血杨莓舌,口腔粘膜弥漫充血。
(6)急性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
具有上述6项的5项即可诊断。
如仅有4项,而二维超声心电图或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扩张或者动脉瘤亦可诊断。
入院标准:
发热5天以上,诊断可疑即收入住院。
治愈标准:
无冠脉异常,ASA疗程8周左右,有冠脉异常,ASA至少1年,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指标正常,定期检查随诊2-3年。
出院指征:
急性期症状消失,实验室指标好转或正常。
15、隐睾:
诊断标准:
主要根据睾丸从未进入阴囊,阴囊发育不良和阴囊中无睾丸。
入院标准:
先用药物治疗,效果不好住院手术,1岁以上的患儿诊断确立后即可住院手术。
治愈标准:
手术顺利找到睾丸并将其下降固定于阴囊内。
出院指征:
精神食欲可,大小便正常,体温正常,睾丸位于阴囊内,伤口无红肿渗液,甲级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