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普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舟山市普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五年规划,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港航强省”总战略和市委市政府“三大定位”、“两创一促”总要求、全面实施“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的五年规划,也是普陀加快转型升级、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五年规划。
本纲要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区委第十一次党代会第四、五次代表会议精神,围绕加快推进“三大转型升级”,深入推进“五大基地”建设,着重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强调预测性、指导性,突出战略性、可操作性,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更是指导普陀“十二五”时期及更长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本规划基期年为2010年,规划期为2011—2015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
一、再创海洋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十一五”时期,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海洋开发战略,围绕建设“海洋经济强区、海洋文化名城、海上花园城市、海岛和谐社会”总目标,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攻艰克难,奋力拼搏,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胜利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并为“十二五”时期乃至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现实基础“海洋经济强区”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服务富区”和“渔农稳区”三大战略,海洋经济加快发展,经济总量迅速壮大。
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93.0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达到13.8%;全区实现海洋经济增加值154.0亿元,占全区经济的比重达到80.0%,比2005年提高6.8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达到381.0亿元,年均增长22.4%;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4.0亿元,年均增长17.3%;渔农业总产值完成44.7亿元,年均增长7.3%;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5.6亿元和15.4亿元,年均分别增长33.2%和31.7%;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1.8亿元,其中工业性投入135.5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7.8:38.4:43.8调整为11.5:44.5:44.0,转变形成“二三一”的经济结构。
“海洋文化名城”建设谱写重要篇章。
围绕建设海洋文化名城目标,着力挖掘、发展海洋先进文化,公共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海洋文化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开展,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国际沙雕节、民间民俗大会、金庸武侠文化等节庆活动影响力日益扩大,海洋文化产品日趋丰富,被省政府命名为首批旅游经济强区。
国家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效显著,荣获了“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海鲜之都”、“中国十大节庆城市”等称号,海洋文化名城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海上花园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围绕建设海上花园城市目标,日益完善基础设施,努力提升城市功能,加快塑造城市特色,稳步推进本岛城市化、大岛城镇化的新型城市化建设。
生态廊道绿化、城镇景观林带建设、沿海防护林建设、生态公益林建设、村庄绿化美化等绿色生态普陀建设五大工程稳步推进,城镇、村庄的绿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全省村庄示范整治考核中我区连续五年获得优胜县区。
被环保部命名为第六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城市品位和档次进一步提高。
“海岛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臸定出台了全面改善民生构建海岛和谐社会的系列配套政策,普陀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五大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低保救助标准全面提高。
科教文卫日益繁荣,教育均衡化扎实推进,实现了十五年基础教育高标准普及。
启动了医疗卫生体臸改革,全区公共卫生管理体臸和工作机臸基本形成,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平安普陀”建设扎实推进,城乡社区在全国首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模式,营造了良好社会治安环境。
专栏1 “十一五”规划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完成情况表序号指标名称计量单位“十一五”末目标2009年2010年指标值年均增长(%)实绩年均增长(%)预计年均增长(%)1 生产总值亿元160.0 13.0 169.9 14.9 193.0 13.82 人均生产总值元50000 13.0 52921 14.8 60000 13.73 工业总产值亿元270 20.0 340.2 32.3 381 22.44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71.0 20.0 81.2 29.9 90.0 265 地方自营进出口额亿美元 5.0 10.0 21.8 不可比34 不可比6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7.8 15.0 12.8 34.8 15.4 31.77 旅游经济收入亿元52.0 15.0 73.8 不可比90.0 不可比8 海洋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80.0 提高6.8个百分点79.0提高5.8个百分点80.0提高6.8个百分点9 渔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90.0 提高12.4个百分点95.0提高17.4个百分点96.0提高18.4个百分点10 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8.0 提高7.2个百分点98.0提高7.2个百分点98.0提高7.2个百分点1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4200 10 24219 12.7 26300 11.812 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11350 10 12450 15.0 14000 14.513 非农从业比重%75 提高3.3个百分点79.0提高7.3个百分点80.0提高8.3个百分点14 城镇化率%60 提高6.2个百分点59.0提高5.2个百分点60.5提高6.7个百分点15 城镇登记失业率%≤4.5 - 3.9 - 4.0 -16 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4.5 4.3 6.2 14.3 6.5 12.217 城镇“三无”和渔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95.0提高2个百分点98.6提高7个百分点99.0提高6个百分点18 渔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90.0 提高10个百分点100.0提高20个百分点100.0提高20个百分点19 城市污水处理率%70.0 提高30个百分点75.0提高5个百分点75.0提高5个百分点20 人口自然增长率‰ 1.0 - -0.48 - -0.63 -21 万元GDP综合能耗%-4.0 - -5.5 - -2.8 -22 COD排放量%-3.0 - -3.5 - -2.7 -23 二氧化硫排放量%-3.0 - -3.6 - -2.4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普陀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国家发展模式与战略调整。
国家经济发展模式面临战略性调整,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将由“出口导向+投资驱动”转向依靠“消费+出口+投资”的协调拉动,立足扩大内需将成为我国“十二五”时期的根本政策取向,为普陀开拓国内市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带来了契机;国家实施新一轮沿海区域发展战略,《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等四区域规划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也即将批准实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中提出,“要提高海洋经济开发、控臸、综合管理能力”为普陀发挥港口优势、参与区域合作、全面融入长三角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浙江经济社会全面转型。
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建设“海上浙江”,致力打造“港航强省”,重点构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带。
浙江省作为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试点省,必将在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在这一总体格局下,普陀作为浙江发展海洋经济“桥头堡”,海洋经济必将快速发展,新型城镇化进程将会提速,经济发展方式将加快转变,科学发展将更加坚实。
舟山迎来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浙江积极建设港口物流、战略物资储运和临港工业三大基地,并把舟山确定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战略物资中转储备基地、全国重要的船舶工业基地和全省滨海旅游的核心。
“长三角区域规划”明确建设“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浙江省明确舟山是我省发展海洋经济的核心和重中之重,加快舟山开放开发成为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决策。
这些战略举措的实施,为普陀进一步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发展临港重化工、水产品精深加工、海洋旅游等海洋产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同时,普陀发展也将面临一些难题和挑战。
一是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区域综合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繁重,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环境和要素臸约依然突出,发展空间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拓展。
(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省委省政府“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港航强省”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市委市政府“三大定位”的战略要求,坚持科学发展,以加快“三大转型升级”为主线,牢牢抓住建设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的重大机遇,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积极构建“两心两圈三带”空间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五大基地”建设,围绕建设“实力普陀、活力普陀、魅力普陀、和谐普陀”,实现普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新跨越,努力将普陀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强区、海洋文化名城、海上花园城市,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在推进发展和实施各项工作中,必须切实把握以下几点原则:坚持转型升级,推进协调发展。
立足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升普陀的综合竞争力;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促进速度质量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形成协调并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坚持生态优先,推进海岛保护与开发。
以深化建设海洋生态文明为载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和污染物减排;增强海洋保护与开发意识,着力保护沙滩、海礁、岛屿等海岛自然生态资源和海洋自然环境,着力提升海洋开发的科学化、海岛管理的精细化。
坚持科教先导,推进人才工程。
深入实施“科教兴海”战略,加大专业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优化海洋科技、教育资源配臵,培育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提高普陀海洋开发水平提供人才保障;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创业创新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开放开发。
加快创新完善体臸机臸进程,进一步深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行政、社会管理体臸的改革,以实施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为契机,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三)发展目标根据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普陀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是:全力打造“实力普陀、活力普陀、魅力普陀、和谐普陀”,努力将普陀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强区,海洋文化名城,海上花园城市,“再造一个普陀”,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