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课程纲要细化解读
❖ 认识图形的相似,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性质 的经验吗;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了解相 似三角形的性质;能够利用三角形相似解决 一些测量问题;了解图形的位似,能利用位 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 通过试验等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 率之间的关系;能运用树状图和列表法计算 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能用试验或模拟试验 的方法估计一些复杂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时)
❖ 2.5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共1课 时)
❖ 2.6应用一元二次方程 ❖ 回顾与复习(共1课时)
❖ 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 3.1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共3课时) ❖ 3.2用频率估计概率(共3课时) ❖ 回顾与思考 (共2课时)
❖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
❖ 4.1成比例线段(共2课时) ❖ 4.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共1课时) ❖ 4.3相似多边形(共2课时) ❖ 4.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共4课时 ) ❖ 4.5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共2课时 ) ❖ 4.6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共1课时 ) ❖ 4.7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共2课时 ) ❖ 4.8图形的位似(共2课时 ) ❖ 回顾与思考(共1课时)
初中数学九年级上 册(北师大版)
第一课《课程纲要》细化解 读
九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 学》(九年级上册) 课程类型:义务课程 教学材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授课时间: 75-80课时
一、学习目标
❖ 1、了解本册书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 实施、课程评价;
❖ 2、会用通俗的语言表述本册书要讲的大概内 容,重难点。
❖ 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和解析 表达式探索并理解反比例函数的主要内容, 体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能根据已知 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领悟用函数观点解决 某些实际问题的基本思想。
❖ 学科思想 ❖ 1、转化思想:即将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通过变形、变换、转化为已经解决过的问题 上来处理的一种数学思想。九年级上册的内 容主要体现在一元二次方程中。 ❖ 2、方程思想:就是把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设 未知数列方程(组)的方法使问题得以解决 或更容易解决。上册内容主要体现在一元二 次方程中。 ❖ 3、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把图形与数量关系有 机地结合起来,使数学问题更直观,更容易 解决。上册内容主要体现在反比例函数中。
❖ 4、分类讨论的思想:具体地说,就是把包含 多种可能情况的问题,按某一标准分成若干 类,然后对每一类分别进行解决,从而达到 解决整个问题的步的,分类的一般原则是: 标准统一、不重不漏。上册的内容主要体现 在第一章。
❖ 5、整体思想:上册内容在一元二次方程中有 所体现。
❖ 6、概率统计的思想:主要体现在频率与概率 这一章。
黄金分割是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 一天,毕达哥拉斯从一家铁匠铺路过,被铺子中 那有节奏的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所吸引,便站在那 里仔细聆听,似乎这声音中隐匿着什么秘密。他 走进作坊,拿出一把尺量了一下铁锤和铁砧的尺 寸,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十分和谐的关系。 回到家里,毕达哥拉斯拿出一根线,想将它分为 两段。怎样分才最好呢?经过反复比较,他最后 确定1:0.618的比例截断最优美。后来,德国的 美学家泽辛把这一比例称为黄金分割律。这个规 律的意思是,较大部分与整体这个比等于较小部 分与较大部分之比。无论什么物体、图形,只要 它各部分的关系都与这种分割法相符,这类物体、
❖ 3、根据个人的情况制定本月即使可行的预习 计划和学习计划。
二、课程目标
(代数部分)
❖ 经历由具体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能够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 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了解一元二次 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会用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 式法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数字系数),并在解 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等数学思想;经历 在具体情境中估计一元二次方程解的过程,发展估 算意识和能力。
❖ (二) 教学方式
❖ 1.自主探究法:通过自学初步理解基本概 念、掌握基本方法,并发现疑难问题。
❖ 2.合作讨论法:学习小组探讨;班内探讨。
❖ 3.讲授法:对于全班同学存在的共性问题, 由教师来讲授。
❖ 4.训练法:根据课程标准设计习题,针对 易错点进行适量训练,并进行适当的变式训 练以实现知识的迁移,培养数学思想,对数 学学有余力的同学,鼓励他们做一些拓展试 题,以培养这部分学生更高的数学素养。
四、课程实施----学习方式
1、学习过程中要重视预习的作用,做到有目的 听课学习。
2、重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学习, 培养自己的数学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积极参加课堂活动,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与 合作探究能力。
4、复习阶段自己要尝试着梳理所学知识,有重 点的进行复习提高自学能力;另外,对代数 部分的学习,一定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提高 运算的速度、准确度。
惩罚措施
3、抄袭别人作业者 被老师发现的当天去 老师那领取20道题做 完方可离开!
图形就能给人最悦目、最美的印象。
❖ 第五章 《投影与视图》 ❖ 5.1投影(共1课时) ❖ 5.2视图(共2课时) ❖ 回顾与思考(共1课时) ❖ 第六章《反比例函数》 ❖ 6.1反比例函数(共3课时) ❖ 6.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共1课时) ❖ 6.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共2课时) ❖ 回顾与思考(共1课时)
数学美的魅力
巴台农神庙
维纳斯
数学美的魅力
古埃及胡夫金字塔
文明古国埃及的金字塔,形 似方锥,大小各异。但这些 金字塔底面的边长与高的比 都接近于0.618.
著名画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构图就 完美的体现了黄金分割在油画艺术 上的应用。通过下面两幅图片可以 看出来,蒙娜丽莎的头和两肩在整 幅画面中都处于完美体现黄金分割 的位置,使得这幅油画看起来是那 么的和谐和完美.
❖ (2)练习及作业的完成,掌握每课的基本知 识,基础题要求正确率80℅,能力题要求正 确率60℅,并且作业分层布置.
❖ (3)上课回答提问情况,要求领会提问内容, 注重表达;
❖ (4)课堂板演情况,字迹清楚,步骤规范, 准确率达到80℅左右;
新学期数学学科教学要求
1、课前,提前两分钟 (2)每人准备一个
几何部分
❖ 进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过程,能够证明与平 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 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的结 论;体会在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类比、 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 通过实例能够判断简单物体的三种视图,能根 据三种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实现 简单物体与其三种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会画 圆柱、圆锥、球的三种视图;通过实例了解中 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初步 进行物体与其投影之间的相互转化;通过实例 了解视点、视线、盲区的含义及其在生活中的 应用。
五、课程评价
1、学生自评:发言、问题的分析、当堂检测、错题
的整理、反思
2、小组互评 3、教师评价:单元测试、阶段考试、回答问题的积
极性
4、家长评价 5、考试评价
❖ (二) 评价方式 ❖ 1、1-4项按优、良、中、差等做等级评定; ❖ 2、考试评价采用中招标准进行评定。
能力评价
❖ (1)对学生能准确清楚地提出问题,经过认 真地分析问题并得以解决的评价,作为能力 的评价的一个方面.
手)
的及时问老师或同学,
不把问题拖到第二天.
奖励措施
1、每月评出两组优秀 组员并发放奖品(笔 记本等);
2、每月选出一名代表 准备讲课;
3、表现优异的进步大 的老师将给予辅导。
1、作业(课堂及家 庭)超过三次未交者 本人将承担责任; 2、未经老师允许上 课说话并被记名的将 于当天在同学面前连 续演讲20分钟;
进教室,按老师的要求 习题本,做课堂练习
坐好!准备好数学用具: 要独立思考,同桌之
课本、三角板、直尺、 间不许商量。完成的
量角器、铅笔、橡皮、 同学举手示意,老师
圆规;
当面批改。
2、(1)课中认真听讲, 3、按时独立完成老
不随便说话,不准借东 师布置的作业,做到错
西,积极回答问题.(举 题当天改完,有不明白
❖三、课程内容:
❖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共3课时) ❖ 1.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共2课时) ❖ 1.3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共2课时) ❖ 回顾与复习(共2课时)
❖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 2.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共2课时) ❖ 2.2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共1课时) ❖ 2.3 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共1课时) ❖ 2.4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共2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