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上册英语课程纲要

七年级上册英语课程纲要

七年级上册英语课程纲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七年级上册英语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七年级英语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教版2012年5月第1版《七年级英语》
◆授课时间:60课时
◆授课对象: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学生
◆设计:
一、学生、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
从学生方面看:七年级新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

他们感知了英语是一门什么样的语言,学习了字母、音标、600多个三会以上的词和词组、数百个基本句子,接触到了一些语法现象。

不少学生对英语产生了兴趣,养成了大胆发言、规范书写、依据读音记单词、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

但由于教学条件、教学管理、师资水平、学生智力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在小学期间的英语学习中发展极不平衡,分化特别严重。

从学习内容看:本册共十二单元,其中前面1--3单元为预备单元。

后面9单元为正式教学单元。

自初中英语教材开始改革以来,专门设置了预备单元,使没有英语学习基础的学生能更好地使用这套教材。

但是,这几个预备单元的内容和小学四年的英语教材相比,还是显得单薄。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根据教材内容,对相关的小学英语知识进行适当的、有计划的、系统的补充,尤其是词汇方面的补充。

这就要求我们要了解小学英语和中学英语的知识结构体系两者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的程度。

这样,我们才能把该补充的内容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补充,才能使这种补充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

因此,本期一方面应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把各个知识点真正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回忆、自主整理、合作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对小学所学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通过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和课堂教学的有效启发,发展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和利用内容全面的梳理和概括,努力提高学习的学习质量。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教师要要引领学生:
1、通过体验和参与,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

2、通过听说训练,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

3、通过合作学习,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交换信息。

4、通过教材范例学习,能参照范例或借助图片写出简单的句子。

5、在与同学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情景设置,体验合作,能参与简单的角色扮演等活动。

◆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修改稿)》的要求,采用人教版版发行的《七年级英语》课程内容实施教学,其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如下:本学期实际授课18个周,本册共12单元,每单元5个课时60课时完成12个周,期中复习考试一个周,期末考试复习三周,机动一周。

【开学第一课】:1个课时。

解读本学期《课程纲要》;指导学生规划本学期的学习计划、制定学习的自我管理要求和预定本学期学习目标。

1.SectionA(2课时)
2.SectionB(1课时)
3.Selfcheck(1课时)
StarterUnit2What’sthisinEnglish?(共4课时)
1.SectionA(2课时)
2.SectionB(1课时)
3.Selfcheck(1课时)
StarterUnit3Whatcolorisit.(共4课时)
1.SectionA(2课时)
2.SectionB(1课时)
3.Selfcheck(1课时)
Unit1.Myname’sGina.(共4课时)
1.SectionA(2课时)
2.SectionB(1课时)
3.Selfcheck(1课时)
Unit2Thisismysister.(共4课时)
1.SectionA(2课时)
2.SectionB(1课时)
3.Selfcheck(1课时)
Unit3Isthisyourpencil?(共4课时)
1.SectionA(2课时)
2.SectionB(1课时)
3.Selfcheck(1课时)
Unit4Whereismyschoolbag?(共4课时)
1.SectionA(2课时)
2.SectionB(1课时)
3.Selfcheck(1课时)
Unit5Doyouhaveasoccerball?(共4课时)
1.SectionA(2课时)
2.SectionB(1课时)
3.Selfcheck(1课时)
Unit6Doyoulikebananas(共4课时)
1.SectionA(2课时)
2.SectionB(1课时)
3.Selfcheck(1课时)
Unit7Howmucharethesepants?(共4课时)
1.SectionA(2课时)
2.SectionB(1课时)
3.Selfcheck(1课时)
Unit8Whenisyourbirthday?(共4课时)
1.SectionA(2课时)
2.SectionB(1课时)
3.Selfcheck(1课时)
Unit9Myfavoritesubjectisscience.(共4课时)
1.SectionA(2课时)
2.SectionB(1课时)
3.Selfcheck(1课时)
◆课程实施建议
1、教学方式:预习、展示、精讲和反馈。

教师起引导、指导作用。

2、学习方式:探究、合作、讨论和自主学习,先学后讲,生生互动、小组合作完成每堂课的探究、答疑解难。

3、练习:课本后随堂练习,随堂检测题。

4、教学反馈:课堂反馈主要通过观察、问答、交流、板演、小测试等途径来实现,课后反馈主要通过课后作业、谈话、考试等途径来实现。

5、整理与复习:理清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以典型例题为载体,理解、计算每单元复习题,提高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能力,总结好的解题方法。

◆课程评价
一、评价方式和评价指标
评价分为学习中的过程性评价和达标测试性评价两部分。

(一)过程性评价由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师评三部分组成。

评价指标如下:
1.学生上课出勤情况统计,课堂纪律表现,课堂学习状态、参与程度,课堂学习效果等方面的及时评价。

2.作业评价:作业交送、完成的数量和质量、订正情况。

3.合作交流、参与小组活动的表现情况,作品展示、学科评比活动、竞赛成绩等。

4.自主学习情况:预习表现和效果,自习课学习表现,疑难问题的解决态度和表现情况。

(二)达标测试性评价由平时的单元过关测试、期中测和试期末测试三部分组成。

评价指标如下:
1.单元过关测试。

2.期中测试。

3.期末测试。

二、评价结果处理
1、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本课程建议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因为这样有益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有利于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每一课的评价都基本上由学生来完成。

2、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因此,本课程建议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对学生每一堂课上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客观的评价。

同时让学生同伴、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注意评价的正面鼓励与激励作用。

3、注重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风格的差异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