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辞敬辞大全谦辞敬辞整理谦称是表示谦虚的自称。
(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
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
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
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
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
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此外还有:蒙、区区、不佞、不敏、不肖、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小人、小可、后生、晚生、侍生等。
(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
(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贾黯】谒范仲淹,曰:“某晚生,偶得科第,愿受教。
”——《邵氏闻见录》;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
“家” 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
“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7)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一般为拙荆、贱内、内人、山荆、荆屋、山妻,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儿、犬子、息男,称女儿为息女、小女等,主要用于口语,常见于戏剧。
“家”字一族。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
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家叔:称叔叔。
“舍”字一族。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
如:舍弟:称弟弟;舍妹:称妹妹;舍侄:称侄子;舍亲:称亲戚。
“小”字一族。
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生(多见于早期白话):青年读书人自称;小可(多见于早期白话):谦称自己;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老”字一族。
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敢”字一族。
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
如: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愚”字一族。
用于自称的谦称。
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见解。
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拙”字一族。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
如: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敝”字一族。
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鄙意:谦称自己的意见;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另外还有寒舍:谦称自己的家;犬子:称自己的儿子;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抛砖引玉:谦称用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等等。
谦敬辞口诀家大舍小令外人,高大尊贵又贤惠,小寒拙鄙称自身光雅拜赐皆用对。
如今常用的谦辞敬语:一、“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
如: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令郎、令爱(嫒):对别人儿女的敬称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二、“惠”: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
如: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惠允: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三、“垂”: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问、垂询:指对方询问自己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垂爱: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四、“赐”:敬辞,指所受的礼物。
如:赐教:别人指教自己赐膳: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五、“请”: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什么事。
如:请问:希望别人回答请教:希望别人指教六、“高”:敬辞,称别人的事物。
如:高见:指别人的见解高论;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高朋、高亲七、“华”:敬辞,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华翰:称别人的书信华诞:别人的生日华厦:别人的房屋八、“贤”:称呼对方,多用于平辈或晚辈。
如:贤弟、贤侄、贤妻等九、“奉”敬辞,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对方。
如:奉送:赠送奉还:归还奉劝:劝告奉陪:陪同十、“尊“ :尊府、尊兄、尊驾、尊夫人十一、“仁“ :仁兄、仁弟十二、“大” :大礼、大作、大驾常用敬辞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金婚:欧洲风俗称结婚五十周年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进见:前去会见,(多指见首长)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如“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晋见:即进见觐见:(书)朝见(君主)久违:客套话,好久没见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问鼎:指谋图夺取政权(中性词)伉丽:(书)夫妻,如伉丽之情劳步:敬辞,用于谢别人来访劳驾:客套话,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内眷:指女眷内人: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舍亲:自己的亲戚。
台端:敬辞,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台驾:敬辞,旧称对方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
泰山、泰水:岳父、岳母托福:客套话,依赖别人的富气使自己幸运。
外舅:(书)岳父婉辞作古、归天、归西、魂游地府、永眠、长眠、含笑九泉、无常、仙逝:指人死。
挂花、挂彩:指人受了枪伤。
升遐:帝王之死的委婉说法。
坐化、圆寂、涅盘:指僧尼之死。
乞骸骨: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
见背:相背,离开了我。
指父母或长辈去世。
顿首:叩头、头叩地而拜。
用于书信、表奏的首尾。
千古:哀悼死者,表示永别。
冤家:称似恨而实爱,给自己带来苦恼而又舍不得的人(旧时戏曲或民歌中多用来称情人)。
弃养:指父母双亡。
客套语劳驾:麻烦别人。
高攀:希望跟别人一块做事或联姻。
包涵:请别人原谅。
借光: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
见教、赐教:请别人指教。
教正:请别人指教改正。
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屈就:用于请人担任职务。
久违了:指好久不见。
久仰:仰慕已久。
叨(tāo)光:沾光(受到好处,表示感谢)。
叨教:领教(受到指教,表示感谢)。
叨扰:打扰(受到款待,表示感谢)。
托福:是依赖别人的福气,使自己幸运(多用于回答别人的问候)。
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不吝指教:不吝惜自己的经验来教诲。
请即赐复:要求别人回信的客套话。
恕不远送:表示不再继续送。
恕:请对方不要计较。
洗耳恭听: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
不足挂齿:说自己的事不值得提起。
借花献佛: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信件中的祝语在以前的书信中经常会看到“X 祺”,“X 安”,“X 福”,“X 禧”,“X 吉”之类的祝福,比如“商祺”,“文祺”,“近祺”,“筹安”,“德安”,“客安”,“冬安”,“财安”,“曼福”,“年禧”,“新禧”,“春禧”等等。
关于祝颂的方式也根据对象的辈分和尊卑有关,如给长辈写信一般用“敬请福安”,“敬颂崇祺”,同样给上级写信一般用“恭请”,“敬请”,“祗请”等,给平辈写信一般“即请大安”,“顺祝商祺”,给晚辈用“顺问”即可。
“祺”取吉祥之意﹐“商祺”僅用於商業中﹐意思差不多等於白話中的“生意興隆”其它一些结尾的敬词:对祖父母:敬叩金安敬请福安叩请金安恭祝健康长寿对亲友长辈:敬请钧安敬颂崇祺敬颂福祉恭请福绥恭叩钧安敬祝康乐顺叩崇祺恭请万福对女长辈:恭叩慈安敬请坤安敬请淑安恭请懿安对师长:恭请海安敬请教安恭请教祺敬请讲安对平辈:即颂时祺敬候佳祉谨颂大安祝你健康祝你安好顺颂时绥敬候坤祺(女)并颂妆安(女)对晚辈:即问近安顺询近祉祝进步祝健康祝幸福快乐即颂近好对政界:敬请勋安恭请钧安祈请政安对军界:敬请戎安恭叩麾安即颂勋祺敬问戎安对学生;并询学安敬颂学祺顺祝进步对作者:顺候著安敬请著福顺祝撰安即颂著祺对编者:肃请编安即颂编祺对商界:敬请筹安并颂财安顺颂筹祺顺颂筹祉祝生意兴隆祝财源茂盛对宗教人士:敬请道安即颂法安恭请法安即颂禅安用于学界:只颂撰祺、只请著安、顺请、文安、并请学安、即颂文绥、即候文祺。
用于旅客:敬请旅安、藉颂旅祺、顺询旅祉。
用于家居者:敬请潭安、并颁潭福、顺颂潭祺。
贺婚:恭请岩喜顺贺大喜恭请喜安祉贺大喜祝新婚幸福快乐贺新年:恭贺新禧顺贺新祺并颂新祺敬贺岁祺祝新年快乐万事如意祝新春大吉大利吊唁:敬请礼安顺候孝履用候苫次请节哀顺变问病:即颂痊安顺候痊安著早日康复对全家:恭请阖府清福恭祝阖家清泰祝全家安好按时令:敬颂春祺即颂春安敬候暑安肃请夏祺即颂夏安此颂暑祺谨颂秋安顺候秋祺顺问秋安敬颂冬绥敬请冬安敬颂炉安署名下的敬辞:用于祖父母及父母:叩禀、敬禀、拜禀、肃禀、谨禀、叩上。
用于尊长:谨禀、谨上、拜上、谨肃、敬肃、敬启、谨启。
用于平辈:谨启、谨白、手启、手上、顿首、拜启、上言、拜言、启、上、白。
用于晚辈:手谕、手示、手泐、手草、草示、谕。
用于复信:肃复、手复、谨复、复。
用于不具名:名正肃(另具名片)、各心肃、各心印、知恕具、两知。
用于补述:又启、又及、又陈、再及、再陈。
附候语:问候尊长:令尊(或令堂)大人前,乞代叱名请安。
某伯前未及另禀,乞即叱名请安。
问候平辈:某兄弟前祈代致候不另。
某兄处未及另函乞代致意。
问候晚辈:顺候令郎佳吉。
并问令郎等近好。
代长辈附候:家父嘱笔问候。
某伯嘱笔问候。
代平辈附候:家兄附笔请安,某兄附笔道候。
代幼辈附候:小儿侍叩。
小孙随叩。
某某禀笔请安。
常见提称语(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书信):足下:用于同辈之间膝下:对父母的敬重,亲爱,着依之情垂鉴、赐鉴、钧鉴:用于对上致年高德劭者的信中勋鉴:对于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道鉴:对道德君子大鉴、英鉴、伟鉴、雅鉴:用于朋友间慈鉴:致母亲爱鉴:夫妻,情意亲密的男女间芳鉴:女子间往来书信道席:学生对师长讲席、教席: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用于平辈览、阅、知悉: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结尾语,俗称“关门”。
有如:敬颂钧安、即问近好、敬祝健康、致敬礼以及较古朴形式的春安、冬安、日棋,刻祉......在社交上用专颂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