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化学必修一摩尔知识点及公式

高一化学必修一摩尔知识点及公式

第二节化学计量数在实验中的应用
一、化学计量数
1、物质的量:n
(1)定义:衡量一定数目离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单位符号:摩尔(简称摩),mol
(3)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

用N A表示。

约为6.02x1023,单位mol−1或/mol,读作每摩尔。

(4)公式:n=N
N A
(5)注意要点:
○1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只能衡量微观粒子;
○2用物质的量表示微粒时,要指明微粒的种类。

2、摩尔质量:M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2)单位:g/mol
(3)公式:M=m
n ,n=m
M
(4)注意要点:
○1一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与其相对原子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2一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不随其物质的量的变化而变化。

3、气体摩尔体积:V m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2)单位:L/mol
(3)公式:V m=V
n ,n=V
V m
(4)注意要点:
○1影响因素有温度和压强。

○2在标准状况下(0℃,101KPa)1mol任何气体所占体积约为22.4L,即在标准状况下,V m≈22.4L/mol。

4、物质的量浓度:c B
(1)定义: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
(2)单位:mol·L−1
(3)公式:c B=n B
V
,n B=c B∙V
(4)注意要点:
○1公式中的V必须是溶液的体积;将1mol水溶解溶质或气体,溶液体积肯定不是1L;○2某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随所取溶液的体积多少而变化。

二、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
三、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
1、操作步骤:
例如:配制100ml0.1mol/L的NaCl溶液:
(1)计算:需NaCl固体5.9g。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固体5.9g。

(3)溶解:所需仪器烧杯、玻璃棒。

(4)转移: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小心地引流到500ml容量瓶中。

(5)定容:当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时,距刻度线2—3cm时停止,为避免加水的体积过多,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到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2、注意事项:
(1)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这是因为容量瓶的体积是固定的,没有任意体积规格的容量瓶。

(2)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回复到室温,这是因为容量瓶受热容易炸裂,同时溶液温度过高会是容量瓶体积膨胀影响溶液配制的精确度。

(3)用胶头滴管定容后再振荡,出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时不要再加水,这是因为振荡时有少量溶液粘在瓶颈上还没有完全回流,若此时又加水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

(4)如果水定容时超过了刻度线,不能将超出部分再吸走,应重新配制。

(5)如果摇匀时不小心洒出几滴,不能再加水至刻度线,必须重新配制,这是因为所洒出的几滴溶液中含有溶质,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

(6)溶质溶解后转移至容量瓶时,必须用少量蒸馏水将烧杯和玻璃棒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一并倒入容量瓶,这是因为烧杯及玻璃棒会沾有少量溶质,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把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