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方法分析及并发症处理

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方法分析及并发症处理

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方法分析及并发症
处理
【摘要】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探讨分析结肠息肉
内镜下治疗的各种方法及效果,对于不同大小、形态的息肉,采用单一和联合的
内镜治疗。

并对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并发症进行分析。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并发症。

结肠息肉,是肠道黏膜突向肠腔内的一种局限性隆起的赘生物。

凡从
结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结肠息肉。

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多见。

息肉主要分为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


出现在中年以后,大约有25-80%的发生率。

由于无明显临床特征,结肠息肉常被
忽视或误诊,随着病情发展,后期常伴有腹胀、腹泻、便血、黏液血便等,若无
及时就诊后期极易导致结肠癌的发生,危害患者生命安全[1]。

炎症性息肉在炎
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腺瘤性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有恶变倾向。

检出息肉和
确定其病变性质的最有效措施是定期进行全结肠镜(包括病理)检查并在肠镜下
进行干预治疗。

可以单个发生,也可以是数个、数十个或更多发生,其发生率随
年龄增加而上升。

通常无特殊不适症状,在体检行肠镜筛查时被发现。

在内镜下山田将隆起性病变按其形态的不同,不论其性质将其分为四型:Ⅰ
型(广基扁平型息肉):呈丘状,隆起的起势部较平滑而无明确的境界;Ⅱ型
(半球形息肉):呈半球状,隆起的起势部有明确的境界;Ⅲ型(亚蒂型息肉):有亚蒂,隆起的起势部略小,形成亚蒂;Ⅳ型(带蒂型息肉):有蒂,隆起的起
势部有明显的蒂部[2]。

根据息肉的形态,采取如下治疗方式,1、冷切除术2、APC术3、高频
电圈套切除 4、粘膜切除术
冷切除术(Cold polypectomy):不用高频电切除的息肉切除法,可以分为
以下2种切除法。

Cold snare polypectomy(CSP):使用圈套器cold polypectomy,Cold forceps polypectomy(CFP):使用活检钳cold polypectomy。

圈套器冷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镜下切除小息肉(<10mm)的方法,但这一技术是理想的适应症是4mm-6mm大小的无蒂息肉。

与电切法相比,不存在潜在的穿孔风险。

建议扩大圈套范围,涵盖周围正常黏膜。

活检钳冷切除术:是切除微小(≤5mm)息肉最常用的方法。

然而,据报道息肉切除不完整性
比例相当高。

最近的一项随机研究表明,大小为1-3mm的息肉是冷钳息肉切除术
的最佳适应症;可以经1或2次连续活检完全切除。

综上所述,将<10mm和术前
诊断的腺瘤作为CSP的适应症。

在排除癌的基础上,推荐使用术前的图像强调、
放大观察进行高精度的质的诊断。

另外,cold polypectomy除了使用圈套的CSP
之外,还有使用活检钳的CFP。

在比较CSP和CFP的RCT的2个试验中,在<5mm
和<7mm的息肉中,CSP的完全切除比例比CFP高,作为cold polypectomy推荐CSP。

另一方面,在以3 mm以下的腺瘤性息肉为对象的CFP的单中心前瞻性试验中,完全切除比例为100%,考虑到手法的简便性和切除标本的回收,如果是3mm
以下的息肉,CFP也是允许的。

此时,推荐使用杯径比活检钳大的大型钳子[3][4]。

APC术:氩离子凝固术是一种利用氩气离子束传导高频电流无接触的热凝固
组织的治疗方法。

在高频高压作用下,氩气被电离成氩气离子,具有极好的导电性,可连续传递电流。

氩气本身具有惰性,在手术中可降低创面温度,减少损伤
组织的氧化、炭化,使手术时产生的烟雾、焦痂减少。

氩离子凝固术还具有非接
触性使用,无探头粘连,缩短治疗时间;凝固深度相对恒定,提高治疗安全性,
不容易发生穿孔等并发症;止血迅速,能在短时间进行大面积的止血,并且形成
的结痂均匀,既能提高疗效又能减少操作时间;对金属支架没有破坏作用,可用
于是到支架植入后的治疗。

适用于小于直径0.5cm广基或扁平状息肉。

高频电圈套切除适用于1、亚蒂、带蒂息肉选择直接圈套,高频电切除。

2、
亚蒂息肉、直径较大的广基息肉选择注射抬举,后圈套切除。

3、粗蒂息肉可尼
龙绳结扎后圈套切除。

切除后创面金属钛夹封闭和标本回收。

粘膜切除术(EMR)是指内镜下将病变粘膜完整切除的手术,是一种结
合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和内镜粘膜下注射术发展而来的治疗方法,属于择期诊断性
或根治性手术。

手术旨在通过大块切除部分粘膜(深度可达粘膜下组织)诊治粘
膜病变。

适用于直径大于2.0cm广基或粗蒂息肉,先在息肉基底注射高渗液,通
过在黏膜下注射1:10000去甲肾上腺素及生理盐水,使息肉根部隆起,在息肉根
部完全隆起后采用圈套器电切切除[5];对于较大息肉,不能一次套住的,则从息肉顶部开始分块切除,直到将息肉蒂部暴露出来再作最后彻底切除。

术后当日应避免服用任何食物并观察有无腹胀、腹痛、便血等情况出现,无异常情况后可少量进食,食物以流食、清淡为主,对于息肉面积较大的患
者治疗后应服用常规止血药物,防止术后出血,常见止血药有血芳酸、6氨基己
酸等[6]。

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出血是最常见并发症。

按时间分类:即刻出血、迟发性出血。

即刻出血:术中或息肉脱落后,内镜下立即见出血。

原因:(1)配合欠默契,圈套收的过紧、过猛至机械性切割(2)凝固电流过小,时间
过短,或单用高功率切割电流未及凝固便切下至出血(3)粗蒂息肉未采用先凝
固后切割,反复逐渐切开的原则,中央血管未凝血。

措施:立即采取内镜下止血(电凝止血、止血夹夹毕止血)。

迟发性出血:息肉切除后24h后发生,常发生
于术后3-7d,最长者可达2周。

诱因:(1)电凝时间过长至凝固过深、面积过大(2)焦痂因术后饮食不当,大便干结,活动过多至过早脱落而出血(3)原有
高血压、动脉硬化或凝血功能障碍疾病。

措施:保守治疗和内镜下止血。

2、穿
孔是严重并发症。

原因:电切时圈套器切割肠壁太近,凝固电流过强,通电时间
过长。

操作时切割点不能过低;通电时间不宜过长(3-5s/次);通电前反复检
查圈套器松紧适宜,太松易烧灼正常肠壁,太紧易勒断息肉;切割过程保持内镜
视野;退镜尽量抽气,避免术后诱发穿孔。

处理:小息肉、肠道清洁良好的穿孔,可行保守治疗;内镜下明确的穿孔可用钛夹闭合穿孔。

3、腹痛、腹胀:术中内
镜牵拉、胃肠道内注气;氩离子凝固术、圈套电凝切时,由于粘膜下神经丛受刺
激或凝固面受胃酸胃蛋白酶的影响,也会至腹痛。

观察、对症处理。

4、浆膜裂
伤及浆膜炎:由于电凝电切时高热伤及浆膜层引起,浆膜裂伤多因插镜及肠腔
充气过多而至,两者均可引起局限性腹膜炎。

给予禁食、补液、抗生素等对症处
理。

5、粘膜下气肿:行氩离子凝固术时,由于反复在一处喷凝、或氩气流压力
大易被挤入粘膜下。

一般3-5d多能自行吸收。

近年来,结肠癌呈明显上升趋势,绝大多数结肠癌是腺瘤性息肉恶
变所致,尤其是息肉直径大于2.0cm,组织类型为绒毛状腺瘤,病理检查发现为
不典型增生以及形态学为广基腺瘤的病变率显著增高[7]。

积极治疗结肠息肉,能够有效预防结肠癌。

参考文献
1.韩芳.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268例的护理 [J].中国误诊
学杂志, 2010,10(5):1140-1143.
2.芳野纯治. 内镜诊断与鉴别诊断图谱下消化道.
3. Tutticci N, Burgess NG, Pellise M 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protrusions in the mucosal defect after cold snare polypectomy. Gastrointest Endosc 2015;82:523-8.
4.Ito A, Suga T, Ota H et al. Resection depth
and layer of cold snare polypectomy versus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J Gastroenterol 2018;53:1171-8.
5.何志胜, 庄宁.内镜下治疗结肠息肉临床管擦 [J]. 中
外医学研究, 2012,18(10):35-38.
6.李君.内镜下肠息肉摘除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J]. 中国
医药指南, 2014,31(12):267-268.
7.Liu H M, Wang L, Wu W S.Chinical pathological factors of colorectal adenoma with dysplasia and cancerization[J].Cancer Research on Phevention and Treatment,2009,36(3):232-23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