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双汇集团的产业环境分析(20111124)

双汇集团的产业环境分析(20111124)

战略管理与决策分析论文题目:双汇集团战略环境分析学院:管理学院
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姓名:。

学号:。

双汇集团战略环境分析
本文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来分析双汇集团的战略环境,首先分析双汇集团在整个肉类行业中的宏观环境、行业现状、竞争对手实力、市场情况等外部环境,再分析双汇集团在整个肉类行业的内部环境状况,最后通过SWTO矩阵分析双汇集团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根据得出的结论,从而来探讨该企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1. 双汇集团简介
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是跨区域、跨国经营的大型食品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总资产100多亿元,员工65000人,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在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序中列160位。

双汇集团在全国18个省市建有现代化的肉类加工基地和配套产业,在31个省市建有200多个销售分公司和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在日本、新加坡、韩国、菲律宾等国建立办事机构,每天有8000多吨产品通过完善的供应链配送到各地。

双汇集团率先把冷鲜肉的“冷链生产、冷链配送、冷链销售、连锁经营”模式引入国内,大力推广冷鲜肉的品牌化经营,实现热鲜肉、冷冻肉向冷鲜肉转变,传统销售向连锁经营转变,改变传统的“沿街串巷、设摊卖肉”旧模式,开创了中国肉类品牌。

双汇产品做到头头检验、系统控制,确保食品安全,营业收入由1984年前的不足1000万发展到2010年的500亿元,年均增长35%。

“十二五”,双汇集团发展目标是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专、做精、做久双汇,使双汇成为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肉类供应商,到“十二五”末,肉类总产量将达到600万吨,销售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双汇集团将发展成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国际化大型食品企业集团。

2. 双汇的外部环境分析
2.1 消费者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人们越来越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虽然恩格尔系数有所下降,但食品支出总额却在不断上升,特别是对肉类产品的需求上更是有较大的需求空间,这说明消费者的消费潜力还是很大的。

1994年是中国肉类市场的一个转折点,从这一年开始中国主要肉类产品的消费出现稳步增长的势头,我国国民的肉类产品的消费开始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并一直保持至今。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国肉类生产每年以平均大于5%的速度增长,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是得益于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根据有关调查显示近年来中国肉类总产量和总消费量始终在世界各国中处于首位。

据有关资料统计分析,2005年中国肉类总产量达到7524万吨,人均占有量达到58公斤,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

这不仅对食品行业的发展来说是个不小的机遇,对像双汇集团这样的肉类加工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开拓市场的好机会。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快,这最终导致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开始不断的变化,与以往的消费观念不同的是现代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开始追求口感好、风味佳、食用方便、种类繁多的肉制品,与此同时,营养、美味、方便的食品消费潮流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因此整个市场对肉制品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2.2 政府政策分析
根据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下达的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区内使用良种猪精液开展人工授精的母猪散养户和规模养殖户都会得到政府的补贴。

按每头母猪年繁殖两胎,每胎配种使用2份精液,每份精液补贴10元计算,每头母猪年补贴40元。

这个方案大大提高了漯河市当地居民对生猪养殖的积极性,使得漯河市的三个县区的居民都积极投入到生猪养殖的行列。

这种情况不仅提高了当地老百姓的收入,同时也为双汇集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因为双汇集团在购进生猪的时候只需要在周边的县区的散养户和养殖场中收购即可。

而有些大型的养殖户会定期的向双汇集团主动送去自己养殖的生猪,这样就为他们节省了大量的物流费用以及其他的成本。

2.3 肉类加工行业分析
图表数据来源:《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3.3 肉类加工行业利润率低,但利润增速大
5000元,这样只要投资5万元就可以设立一家雨润食品专卖店。

但是加盟双汇专卖店的面积则需80-150平方米,设备投资也需要大概15万元左右。

可见,雨润食品的加盟条件较之双汇,具有投资成本少、店面面积小、加盟方式灵活等一系列的特点。

(2)在政府补贴上,雨润食品每年获取的政府补贴非常惊人。

我们以2007-2009年这三年为例,双汇集团每年获得的政府补贴平均为1000万元左右,而雨润食品每年获取的政府补贴可能已接近2亿元,2010年雨润食品更是获得了7.13亿港元的高额补贴。

2007年,雨润的政府补贴占税前净利润的比例一直维持在8%以上,2009年更是达到了22.5%的超高补贴,2010年更提升至26%。

显然政府补贴已成为雨润净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

(3)在品牌数量上,雨润食品的品牌众多,产品创新能力较强。

雨润采取的是品牌战略,雨润食品不仅拥有——“雨润”、“旺润”、“福润”及“大众肉联”这四大品牌,它还拥有其他的上千种产品,同时雨润食品也注重中高端新产品的研发,致力于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这些战略都是双汇集团目前还没有达到的,因此双汇应该加强在这些方向上的发展。

雨润的劣势:
(1)因为雨润严重受地方政府补贴的诱惑,致使它大肆扩张屠宰规模,但是却不重视生猪的养殖,这就使得生猪生产规模跟不上,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购来进行缓解,这就会对企业的正常生产运作产生极大的压力,而且还容易导致缺货,还有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隐忧。

(2)虽然在过去的5年当中雨润食品一直都在进行着激进的扩张,在全国有31个屠宰场,但其产能利用率仅却为65%,而双汇集团虽然在全国仅有14家屠宰场,2009年产能利用率却为66%。

相比之下,雨润的产能利用率严重不如双汇。

2.5.市场分析
过去几年,冷鲜肉在消费水平较高的城市增长速度很快。

目前国内冷鲜肉市场份额占比在10%左右,部分一线城市的市场份额占有率甚至达到了30%。

冷鲜肉市场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而政府政策的推动也将成为冷鲜肉市场快速发展的催化剂。

在肉制品方面,虽然目前低温肉制品只占肉制品消费的33%,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饮食观念的强化,以火腿、培根、热狗肠为主的低温肉制品因为具有鲜嫩、脆软、可口、风味佳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其占肉类消费的比例也将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因此,我国目前的肉类市场消费现状为:冷鲜肉、低温肉等肉制品消费快速增长,发展潜力巨大。

3. 双汇的内部环境分析
3.1双汇的赢利情况分析
双汇重组后产品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得到了大幅的提高,毛利率提升了将近一倍,2009年的净利率为3.2%,但是相比行业内其他公司双汇仍然有15%以上的净利率有较大提升空间。

2010年双汇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为367.49亿元,同比增长了29.62;实现净利润10.89亿元,同比增长19.61%,这一年的净利率约为
2.96%,但仍比较低。

3.2 双汇的竞争力分析
3.2.1双汇的研发能力较强
双汇集团不仅拥有国家级的技术研发中心、国家认可的实验室和博士后流动站,还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产品研发队伍,其中科研人员130多名,中高级职称者40多名,并且还聘请了国内外知名的食品专家作为技术顾问。

到目前为止,双汇已开发出高低温肉制品、调理制品、生鲜产品等肉类产品多达1000多个品种,双汇集团的整体研发实力位居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

3.2.2双汇的加工基地的优势
双汇重组后,注入资产经营地域分布十分广泛,包括河南、湖北、内蒙古、上海、山东、四川、江苏、河北、广东、黑龙江、江西和云南等12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

其中,山东、河南、四川分别位居2009年我国肉类食品行业销售收入前三位。

这不仅有利于统筹利用全国资源,化解单个区域市场的风险,还有利于创造良好的销售条件,提高企业总体盈利水平。

3.2.3双汇的品牌价值高
4. 双汇的战略目标及战略对策
4.1 战略目标
根据对双汇集团的战略环境分析结果,现制定出以下战略目标:大幅度提高双汇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产品利润率;重塑双汇品牌形象;缩小生产投入、减少总成本。

4.2 战略对策
(1)发现消费者不断提出的需求变化,根据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改变或研发新产品以适应市场需要。

(2)由于中国的肉类行业正处于成长期,因此双汇不能单纯地依靠扩大生产量和提高市场份额来增加收入,它必须依靠追加生产,提高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以及研制和开发新产品等一系列的方法来取得竞争优势,战胜竞争对手和维持企业发展生机。

(3)双汇集团要进行大规模投资用来加速行业整合,要大幅提升市场份额。

(4)由于冷鲜肉和低温肉制品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并且冷鲜肉和低温肉制品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因此,双汇集团应调整产品结构使其符合世界肉类消费趋势,将企业的冷鲜肉和低温肉制品的产量不断提高。

(5)企业要积极实施品牌营销策略,不断通过创新能力,努力提升产品附加值。

(6)要严把质量关,通过对生猪生产环节的严格把关,杜绝有问题的生猪进入屠宰,并防止其流入市场,努力做到维护食品安全。

(7)注重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的建设,对于一些不合格的产品,双汇应采取积极措施,如迅速召有回问题的产品,挽回在“瘦肉精”事件中损失的信誉与形象,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