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大自然的语言

(部编版)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字,重点学写“琴”和“敲”。

2、积累拟声词,了解不同的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
1、会认8个字,重点学写“琴”和“敲”。

2、积累拟声词,了解不同的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入文本
同学们,我们听过风的声音。

清风掠过明月,微风拂过树梢,寒风呼啸穿过田野。

我们还听过动物的声音。

小金鱼用尾巴拨水,麻雀在窗沿唱歌,小狗忙着啃骨头。

丰富美妙的声音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用心去倾听就能感受到生活的精彩。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去感受那大自然的声音!(板书:21、大自然的声音)
二、初读课文,积累字词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圈划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

2.检查反馈:老师一边听同学们读课文,一边观察到有些同学圈划出了一些词语。

我把它们请到了这里。

咱们一起来认识认识。

(1)自由读一读。

美妙演奏雄伟打击汇聚呢喃细语汹涌澎湃
(2)谁先来认一认这一行的词语?(指名读、带读、全班读)
(3)听到咱们班同学美妙的声音,老师也忍不住想来读一读这两个词语。

(师读)你们也能像老师这样读吗?(女生读“呢喃细语”,男生读“汹涌澎湃”。


⑷大家看,“呢”字是个多音字,在这个词语中读ní。

“呢喃”这两个字都是什么旁?表示与什么有关?那我们就来看看“呢喃细语”是怎样说话的。

(ppt展示: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

师范读)(轻轻柔柔地说话)让我们轻轻地读……让我们柔柔地读……让我们呢喃细语般地读……
⑸通过刚才的读,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温柔。

可是,它还有另一面呢。

我们接下来看看“汹涌澎湃”这个词。

它们都是什么旁?说明什么?(水多)怎样的情景才能称得上“汹涌澎湃”呢?(图片展示)海浪猛烈地拍打着礁石,声势如此浩大,真是“汹涌澎湃”啊!(全体男生读)。

⑹美妙的大自然不仅如此,还能变换节奏呢,大家看!(ppt: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请大家也加入到这场大合唱中来。

(生齐读)这样美妙的句子,读起来可有节奏了!这种节奏感是什么带来的呢?(淙淙、潺潺、哗啦啦)它们都是表示声音的词,我们称呼它们为——拟声词。

拟声词又叫象声词,是摹仿自然声音构成的词。

它形象、生动,读起来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我们再从课文中找一找还有没有这样的拟声词。

(唧哩哩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叽叽喳喳)让我们有节奏地读一读这些词语吧。

(生读)
⑺生活处处皆学问。

请大家根据老师的提示来说说自己积累的拟声词(板书:思维导图)。

看来,大家都是生活的有心人啊!下面,我们就来个小练笔,运用拟声词来填充句子(ppt展示)。

3、书写生字:刚才,大自然中的这些美妙声音们来了个大合唱,我们的生字宝宝们也吵着要来个大集合。

(出示会写的生字。


(1)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些字中有哪些字是需要我们在书写时注意的。

(2)中国的汉字就是这么博大精深,稍微不注意就会写成错别字,我们要规范地写字。

请大家认真地观看老师书写“琴”和“敲”字。

(“琴”,注意下面是个“今”,不是“令”。

撇捺要写舒展。

“敲”左右等宽,注意,右边不是“支”。


(3)师范写后生书空,再书写两个,教师巡视指导。

(注意书写姿势)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写得都很用心,不过,还要把字写得更规范些,让人一看就觉得美美
的,就像我们的课文。

让我们来美美地听一听课文的朗读吧。

1、听课文的朗读,思考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板书: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2、享受了听觉的盛宴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走近这场大自然的音乐会了吧!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印象深刻的段落;找一找在这篇课文中,哪些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板书:风、水、动物)(学习方法的渗透:概括文章和语段主要内容的方法是找中心句。


四、小结
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水,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厨房还是一个音乐厅呢!大自然的声音实在是太美妙了,真有“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啊!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聆听大自然的天籁之音!
五、板书
21 大自然的声音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