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语文评价方案

一年级语文评价方案

一年级语文评价方案第一篇:一年级语文评价方案一年级语文评价方案石门镇小辛庄中心小学考试与评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考核鉴定功能和教育教学反馈功能,对教育教学活动起着导向、调控、激励和促进作用。

我们从小学语文考试的基础性、全面性和科学性出发,进行考试改革,积极探索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和理念、体现我校语文整体改革和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考试内容、办法和评价手段。

一、评价对象:一年级学生二、评价时间:2010年秋季期末三、评价原则:(一)实事求是原则评价既是为了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做检测,也是为学校和老师今后的工作计划和方向提供依据,既是师生一学期的工作和学习的终结,也是下期学习和工作的起点,实事求是原则能保证这两方面工作的真实性。

(二)公平公正性原则任何工作只有在公平的情况下才能做到真实有效,评价的公平公正与否直接关系到工作能否积极有序地开展。

(三)鼓励性原则评价不是为了对学生排队或区分好坏,而是为了增进对学生的了解,进而改进学生的学习;是为了增进对教学的反思,进而改进教学。

评价是为了鼓舞士气,把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搞得更好,所以评价要坚持鼓励性原则。

不但要让学生和老师发现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更要让他们有努力后的成就感。

(四)前瞻性原则评价要成为教育行动的思想先导,为教育实践活动指引方向。

评价指标、评价内容和评价策略都应有前瞻性,保证评价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指导作用。

(五)发展性原则评价要代表着未来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立足学生,促进发展。

评价内容要全面,评价方式要多样,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需要。

(六)科学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评价是一件严谨的事,在制定评价原则、评价指标,确定评价内容,做评价分析时都要有科学性,而在评价形式和组织方式上又可灵活多样,使评价也是师生乐于参与的活动。

(七)评价主体多元化原则由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学业成绩的评价,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较好地起到激励的作用。

(八)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老师不仅要关注形成性评价,即关注把考试作为搜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还要关注过程性评价,也就是把考试评价和其他评价方法(如平时的观察、记录等)有机结合起来。

四、评价指标:根据一年级上册学生语文素养构成的内容,我们确定如下评价指标。

1.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包括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口语交际、朗读、写话)2.语文实践活动(包括做拼音卡片、参观自选商场、收集商品包装、认识商品名称、到菜市场了解认识蔬菜、拼写家人名字、课外识字、朗读录音、办剪贴抄报、根据课文绘画、读课外书、收集资料等)2.语文常规习惯与态度(包括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读写姿势、用眼卫生、朗读、思考发言、作业书写、书报阅读、信息收集等)3.人文教育效果(包括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所受到的思想品德、价值观、人生观教育以及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的程度等)五、评价内容(一)认读拼音:评价学生能否准确地汉语拼音音节。

(二)识字:评价学生能否准确地认读教材中要求认的字和课外识字量的大小。

(三)写字:评价学生能否正确、整洁、美观地书写教材中要求写的字。

(四)朗读:评价学生的朗读能力。

(五)口语交际:评价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意识、情感态度和语言交际能力。

(六)情感态度:评价学生学习的态度、习惯、兴趣以及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程度。

六、评价形式(一)形成性评价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实践能力、课外阅读、课外识字、收集资料、上课听讲、课堂发言、常规作业、合作交流、单元检测等,我们采用老师观察、平时记录和小组成员互相评价相结合的形式,根据情况分为“优”“好”“一般”三等。

(共计10分)(二)终结性评价采用口试和笔试、单项考试和综合考试、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评价。

1、识字、写字、朗读、口语交际等举行单项考试。

2、综合考试参加涪城区期末教学质量抽测。

3、学生自我评价学习的态度、积极性、兴趣、习惯、上课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外学习情况、参加实践活动情况和合作学习精神等。

4、家长评价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完成作业的主动性、课外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成绩、课外阅读、参加实践活动的能力等。

七、统计分析本次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检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评价后从以下两方面统计和分析。

(一)对学生个人学习情况进行记载和分析,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档案资料。

(二)对全班全年级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成功之处和薄弱环节,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改进和完善今后的教学。

八、附录1、小学一年级学生语文学习自我评价表班学生姓名总成绩2、小学一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家长评价表3、小学一年级语文检测评价实施方案4、识字评价题样一年级识字试卷(一)我会认:我爱爸爸、妈妈。

松鼠的尾巴真漂亮。

商场里有布熊、水果、球拍、台灯……小鱼黑狗燕子桃子萝卜豆角早晨晚上春夏秋阳光静夜风景美5、写字评价题样一年级写字试卷(一)我会写:水又飞片出马鸟九电无毛巾广大东西白云儿子6、朗读评价题样一年级朗读试(一)我会读:学生自选的课文《雪孩子》(略)7、口语交际评价题样(1)借文具如上艺术课忘了带水彩笔,向同学借。

(2)买东西在商场里买东西,有买有卖。

(3)在路上,遇见了迷路的小同学在路上,遇见了迷路的小同学。

(4)在家里,自己想做家务,被父母拒绝时怎么办。

(5)小朋友在做游戏时(跳皮筋、玩球),你想参加……(6)同学之间产生了矛盾时……(7)自己有作业不清楚,打电话给老师或同学……8、2010年秋季小学一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语文试卷第二篇:一年级语文期末评价方案(模版)一年级语文期末评价方案考试与评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考核鉴定功能和教育教学反馈功能,对教育教学活动起着导向、调控、激励和促进作用。

我们从小学语文考试的基础性、全面性和科学性出发,进行考试改革,积极探索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和理念、体现我校语文整体改革和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考试内容、办法和评价手段。

一、评价对象:一年级学生二、评价时间:2015年秋季期末三、评价原则:1、公平公正性原则任何工作只有在公平的情况下才能做到真实有效,评价的公平公正与否直接关系到工作能否积极有序地开展。

2、鼓励性原则评价不是为了对学生排队或区分好坏,而是为了增进对学生的了解,进而改进学生的学习;是为了增进对教学的反思,进而改进教学。

评价是为了鼓舞士气,把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搞得更好,所以评价要坚持鼓励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评价要代表着未来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立足学生,促进发展。

评价内容要全面,评价方式要多样,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需要。

4、评价主体多元化原则由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学业成绩的评价,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较好地起到激励的作用。

5、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老师不仅要关注形成性评价,即关注把考试作为搜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还要关注过程性评价,也就是把考试评价和其他评价方法(如平时的观察、记录等)有机结合起来。

四、评价内容(一)、汉语拼音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书写。

字写得正确、端正、整齐。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评价形式(一)形成性评价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实践能力、课外阅读、课外识字、收集资料、上课听讲、课堂发言、常规作业、合作交流、单元检测等,我们采用老师观察、平时记录和小组成员互相评价相结合的形式,根据情况分为“优”“好”“一般”三等。

(共计10分)(二)终结性评价采用口试和笔试、单项考试和综合考试、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评价。

1、识字、写字、朗读、口语交际等举行单项考试。

2、综合考试参加涪城区期末教学质量抽测。

3、学生自我评价学习的态度、积极性、兴趣、习惯、上课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外学习情况、参加实践活动情况和合作学习精神等。

4、家长评价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完成作业的主动性、课外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成绩、课外阅读、参加实践活动的能力等。

六、具体实施方法。

1、笔试。

(50%)考察内容:结合课标中对一年级上学期的要求和课本中的知识点,出卷子一套,内容涉及认读拼音、识字、口语交际、看图写话等内容。

考核标准:采用百分制,以其真实成绩*50%为纸笔成绩。

2、书法比赛。

(20%)考察内容:拼音的书写和课内学习的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书写。

考察标准:从写字姿势、执笔方法、书写习惯、字体效果四个方面进行考察,最终分为A B CD四个等级。

评价中4个达标为A级,记20分;3个达标为B 级,记15-19分;2个达标为C级,记10-15分;1个达标为D级,记5-10分,4项全不达标不记分。

3、儿歌背诵比赛。

(20%)考察内容:推荐给学生的20首儿歌,以学生背诵的多少和熟练程度为学生打分。

考察标准:① 学生能按照原文正确流利地背诵20首儿歌,得5颗“☆”,记20分。

② 能通顺流利地背诵15首儿歌,得4颗“☆”,记15-19分。

③能通顺流利地背诵10首儿歌,得3颗“☆”,记10-15分。

④能通顺流利地背诵10首儿歌,得2颗“☆”,记5-10分。

⑤ 背诵过程中体态优美、表情自然大方,加得一颗“☆”,记5分。

七、总评四项成绩加在一起超过95分则期末语文考核为优秀,在80分到95分之间为良,60分到80分之间为及格,60以下为不及格。

第三篇:一年级语文上册评价方案一年级语文上册评价方案(2016-2017学第一学期)单位: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列子小学时间:2016年9月(一)学习过程的评价:1.过程定性评价:(测评时间:平时)①课堂学习状态(倾听、表达、合作);②预习情况;③课内外作业(课堂听写、抄写生字,组词造句)情况;④朗读背诵情况;⑤课外实践活动(拓展游戏)情况;2.利用信息交流平台(微信、班级qq群、米学等)针对学生的特性与家长定期进行交流;(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1.分三阶段(1单元,2-3单元,4-8单元)开展认读,识字、写字大王比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