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经应用文写作(最新版)_李薇_同步练习答案

财经应用文写作(最新版)_李薇_同步练习答案

第一章同步练习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叙述议论说明2. 准确简洁平实规范3.大标题显旨法小标题显旨法旨句显旨法4.规定性开头式目的、根据开头式情况原因开头式概述开头式立论开头式竖靶开头式5. 符合文章主旨真实典型新颖二、单项选择题1. D2. D3.4. D5. B D 6、A C 7. B C8. A 9. A 10. A 11. B 12. C 13. D 14. C 15. D三、根据提示,在括号内填上适合应用文语体风格的词语1. 查收2. 查核3. 一度4. 当否5.函告6.即可7.就地8.拟于9. 如期10.核准11.如无不妥12.依法13.介时14.为要15.与会四、是非题1、错2、错3、对4、对5、错6、错五、简答题1、财经应用文立旨的要求(1)正确专一。

正确就是正确地反映客观经济规律,正确地反映党和国家的财经政策,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专一就是一文一旨。

(2)鲜明突出。

所谓鲜明,即观点明确,态度明朗;所谓突出,即文中的主旨能让读者一目了然。

(3)周密严谨。

即表达主旨的思路符合逻辑,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并做到概念明确,判断准确,推理符合逻辑规律。

2、财经应用文选材的原则(1)符合文章主旨。

凡是与主题有关,并能很好表现主题的材料,就选用;凡是与主题无关或似是而非的材料,就舍弃。

对已经选定的材料,根据主题需要决定详略。

(2)真实。

主旨是通过现实中“不走样儿”的真实材料体现的。

文中引用的事理和数据、人物语言和行为、上级文件和指示等必须绝对真实。

(3)典型。

指材料所具有的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要能反映同一类事物的整体特征;具有深刻性,要能入木三分地解释问题的本质。

(4)新颖。

一是新近发生的别人未曾使用过的、鲜为人知的材料,如新人、新事,新方针、政策,新的统计数字,新成果,新发生的问题等;二是虽为人知却因被变换角度而具有新意的材料。

3、略第二章同步练习参考答案一、填空:1、发文机关、主要内容、公文种类2、机关代字、发文年份、发文序号3、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4、通告5、通知6、指示性通知、批示性通知、事项性通知(工作通知)、知照性通知7、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和情况通报8、报告9、请示10、函二、选择:(1-5单选题,6-10多选题)1.A 2.B 3.C 4.A 5.A 6.ABC7.ABC 8.AC 9.BCD 10.ABD三、概念解释:1、公文:公务文书简称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公务活动中使用的一种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应用文。

2、财经公务文书:财经公务文书,是在财经活动中,财经部门用以交流思想、处理业务、互通信息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

3、通报: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用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通报有关情况的公文。

4、批复:批复是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时使用的公文。

下级机关遇有本单位无权、无力、无法解决的事项需要向上级机关请示时,上级机关就使用“批复”这一文种答复请示事项。

批复的内容主要是对请示事项明确表态,或同意,或不同意,或部分同意,有时还对请示事项作出修正、补充。

批复是针对请示行文的,具有行文的被动性、回复的针对性和效用的权威性。

5、通知:是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在公务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公文。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四、简答:1、请简要说明不同种类的通知正文的一般写法。

通知的正文主要包括通知原因或依据、通知事项、通知要求三部分。

通知事项是主体部分,通知要求可以在通知事项中一并提出,也可以在事项之后提出,要求与事项是统一的整体。

(1)指示性通知的正文,一般先写发文的原因、目的、背景、依据,如:“为有利于各级税务机关和纳税人正确理解增值税的有关规定,税务机关严格执行税法和纳税人正确履行纳税义务,现将有关增值税问题通知如下”。

在事项部分,或写发布行政法规、规章制度、办法、措施等,或写带有强制性、指挥性、决策性、指示性的意见。

通知事项多以分条列项的形式,条目清晰。

通知在表达要求是,要根据通知事项的性质确定,可在通知事项中,也可在文尾。

例如,通知的内容关系全局性的重大方针、政策、法规、制度等,要求下级令行禁止、照章办事的,除提出具体要求外,结尾语一般用“希遵照执行”、“希认真贯彻执行”、“希立即贯彻执行,并将执行情况上报”等。

通知内容虽提出了政策性要求,但又允许下级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办理的,结尾语一般用“请研究执行”等。

通知的内容有地区性、经验性的特点,有参考价值的,结尾语一般用“请参照执行”等。

通知中的意见如果属于探索性的,或者政策上尚不完善、法律上尚不完备,需要下级边执行边探索,为上级提供修改根据时,结尾语一般用“希研究试行”或“希研究试行,试行中有何意见请随即反应”等。

(2)批示性通知的正文,开头常常是表态,也有的是评价,有时只有一句话,却主旨明确、层次分明:说明了被批转或被转发的公文标题及发文机关;表明了态度;提出了要求。

如“国务院同意国家计委《关于加强商品房建设管理的请示》,现转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可以把这部分称为“批语”,内容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一说明批转的目的或陈述转发的理由;二对受文单位提出贯彻执行的具体要求;三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补充性的规定。

然后,以附件的形式把被批转、被转发的文件随文印发。

可以把这部分看做是通知的主体内容。

用通知批转或转发下级机关、不相隶属机关和上级机关的公文时,对被批转和转发的文件已起到了一种公布、认可或推荐的作用。

从构成上看,这种通知由批语部分和批转或转发文件组成,批语和被批转或转发文件都不能单独作为一份文件。

如果批语脱离被批转或转发文件,没有实际依托内容,不能单独行文;如被批转或转发文件离开批语则不能纳入通知的内容,不能体现发文单位的意图,没有批语予以的权威性和合法地位。

(3)事项性通知的正文,要使受文单位了解通知的内容(即事项),以及做什么,怎样做,有什么要求等。

正文一般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开头,一般是说明发此通知的目的或依据。

第二部分是主体,即事项部分,将通知的具体内容一项一项列出,把布置的工作或需周知的事项,阐述清楚,并讲清要求、措施、办法等。

这类通知多数用于布置工作,因此也有人称之为“工作通知”。

第三部分是结尾,多提出贯彻执行要求,如“请认真贯彻执行”、“请研究贯彻执行”等习惯用语,也有的通知结尾不写习惯用语。

写事项性通知,要开门见山,忌转弯抹角。

在叙述事项时,要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把主要的、重要的写在前面,可详写,讲清道理,讲明措施;次要的内容写在后面,尽量简略,扼要交代。

通知主要以叙述为主,有时可以适当做一些分析、说理。

但通知中的说理不像议论文的说理那样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只要抓住关键问题,用简洁的语言把道理阐述清楚即可。

(4)知照性通知的正文,大多以行文的依据、目的开头,以“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进行过渡,引出通知事项。

事项部分要求文字简练、内容周密、表述准确,不致产生歧义。

会议通知一般应写明会议的名称、召开会议的原因目的、主要议题、报到时间及地点、到会人员及需要的材料、联系单位、联系人与联系方式,有的通知还附上会议日程安排和与会的有关证件、差旅费报销办法等。

会议通知通常采用条文式写法。

任免通知的写作比较简单,一般先写任免决定的依据或原因、机关、时间,然后写上被任免人员的姓名及职务。

2、试述去函正文的写法。

去函正文的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等部分组成。

开头,去函原因。

一般要求概括交代发函的目的、根据、原因等内容,然后用“现将有关问题说明如下”等过渡语转入下文。

写作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语言要明确具体,简短扼要,语气谦和。

主体,商洽事项,这是去函的核心。

无论是商洽工作,询问问题,还是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等,都要用简洁得体的语言把需要告诉对方的问题、意见叙写清楚。

问题较复杂的,可略加分析,但不能漫无边际。

写作内容单一,一函一事,宜直述,忌委婉;宜简明,忌繁琐。

结尾,提出希望。

请对方协助解决某一问题,或请对方提出意见,或请主管部门批准等。

结束语用“特此函询”、“特此函达”、“特此函告”、“请即函复”、“敬请函复”等。

3、试述复函正文的写法。

复函正文的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等部分组成。

开头,引来函,表示函件已收到。

一般引叙来文的标题、发文字号,交代根据,以说明发文的缘由。

然后用“现将有关事项函复如下”等过渡语转入下文。

主体,答复来函。

针对来函中所涉及的内容,说明情况,表明态度,提出意见和方案。

内容多的要分条列项,注意答复事项的针对性和明确性。

结尾,结束语常用“此复”、“特此函复”、“特此函告”等。

有的函也可以不用结束语。

4、谈谈请示的结构和写法。

请示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四部分组成。

(1)标题请示的标题一般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

另一种是由事和文种构成。

(2)主送机关请示的主送机关是指负责受理和答复该文件的机关。

每件请示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不能多头请示。

(3)正文请示的正文,主要由请示的缘由、请求事项、结语三部分组成。

开头,主要交代请示的缘由。

它是请示事项能否成立的前提条件,也是上级机关批复的根据。

原因讲的客观、具体,理由陈述合理、充分,提出的解决方案具体、切实可行,上级机关才好及时决断,予以有针对性的批复。

如请求拨款的应附预算表;请求批准规章制度的,应附规章制度的内容;请示处理问题的,本单位应先明确表态。

主体,主要说明请求事项。

它是向上级机关提出的具体请求,也是陈述缘由的目的所在。

这部分内容要单一,只宜请求一件事。

另外请示事项要写的具体、明确、清楚,以便上级机关给予明确批复。

结语,习惯用语一般有“当否,请批示”,“妥否,请批复”,“以上请示,请予审批”或“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研究执行”等。

(4)落款一般包括发文机关、成文时间、印章三项内容。

如果标题写明发文机关,这里可不再署名。

五、写作:第三章同步练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B3、A4、C5、D二、分析题:1、主要问题:①不符合公文语言风格,文学化语言过多;②未说明损失情况,无法给上级明确数据;③未将救灾措施具体说出④存在困难没有说明2、不能。

主要从公文风格说起,决定作为正式公文要求文字风格庄重严谨,“奶奶”“兄弟”口语化倾向较明显,“闯将”则不符合宋庆龄温婉坚强的人格特点。

三、写作题。

略第四章同步练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 C 3. C 4. B 5. A二、填空题1. 前言主体结尾2. 侧重于调查得来的市场情况侧重于预测分析3. 技术开发申报立项时4.市场未来5. 预见性科学性针对性6. 标题前言正文结尾7. 封面编制说明目录正文落款和署名附件8. 标题前言主体结尾落款三、判断题1. √2. ×3. √4.×5. √四、问答题1. 这两个文种从内容、方法、结构等方面看,有很多相似之处,其反映对象都是市场,都要通过调搜集资料,进行分析,都有预测和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