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电对氧化——还原滴定计量点电位公式的简化及讨论
非对称电对氧化--还原滴定法计量点电位的简化及讨论
滴定法可以用来检测及测量溶液中的当量活度的变化,其原理是基于两种物质
之间的反应,即氧化还原反应或者是酸碱反应。
因而,滴定法被广泛应用于协助定量分析及化学断指示反应。
其中,非对称电对氧化--还原法是一种十分常用的滴定方法,它是指将两种相关物质分别溶解于极性溶液中,其中一种物质作为电极溶液(待测),另外一种物质作为非电极溶液(标准),而随着滴定过程的进行,这两种溶液的极性将会发生变化,且电极(测量)溶液的电位将会出现变化,随着滴定的终止,所获得的电位高度可以随后作为物质的量的参考。
本文的目的是对非对称电对氧化--还原滴定计量点电位的公式的简化及讨论。
简化后的公式可以更容易地计算出所需的电位强度,同时以改进的方法来减少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
一般而言,研究人员使用的非对称电对氧化--还原滴定计量点电位公式,可
以通过下式来表示:
ΔE = (Fk1 / Fk2) * log[(A2/A1) * (C1/C2)]
在上式中,ΔE代表着两种溶液的电位差异,Fk1,Fk2代表分别作为电极溶液
及非电极溶液的反应平衡常数,A1,A2代表着这两种溶液中分别参与反应的分子
数量,C1,C2代表着反应涉及到的物质的物理或化学量。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非对称电对氧化--还原滴定计量点电位其实是一个分
子数量和电位强度之间的关系,而在实验中,这两者是无法同时指示出来的,因而要求计算出ΔE十分费时费力。
为了改善上述的难题,本文提出一种简化的非对称电对氧化--还原滴定计量
点电位公式,并且运用了不同电极上所做测量来实现其简化:
如本文所论述,非对称电对氧化--还原滴定计量点电位实则是两溶液的电位
强度比较的微分,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将两溶液的电位表达出来,更易于得到需要的电位差异:
E1 + ( (A2/A1)C1 - (A1/A2)C2 )/Fk = E2
实验测试也确实表明,在大部分的试验中,简化的公式都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而本文所提出的简化方法不仅简化了公式,同时可以将部分误差降低,从而提升整个实验过程的准确度。
综上所述,本文对于非对称电对氧化--还原滴定计量点电位公式进行了简化及讨论,提出了更容易的公式及计算方法,在实验中表现出了更高的准确度和准确性,方便了研究人员后续的试验解析工作,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