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肿瘤科护理论文1700字_肿瘤科护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肿瘤科护理论文1700字_肿瘤科护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肿瘤科护理论文1700字_肿瘤科护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肿瘤科护理论文1700字(一):精细护理联合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对肿瘤科患者依从性的
影响论文
摘要:目的:临床上在对肿瘤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探讨责任制护理小
组模式联合精细化护理模式对患者治疗依从性产生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201
9年6月至2020年5月我院接诊的90例肿瘤科患者为临床觀察对象,护理对照
组患者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常规方式,护理观察组患者的过程中主要采用责任制护
理小组联合精细化护理的模式。

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相比于对
照组患者来说,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度更高。

结论:临床上在护理肿瘤科患者
的过程中,采用责任制护理小组联合精细化护理的模式能够更好的提升患者对于
护理服务的依从度。

关键词:精细护理;责任制护理小组;肿瘤科患者;依从性;影响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环境污染的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尤其是最
近几年,我国肿瘤的发病率呈现出了逐年增高的趋势,恶性肿瘤不仅会严重影响
人的健康,很多患者还会因此而失去生命。

为了使临床的治疗效果能够得到有效
改善,促使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文章就主要探讨了责任制护理小组联合精细化护理模式对患者护理依从性产生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照组45例患者,男性22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48.7±6.3)岁。

观察组45例患者,男性21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29~68岁,平均年龄(48.9±6.1)岁。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常规方式,护理人员一方面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身体情况,另一方面要督促患者按时用药,提醒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注意的各类问题[1]。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需要采用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联合精细化护理的方式,首先,要制定完善的护理流程规范,确保护理人员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每项操作都能有依有据。

其次,要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不仅要控制好病房内部的湿度及温度,同时护理人员也需要注意自己的工作态度,在针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多给予患者一些理解与支持,帮助患者树立对待生活以及对待治疗的信心,充分体现护理工作开展的人性化特征。

对于患者在康复期间存在的精神方面的需求,护理人员要在医院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予以满足,多组织患者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同时为患者提供一些有趣的阅读材料。

护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注意细节的管理,要严格依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落实自己的工作,使护理质量能够切实得到有效的提升。

2结果
3讨论
肿瘤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护理工作的开展质量也会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尤其是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来说,由于治愈的难度相对较高,患者在康复期间很容易产生紧张以及焦虑等方面的不良心理,加之受到病痛的折磨,心情普遍比较焦躁,这样的状态非常不利于患者康复,而此时,如果护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无法得到保证,患者对于医护人员工作的配合度也会相应下降[2]。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我院医护人员经过研究,尝试采用责任制护理模式与精细化护理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对肿瘤患者进行护理。

从精细化护理的角度来讲,护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要体现细致性,从多个角度出发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促使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其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而从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的角度来讲,其主要目的在于保证护理人员工作的落实质量,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能够有高度的责任心,进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信任度能够得到有效提升[3]。

通过两种护理模式的结合,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其对于医护人员工作的配合度也相对较高。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联合精细化护理方式在提高肿瘤科患者护理依从性方面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在针对肿瘤科患者进行治理的过程中,通过护理小组模式与精细化护理方式相结合,能够使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配合度得到有效提升,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基础之上,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得到有效保证,是一种十分值得在临床上大面积推广的护理方法,无论对于患者本人来说,还是对于医护人员来说,都会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肿瘤科护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叙事护理模式下降低肿瘤科护士职业倦怠率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科护士選用叙事护理模式价值。

方法:选2019.03~2019.08区间本院肿瘤科工作98例护士研究,以叙事护理模式实施前后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前,选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后,选用叙事护理模式),对比职业倦怠率,分析实施前后职业倦怠率、心理状态。

结果:试验组职业倦怠率(52.04%)明显低于对照组(24.40%),P<0.05。

实施后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肿瘤科护士选用叙事护理模式对降低职业倦怠率,改善焦虑、抑郁评分效果更理想。

【关键词】叙事护理模式;肿瘤科;护士;职业倦怠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22-151-02
调查[1]显示,我国62.79%护士存在不同程度职业倦怠,六成以上在岗护士存在离职[2]。

随着责任制整体护理观的兴起,叙事护理逐渐成为护理领域新热点,ALOIJA[3]将叙事护理定义为利用叙事手段,帮助患者抛弃过去的生活故事情节,并建造新的、有积极意义的故事的一种护理干预方法。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叙事护理的研究逐渐由关注层面转向干预层面[4],期望通过叙事护理临床干预,达到改善患者情感体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谐护患关系的目的。

本文选择98例2 019.03~2019.08区间本院肿瘤科工作护士研究,对比叙事护理模式实施前后价值及对护士职业倦怠率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研究98例护士均选自肿瘤科2019.03~2019.08区间,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4-48岁,均值(35.11±10.14)岁;职称:39例护士、35例护师、24例主管护师。

1.2方法
叙事护理模式:(1)收集叙事素材:由护士长与叙事护理专家利用每天早交班时间采用一对一方式与护理人员进行叙事指导,日常工作中也可利用闲暇时间进行一对一访谈,引导护理人员说出肿瘤科工作中实际情况、工作压力,是否存在失眠、紧张、恐惧、不愿意说话、烦躁等情况,在长期工作中历经过哪些痛苦、
伤心、不公平待遇等等。

(2)评价叙事内容:由叙事护理专家及护理长,根据护理人员讲述工作、情感、经济等方面内容信息进行汇总,筛选,根据汇总情况及时进行反馈。

(3)编辑叙事素材:根据调查结果筛查出产生职业倦怠主要原因,提炼主题撰,以电子故事、摄影图片、音乐、视频等形式虚构故事情节,还原肿瘤科护理工作中常态问题,激起护理人员共鸣。

(4)强化式主体访谈:以故事情节中相同相通内容展开讨论,利用叙事情感干预功能,引导肿瘤科护士净化自身负面能量,激励其行为、思想发生改变。

写的不对
1.3观察指标
①评价两组职业倦怠率。

②参考SDS、SAS量表评价焦虑、抑郁状态。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22.0分析,t、平方差表示计量资料,%、卡方表示计数资料,P 值表示检验结果。

2结果
2.1职业倦怠率
对照组职业倦怠率52.04%(52/98);试验组职业倦怠率20.40%(20/9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x2=22.4803,P=0.0000。

2.2心理状态对照组SDS、SAS高于试验组,P<0.05。

3讨论
国内外学者在探索叙事护理应用时,其服务对象大都为患者,但其实护士不仅可作为叙事护理的实施者,也可成为叙事护理的服务对象。

护士群体是容易遭受情感压力的群体,有研究指出[5],护士情感得不到支持会加重职业挫败感而导致岗位流失,如何引导护士释放自身情感压力也是目前护理研究的热点。

叙事护理服务对象延伸至护士群体,利用叙事的情感干预功能,引导护士净化自身负能量,达到改善患者情感体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建立和谐、稳定的护患关系大有裨益。

护理人员工作繁琐、压力较大,职业倦怠情况较为普遍,从而影响自身健康、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甚至家庭和睦。

段应龙[6]等指出,缓解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产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7]。

调整对护理人员的角色期望,给予其关心和支持,加强自身职业干预及自我调节,可以减少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发生[8]。

叙事护理作为新型、具有说服力管理方案,其形式多样,包括故事叙述、书写、音乐、照片等形式,将其应用在肿瘤科护士职业倦怠率控制中,可激励会
人员从思想、行为等方面改变,对稳定护理人员工作情绪,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大有裨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