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测量技术》知识点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工程测量技术》知识点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工程测量技术》知识点复习资料整理总结一、复习问题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政府采购一般采用哪种方式?①公开招标;②邀请招标;③竞争性谈判;④单一来源采购;⑤询价;⑥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

2.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方式,一般遵循以下程序?(1)开标会由采购人或代理机构主持。

(2)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到点时,主持人应当宣布投标截止时间已到,以后递交的文件一律不予接受。

(3)主持人宣读开标大会会场纪律。

(4)开标时,应实行现场监督。

现场监督人员应当是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监察人员或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监察机构、公证机关的派出人员。

评标委员会专家成员不参加开标大会。

(5)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应由监督人员确认并当众拆封,并按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当场唱标。

(6)开标会记录人应在开标记录表上记录唱标内容,并当众公示。

当开标记录表上内容与投标文件不一致时,投标人代表须当场提出。

开标记录表由记录人、唱标人、投标人代表和有关人员签字确认。

3.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采购货物或服务,可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1)招标后没有供应商投标、没有合格标的或重新招标未能成立;(2)技术复杂或性质特殊,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具体要求;(3)采用招标所需时间不能满足用户紧急需要;(4)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

4.采购的货物规格、标准统一、现货货源充足且价格变化幅度小的政府采购项目,可以采用询价方式采购。

采取询价方式采购的,应当遵循的程序是什么?(1)成立询价小组。

询价小组由采购人的代表和有关专家共三人以上的单数组成。

其中专家的人数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2)确定被询价的供应商名单。

询价小组根据采购需求,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名单中确定不少于三家的供应商,并向其发出询价通知书让其报价。

(3)询价。

询价小组要。

求被询价的供应商一次报出不得更改的价格。

(4)确定成交供应商。

采购人根据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且报价最低的原则确定成交供应商,并将结果通知所有被询价的未成交的供应商5.测绘技术设计的定义及目的?测绘技术设计是将顾客或社会对测绘成果的要求(即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转换成测绘成果(或产品)、测绘生产过程或测绘生产体系规定的特性或规范的一组过程。

目的:为测绘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保证测绘成果(或产品)符合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要求,并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6.技术设计的依据和基本原则?依据:(1)上级下达任务的文件或合同书。

(2)有关的法规和技术标准。

(3)项目成本和费用预算等。

基本原则:(1)技术设计方案应先考虑整体而后局部,且顾及发展;要满足用户的要求,重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要从作业区实际情况出发,考虑作业单位的实力(人员技术素质和装备情况),挖掘潜力,选择最佳作业方案。

(3)广泛收集、认真分析和充分利用已有的测绘产品和资料。

(4)积极采用适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

(5)工作量大的项目可分别进行技术设计,工作量小的可将项目设计和专业设计合并进行7.技术设计分项目设计和专业设计?项目设计指对具有完整的测绘工序内容,其产品可供社会直接使用和流通的测绘项目而进行的综合性设计。

构成测绘项目的有大地测量(含GPS)、地形测量(含数字化地形)、地图制图和制印(含数字制图,建立数据库)、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含数字化航测)、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多用途地籍测量(含地籍变更调查)、基础资料测绘等。

专业设计是在项目设计基础上,按工种进行具体的技术设计,是指导作业的主要技术依据。

8.技术设计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任务概述、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引用文件、成果(或产品)规格和主要技术指标、设计方案9.测绘项目组织实施中,项目资源配置和项目实施过程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项目资源配置(1)人员配置测绘项目人员配置分为项目负责人、生产管理组、技术管理组、质量控制组、后勤服务部门。

(2)设备配置测绘设备主要包括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GPS测量系统、航空摄影机和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数字成图系统等,前五类属于外业设备,后两类属于内业设备。

另外还有相应的测绘应用软件。

测绘项目要根据其项目类型、范围大小、技术路线、作业方法等配备合适的设备。

项目实施过程管理(1)人员按计划落实的控制监督(2)仪器设备按计划落实的控制监督(3)完成进度与计划的符合情况检查(4)资金预算控制(5)质量控制10.什么是测绘技术总结?测绘技术总结编写的依据是?测绘技术总结是在测绘任务完成以后,对技术设计书和技术标准执行情况,技术方案、作业方法、新技术的应用,成果质量和主要问题的处理等进行分析研究,认真总结,并做出客观的评价与说明,以便于用户(或下工序)的合理使用,且有利于生产技术和理论水平的提高,为制定、修订技术标准和有关规定积累资料依据:(1)上级下达任务的文件或合同书。

(2)技术设计书、有关法规和技术标准。

(3)有关专业的技术总结。

(4)测绘产品的检查、验收报告。

(5)其他有关文件和材料11.技术总结的编写要求有哪些?(1)内容要真实、完整、齐全。

对技术方案、作业方法和成果质量应做出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对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和生产的新品种要认真细致地加以总结。

(2)文字要简明扼要,公式、数据和图表应准确,名词、术语、符号、代号和计量单位等均应与有关法规和。

(3)项目名称应与相应的技术设计书及验收(检查)报告一致。

幅面大小和封面格式参照相关规定执行。

12.项目技术总结的主要内容?一、概述:(1)任务的名称、来源、目的,作业区概况,任务内容和工作量。

(2)生产单位名称,生产起止时间,任务安排,组织概况和完成情况。

(3)采用的基准、系统、投影方法和起算数据的来源与质量情况。

(4)利用已有资料的情况。

二、技术部分:(1)作业技术依据:包括使用标准、法规和有关技术文件等。

(2)仪器、主要设备与工具的使用及其检验情况。

(3)作业方法,执行技术设计书和技术标准的情况,特殊问题的处理,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的经验教训。

(4)对新产品项目要按工序总结生产中执行技术设计书和技术标准的情况,特别对发生的主要技术问题,采取的措辞及其效果等要详细地总结,并对今后生产提出改进意见。

(5)保证和提高质量的主要措施,成果质量和精度的统计、分析和评价,存在的重大问题及处理意见。

(6)对设计方案、作业方法和技术指标等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7)作业定额、实际作业工日和作业率的统计。

三、附图、附表:(1)作业区任务资料清单。

(2)利用已有资料清单。

(3)成果质量统计表。

(4)上交测绘成果清单。

(5)其他13.专业技术总结包括哪些内容?一、任务概述:(1)任务来源、目的,生产单位,生产起止时间,生产安排情况。

(2)测区名称、范围、行政隶属,自然地理特征,交通情况和困难类别。

(3)控制网起算点情况,精度等级,最弱点中误差,相对闭合差等。

(4)计划与实际完成工作量,完成测图面积,控制点数,宗地数等。

二、利用已有资料情况:(1)采用的基准和系统。

(2)起算数据及其等级。

(3)已知点的利用和联测。

(4)资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处理方法。

三、作业依据本测区执行的规范、图式、标准、规定、设计书等。

四、作业方法、质量和有关技术数据:(1)使用的仪器、设备和工具名称、型号、检验情况及其主要技术数据。

(2)标石埋设情况、施测方法、记录方法、平差成果等,新技术、新方法的采用及其效果。

(3)执行技术标准的情况,出现的主要问题和处理方法,保证和提高质量的主要措施,精度统计等。

五、产品质量统计(1)各工序检查情况,质量保证措施。

(2)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比例。

(3)各种检查记录表格及控制网精度统计表等。

六、上交资料清单根据合同要求列出上交资料清单14.定义:检查验收、单位成果、全数检查、抽样检查、详查、错漏、同精度检测、高精度检测、简单随机抽样检查验收:为了评定测绘成果质量,须严格按照相关技术细则或技术标准,通过观察、分析、判断和比较,适当结合测量、试验等方法对测绘成果质量进行符合性评价单位成果:实施检查与验收的基本单位全数检查:对批成果中全部单位成果逐一进行的检查。

抽样检查:从批成果中抽取一定数量样本进行检查详查:对单位成果质量要求的全部检查项进行的检查。

错漏:检查项的检查结果与要求存在的差异。

根据差异的程度,将其分为A、B、C、D四类:A 类,极重要检查项的错漏;B类,重要检查项的错漏,或检查项的严重错漏;C类,较重要检查项的错漏,或检查项的较重错漏;D类,一般检查项的轻微错漏。

同精度检测:检测的技术要求与生产的技术要求相同。

高精度检测:检测的技术要求高于生产的技术要求简单随机抽样:从批成果中抽取样本时,使每一个单位成果都以相同概率构成样本,可采用抽签、掷骰子、查随机数表等方法。

15.什么是“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二级检查、一级验收”指: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应依次通过测绘单位作业部门的、测绘单位质量管理部门的和项目管理单位组织的验收或委托具有资质的质量检验机构进行质量验收(1)过程检查采用全数检查。

过程检查应逐单位成果进行详查,检查出的错误修改后应通过复查方可提交最终检查。

(2)最终检查一般采用全数检查。

涉及野外检查项的可采用抽样检查,样本以外的应实施内业全数检查。

最终检查不合格的单位成果应退回处理并重新进行最终检查;最终检查合格的单位成果,检查出的错误修改后应通过复查方可提交验收。

最终检查完成后,应,随成果一并提交验收。

(3)验收一般采用抽样检查。

质量检验机构应对样本进行详查,必要时可对样本以外的单位成果的重要检查项进行概查。

(4)各级检查验收工作应独立、按顺序进行,不得省略、代替或颠倒顺序。

(5)最终检查应审核过程检查记录,验收应审核最终检查记录,审核中发现的问题作为资料质量错漏处理。

16.项目提交的成果资料必须齐全,项目验收时的成果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项目设计书、专业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等;(2)文档簿、质量跟踪卡等;(3)数据文件,包括图廓内外整饰信息文件、元数据文件等;(4)作为数据源使用的原图或复制的二底图;(5)图形或影像数据输出的检查图或模拟图;(6)技术规定或技术设计书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提交验收时,还应包括检查报告17.抽样检查时根据检验批的批量确定样本量,如果是40个成果,那么需要抽取多少个样本进行检查?如果是119个成果呢?199个成果呢?5、11、1518.对项目成果进行验收时,数学精度检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图类单位成果高程精度检测、平面位置精度检测及相对位置精度检测,检测点(边)应分布均匀、位置明显。

检测点(边)数量视地物复杂程度、比例尺等具体情况而定,每幅图一般各选取20-50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