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如何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②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常见的几种重要的社会关系是什么?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3.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③亲社会行为有助于我们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④亲社会行为有助于我们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4.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①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
③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1.网络给日常生活带来哪些积极影响?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对推动社会进步有哪些影响?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3.网络的消极影响有哪些?①在网络时代,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4.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①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学会“信息节食”。
②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③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
④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5.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①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1.社会秩序有哪些作用?①有助于社会正常运行。
②有助于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③有助于人民安居乐业。
④有助于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2.怎样看待社会规则的重要性(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3.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是什么?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4.怎样对待规则?①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
②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③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5.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而改进和完善。
②改进和完善规则可以使其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1.为什么要尊重他人?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③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
④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等。
⑤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⑥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2.怎样尊重他人?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
②平等对待他人,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③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
④学会欣赏他人,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
3.为什么要文明有礼?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
③文明有礼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
④文明有礼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⑤文明有礼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4.如何做到文明有礼?①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②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③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④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5.如何理解诚信?①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
③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④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⑤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和国家兴旺。
6.诚信对企业有何影响?①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②一个企业只有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
③诚信有助于给企业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
7.诚信对国家和社会有何影响?①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②诚信有助于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
③诚信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④诚信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
⑤诚信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8.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①树立诚信意识,真诚待人,信守承诺。
②不轻易许诺,许诺的事情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
③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的谅解。
9.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应该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1.违法行为的类别有哪些?2.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3.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①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
②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
③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后果。
4.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区别和联系分别是什么?(1)区别:①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
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而犯罪对社会危害性很大,情节严重。
②触犯的法律法规不同。
一般违法行为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而犯罪是违反了刑法。
③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一般违法行为不受刑罚处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
(2)联系: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一般违法行为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可能导致犯罪。
5.《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是什么行为?①不良行为——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
②严重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6.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分别有什么危害?①对自己:影响个人的成长、进步与发展。
②对家庭:给家人造成精神伤害与财产损失,破坏家庭幸福。
③对他人、对社会:威胁他人生命财产安全,扰乱社会公共秩序,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7.我们为什么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②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
8.诉讼的类型和作用分别是什么?(1)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2)作用: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9.维权途径有哪些?(1)非诉讼手段:①协商——侵权人;②调解——第三方个人或组织;③投诉——政府部门;④仲裁——仲裁机构。
(2)诉讼手段:诉讼——人民法院。
10.当遇到法律问题或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寻求哪些法律救助?①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②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控告、举报;人民法院——起诉)。
11.怎样远离一般违法行为?①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③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
④我们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12.青少年如何预防违法犯罪?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杜绝不良行为,明确是非的界限,远离生活中的“雷区”。
③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守法,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13.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①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②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第三单元承担社会责任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1.责任的含义和来源是什么?(1)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2)来源: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2.责任与角色的关系是什么?①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②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
③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3.承担责任的意义?①有利于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②有利于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
③有利于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
④有利于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4.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是什么?(1)代价: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2)回报: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
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
5.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人?①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小到按时完成作业、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承诺、认真做事。
②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在辛苦付出中体验对他人负责的快乐和幸福。
③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正确的评估,作出合理的选择。
④对于有些应该做的事情,虽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
⑤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
6.列举关于责任的格言或警句。
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1.为什么要关爱他人?①关爱传递着美好感情,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②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③关爱他人,收获幸福。
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2.如何关爱他人?①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
②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
③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3.关爱他人如何讲究策略?(或:关爱他人应注意哪些问题?)①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